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PPT课件.ppt

6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77218804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95M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1 目 录•第一部分:前言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空调系统的分类第二部分:空调系统的分类•第三部分:空调设备第三部分:空调设备•第四部分:送风量与气流组织第四部分:送风量与气流组织•第五部分:空调风系统第五部分:空调风系统•第六部分:空调水系统第六部分:空调水系统 2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 3 一一空调的历史空调的历史二二    1 1  十五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制十五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制造  了第一个通风机造  了第一个通风机三三 2 十九世纪初,美国人开利尔创建了第一所暖通空调 2 十九世纪初,美国人开利尔创建了第一所暖通空调方面 的试验研究室,绘制了湿空气的焓湿图,美国人称方面 的试验研究室,绘制了湿空气的焓湿图,美国人称他为 他为 “空气调节空气调节”之父四四二 二 空调的任务空调的任务五五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将室内空气维持在一定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将室内空气维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一定的洁净程度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一定的洁净程度。

       4 三三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采采暖暖、、通通风风和和空空气气调调节节系系统统设设计计所所采采用用的的室室外外空空气气计计算算参参数数可可参参照照《《采采暖暖通通风风与与空空气气调调节节设设计计规规范范》》GBJ19-87(2001 年版年版 ) 2.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 天的日平均温天的日平均温度3.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注注 : ①①冬冬季季使使用用的的局局部部送送风风、、补补偿偿局局部部排排风风和和消消除除有有害害物物质质的的全全面面通通风风等等的的进风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进风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②② “ 累累年年 ” 指指多多年年 ( 不不少少于于 3 年年 ) 特特指指整整编编气气象象资资料料时时 , 所所采采    用用的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累计以下各条有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累计以下各条有" 累年累年 " 词者词者 , 与此同义与此同义  5 4.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 14 时的月平均时的月平均温温         的平均值。

      的平均值     注注 :“ 历历年年 ” 指指逐逐年年特特指指整整编编气气象象资资料料时时 , 所所采采用用的的以以往往一一段段连连            续年份中的累计以下各条有续年份中的累计以下各条有 " 历年历年 " 词者词者 , 与与此同义5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 14 时的月时的月    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66.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1 天的天的    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注注 : 冬季不用空气调节系统而仅用采暖系统时冬季不用空气调节系统而仅用采暖系统时 , 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7.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     对湿度 6 8.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0h 的干球温度夏季空气调节新风的的干球温度夏季空气调节新风的 计算温度采用夏计算温度采用夏    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9.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0h 的湿球温度的湿球温度10.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     证证 5 天的日平均温度天的日平均温度 7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的分类 8    一 空调系统的分类   一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管道、空气分配装 空调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管道、空气分配装 置所组成置所组成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来分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来分 (1)集中式系统 (1)集中式系统 (2) (2)半集中式系统半集中式系统 (3)全分散式系统 (3)全分散式系统 9 2.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来分2.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来分 (1)全空气系统 (1)全空气系统 (2)全水系统 (2)全水系统 (3) (3)空气-水系统空气-水系统 (4)冷剂系统 (4)冷剂系统3.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来分3.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来分 (1)封闭式系统 (1)封闭式系统 (2)直流式系统 (2)直流式系统 (3)混合式系统 (3)混合式系统 10 4.其它分类4.其它分类(1)根据系统的风量固定与否,可分为定风量和变风量系统;(1)根据系统的风量固定与否,可分为定风量和变风量系统;(2)根据系统风道内空气流速的高低,可分为低速(2)根据系统风道内空气流速的高低,可分为低速((v<8m/s)    和高速(  和高速(v=20-30m/s))空调系统;空调系统;(3)根据系统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工艺性和舒适性空调系统;(3)根据系统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工艺性和舒适性空调系统;(4)根据系统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性空调系统和恒温恒   (4)根据系统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性空调系统和恒温恒   湿系统;湿系统;(5)根据系统的运行时间不同,可分为全年性空调系统和季   (5)根据系统的运行时间不同,可分为全年性空调系统和季   节性空调系统.节性空调系统. 11   二 新风量的确定和风量平衡  二 新风量的确定和风量平衡1.新风量越少,空调系统越经济、节能,但不能无限制地减  1.新风量越少,空调系统越经济、节能,但不能无限制地减  少新风量,确定新风量的依据有下列三个因素:少新风量,确定新风量的依据有下列三个因素:(1)(1)卫生要求卫生要求(2)补充局部排风量 (2)补充局部排风量 (3)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3)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   一般情况下室内正压在5-   一般情况下室内正压在5-10 为好为好 。

