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分析.doc

32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88041214
  • 上传时间:2021-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27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邱善勤 物联网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智能网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是后危机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纷纷将物联网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物联网规划和建设,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的高度重视,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产业发展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需要经历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才会不断走向成熟揠苗助长和放任自流都不利于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因此正确、客观分析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掌握物联网发展规律,明确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对促进其循序渐进、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自然发展阶段、生态意识阶段和生态系统阶段。

      (一)自然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2021年) 在自然发展阶段,物联网在实验室开始萌芽,并从出于科研目的的研究实验阶段起步,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扩大应用范围,演进到了小规模产业化和应用阶段物联网的一些相关技术标准、网络基础、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http:// 产业和应用已经开始自然发展起来该时期感知能力还比较弱,只是基于现有网络实现一些小规模的应用该阶段特征是自发、无意识、零散、不成体系、规模小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已有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始在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相关领域进行科研及产业化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rfid和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小规模的应用和产业化一些标准工作组零散地分布在各个行业领域,进行物联网相关标准工作,并取得初步进展,rfid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传感网标准工作开始启动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 在网络基础方面,由于该阶段物联网应用较零散、不成体系,并未形成规模发展的态势,而且网络仅仅作为业务管道使用,因此现有网络的剩余能力完全可以支持物联网业务,还不需要对网络进行改造,网络处于混同承载阶段 在产业发展方面,正处于初创阶段。

      一是初步形成传感器与rfid等感知器件、网络设备及终端等物联网制造业,以及通信网络服务、软件与集成服务、应用服务等物联网服务业,但产业链还不完善,传感器及芯片、中间件应用开发及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多为国外主导二是产业规模还不大,仅在部分设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如2021年rfid产业规模达到85亿人民币,传感器产业规模接近600亿人民币物联网相关服务产业刚起步,尚未成规模,电信运营商开始着手规划m2m应用,初期主要扮演数据通道的角色 在应用服务方面,随着无线传感网、rfid等相关技术发展,物联网应用在第二代身份证、奥运门票、物流通关等领域开始出现在该阶段,应用需求较小,因此应用主要局限于政府、军方等领域,应用范围较小,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市场 (二)生态意识阶段(2021年至2021年) 在生态意识阶段,我国明确提出着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国家及地方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培育物联网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将吸引更多的科研院所、企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进来,带动技术和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带来业务和应用种类的增加,物联网应用逐渐开始走进公众生活在这种有意识地推动下,物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将广泛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通过信息有限感知和有限传送实现更大范围特定领域的应用。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府驱动、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应用项目和技术标准工作加速推进、规模快速扩大、行业性和区域性明显 在技术标准方面,政府有意识地扶持重点技术研发,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将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实现大批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和大规模发展,将不断催生出新的技术,物联网安全不再是简单的防护系统能够保障的,安全技术将成为关注焦点该阶段开始出现统一的物联网标准组织,整合资源,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地开展物联网技术标准研究,初步建立起较完备的物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并易于在国际上没有完全被注册和标准化的领域取得先机 在网络基础方面,由于物联网的接入终端和业务量不断增多,网络末端将增加把物体接入到网络的能力同时,现有网络能力不足以满足物联网业务发展需求,要通过网络改造优化和增强现有网络网络逐渐从混同承载阶段过渡到区别承载阶段,能够通过对通信设备的辨别,根据物联网数据传输特征,区别处理来自人与人的传统通信和来自物联网的数据通信该阶段以移动通信网为主,只能实现信息有限传送 在产业发展方面,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该阶段将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并在更多领域形成较大规模。