      2.2.现行暖通规范所规定的新风量 现行暖通规范所规定的新风量  12  13 3.3.《《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动力技术措施动力技术措施》》给出的新风量给出的新风量 14 4.风量平衡4.风量平衡   空调房间内应保持正压,空调系统要求的新风量较大    空调房间内应保持正压,空调系统要求的新风量较大 且房间较严密时,应有排风出路(设排风系统);当过渡 且房间较严密时,应有排风出路(设排风系统);当过渡 季使用大量新风时,应有排风出路(设排风系统);空调 季使用大量新风时,应有排风出路(设排风系统);空调 房间室内正压不应超过房间室内正压不应超过 50 Pa..   保持建筑物或房间正压所需风量,可按下表中的换气    保持建筑物或房间正压所需风量,可按下表中的换气 次数估算:次数估算:                         15 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换气次数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换气次数   16           三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三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就是低速、单风道集中式全空气系统,常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就是低速、单风道集中式全空气系统,常用的为一次回风式系统和二次回风式系统。

      用的为一次回风式系统和二次回风式系统一次回风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和在一次回风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和在 i-d 图上夏季过程的确定:图上夏季过程的确定: 17  18   四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  四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1.室内参数(温湿度及洁净度1.室内参数(温湿度及洁净度))2.负荷特性(朝向、层次)2.负荷特性(朝向、层次)3.工作班次和运行时间3.工作班次和运行时间4.噪声标准4.噪声标准5.空调房间的面积很大时,应按内区和外区分设系统;一般5.空调房间的面积很大时,应按内区和外区分设系统;一般距外围护结构4-6米范围内的面积为外区,其余为内区距外围护结构4-6米范围内的面积为外区,其余为内区..6.根据防火要求,空调系统的分区应与建筑防火分区相对应6.根据防火要求,空调系统的分区应与建筑防火分区相对应.. 19 7.划分系统时,应使同一系统的风管长度尽量缩短,减少7.划分系统时,应使同一系统的风管长度尽量缩短,减少     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调试和维护.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调试和维护.                    五 空调系统的选择五 空调系统的选择1.空调房间较大、1.空调房间较大、 或居留人员较多,且房间温湿度参数、  或居留人员较多,且房间温湿度参数、  洁净度要求、洁净度要求、 使用时间等基本一致时,宜采用全空气定  使用时间等基本一致时,宜采用全空气定  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例如商场、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例如商场、 影剧院、影剧院、 多功能厅、多功能厅、     体育馆等.体育馆等.  为充分利用过渡季新风冷量,应按最大新风量设置新风    为充分利用过渡季新风冷量,应按最大新风量设置新风  进风系统,并设调节装置.进风系统,并设调节装置. 20 2.全空气变风量系统用于各房间需要分别调节室温,2.全空气变风量系统用于各房间需要分别调节室温,        但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度不高的场所,如高档写字楼但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度不高的场所,如高档写字楼       和一些用途多变的建筑物. 和一些用途多变的建筑物.   变风量系统尤其适用于全年都需要供冷的大型      变风量系统尤其适用于全年都需要供冷的大型    建筑物的内区.建筑物的内区.3.空调房间较多、3.空调房间较多、 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时,宜采用  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时,宜采用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如旅馆客房、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如旅馆客房、 办公楼、医院  办公楼、医院  病房、公寓等,同时,又可与变风量系统配合使用  病房、公寓等,同时,又可与变风量系统配合使用  在大型建筑物的外区.  在大型建筑物的外区.   21 4.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特点4.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特点  属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空气-水系统.  属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空气-水系统. 