      在政府驱动下,物联网相关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等传统产业都将实现产业规模的加速扩张同时,也将催生出新的物联网产业链环节,如独立的物联网服务提供商开始出现该阶段将培育出更多本土龙头企业,逐渐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 在应用服务方面,政府推动的应用示范工程是主要驱动力物联网应用主要在城市管理、市政管理、交通、社区、环保、安全生产监管、电网、物流、零售、农业、医疗等公共管理与服务和行业应用领域推广基于消费领域的市场需求将逐渐出现,但市场增量需求仍旧缺乏,客户认知度不高,商业模式只是初步形成将通信能力植入机器、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网络化的m2m应用与服务该阶段物联网的普遍应用形式该阶段应用以垂直型的行业应用为主,各行业分别部署自己的应用系统各地政府在各自区域内部署物联网应用,各区域间尚未形成互联互通该阶段物联网行业性和区域性十分明显 生态意识阶段,我国物联网市场空间释放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渡,因为从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角度讲有些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还要等待突破,本土企业承接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 (三)生态系统阶段(2021年以后) 在生态系统阶段,物联网相关技术和产业相对成熟,物联网应用开始融入公众生产生活,从而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业务种类更加丰富,市场空间更为巨大。

      广阔的市场成为该阶段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吸引更多商业机构踏入物联网世界,挖掘物联网巨大潜力,商业化将为物联网带来新的飞跃该阶段将通过信息全面透彻的感知和多种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自由传送,逐步实现半智能化及全智能化, 形成跨行业、跨区域高度融合的生态系统,实现融合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最终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物联网技术、标准、应用、产业化方面将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向海外市场开拓,国际化趋势明显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市场驱动、企业主体、体系完善(包括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创新体系)、规模庞大、高度融合、商业模式成熟、业务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阔、国际化明显 在技术标准方面,技术研发走向成熟,我国将掌握大批关键核心技术,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等相关技术不再是严重瓶颈但随着物体大规模联网走向智能化,信息安全技术成为更大难点正如web2.0带给互联网新的革命,该阶段技术演进可能给物联网带来新的飞跃同时,我国在该时期将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并在某些优势领域的国际标准工作中取得一定主导地位 在网络基础方面,随着物联网应用规模扩大,庞大的物联网接入终端和业务量需要能够融合、协同和互操作的网络,并需要独立的网络通道实现可靠传输,以保证物联网业务不影响现有的通信业务。

      因此,网络资源将高度协同和融合,并从区别承载阶段过渡到独立承载阶段未来异构网络是多种接入技术并存、协同工作、支持多种移动性的可信任有保障的全ip融合网络,将形成无所不在的综合通信系统,从而实现信息的更自由传送 在产业发展方面,物联网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走向成熟,产业规模达到十万亿级,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物联网运营环节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物联网服务提供商,专门为客户提供物联网网络连接、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测试认证等服务该阶段将涌现出更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他们通过资本运作、并 购等方式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张,在国际上取得竞争地位 在应用服务方面,随着技术成熟让受限范围缩小,物联网应用极大丰富,行业和消费市场成为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形成公众应用为主、垂直型行业应用和水平型跨行业应用并存的发展态势公众领域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物联网应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客户认知度大幅提高,带动标准化产品增多、成熟商业模式形成和市场规模扩大为了给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支撑,在网络层上将建立起具有通用能力、共用平台的业务控制层,共性能力能够以比较好的容易使用方式封装,并实现行业系统间的开放和协作,从而形成各区域、各行业、各领域高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提供将感知、通信、处理能力植入物体,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特征,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应用。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处于生态意识阶段,据上文分析,此阶段是突破核心技术、扩大产业规模、拓展应用范围的关键时期,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服务机构各关联方要抓住物联网第一次飞跃的重要机遇,明确重点工作,整合资源,联合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使其朝向生态系统阶段加速前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第二篇: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物联网智慧谷——物联网门户网站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年5月9日 巨大的应用空间,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鼎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如今,物联网概念经过三四年的培育,市场越炒越热,但真实的情况是否如此,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如何,值得深思 多项政策出台2021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5000亿 作为为数不多的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2021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已经框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蓝图。

      《指导意见》指出,抓住机遇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对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导意见》实施之日,就是打响我国物联网产业驶入快车道起跑枪之时,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 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为1933亿元,预计到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896亿元而国联证券的研究数据也显示,202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元,预计2021年将超过5000亿元,并且会在随后较短时间内达到万亿元规模 以2021年数据为例,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接近2600亿人民币,主要分布在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

      有利有弊,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 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跟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从政策环境来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