优点: 优点:(1)布置灵活,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新风系统联合使用;(1)布置灵活,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新风系统联合使用;(2)各房间互不干扰,可独立地调节室温,随时开、停机   (2)各房间互不干扰,可独立地调节室温,随时开、停机   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管道较小,节省建筑空间;(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管道较小,节省建筑空间;(4)机组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4)机组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 22 (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6)使用季节较长;(6)使用季节较长;(7)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7)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缺点:缺点:(1)对机组制作质量要求高,否则维修工作量很大;(1)对机组制作质量要求高,否则维修工作量很大;(2)(2)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3)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水系统复杂,易漏   (3)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水系统复杂,易漏   水,维修量大,管理不方便;水,维修量大,管理不方便;(4)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4)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 23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空调设备  空调设备 24  一  一 设备的分类设备的分类( (一一) )冷冻机房设备冷冻机房设备: : 1 1、制冷主机、制冷主机 2 2、附属设备、附属设备( (二二) )系统末端空气处理设备:系统末端空气处理设备: 1 1、风机盘管、风机盘管 2 2、柜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 3 3、组合式空调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      25 二 制冷主机二 制冷主机 26 分类分类::1 1、、水冷冷水机组水冷冷水机组:: (1) (1) 离心机:单级压缩、三级压缩离心机:单级压缩、三级压缩 (2) (2) 螺杆机:单螺杆、双螺杆螺杆机:单螺杆、双螺杆 (3) (3) 活塞机活塞机 (4) (4) 涡旋机涡旋机2 2、风冷冷水机组、风冷冷水机组: : (1) (1) 螺杆式螺杆式 (2) (2) 活塞式活塞式 (3) (3) 涡旋式涡旋式 (4) (4) 离心式离心式3、溴化锂制冷机组3、溴化锂制冷机组 27       三 机房附属设备三 机房附属设备1、冷却塔、冷却塔2、水、水    泵:冷却水泵、冷冻水泵泵:冷却水泵、冷冻水泵3、分水缸:(供水系统)、分水缸:(供水系统)4、集水器:(回水系统)、集水器:(回水系统)5、落地膨胀水箱(定压罐)、落地膨胀水箱(定压罐)6、软化水设备、软化水设备7、电子除垢仪:(冷却水系统)、电子除垢仪:(冷却水系统) 28 冷却塔冷却塔 29 水水    泵泵 30 分水缸  集水器分水缸  集水器 31 落地膨胀水箱(定压罐)落地膨胀水箱(定压罐) 32      四 风机盘管     四 风机盘管分类:分类:1.按风机类型分:离心式(普通型)、贯流式(静       按风机类型分:离心式(普通型)、贯流式(静       压型)压型)2.按结构形式分:立式按结构形式分:立式L、、卧式卧式W、、立柱式立柱式Z、、顶棚       顶棚       式式D3.按安装形式分:明装按安装形式分:明装M、、暗装暗装A 33  34  35 调节方法:调节方法:1 1、风量调节、风量调节----通过三速开关调节电机输入电压,以调节通过三速开关调节电机输入电压,以调节风        机转速,调节风机盘管的冷热量;简单方风        机转速,调节风机盘管的冷热量;简单方便;        初投资省;便;        初投资省;2 2、水量调节、水量调节----通过温度敏感元件、调节器和装在水管上通过温度敏感元件、调节器和装在水管上的        小型电机直通阀或三通阀自动调节水量或的        小型电机直通阀或三通阀自动调节水量或水        温;水        温;  初投资高;初投资高;3 3、旁通风门调节、旁通风门调节-----通过敏感元件、调节器和盘管旁通风          通过敏感元件、调节器和盘管旁通风          门自动调节旁通空气混合比;初投资高门自动调节旁通空气混合比;初投资高 36 五 柜式空调机组五 柜式空调机组 37  38 六 组合式空调机组六 组合式空调机组 39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送风量与气流组织送风量与气流组织 40     一 送风量的确定    一 送风量的确定1.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应能消除室内最大余热,按夏季最大  1.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应能消除室内最大余热,按夏季最大  的室内冷负荷计算确定.的室内冷负荷计算确定.2.在满足舒适条件下,应尽量加大夏季送风温差,但不宜  2.在满足舒适条件下,应尽量加大夏季送风温差,但不宜  超过下列数值:超过下列数值:(1)送风高度小于等于5米时,不超过(1)送风高度小于等于5米时,不超过10度;度;(2)送风高度在(2)送风高度在55米以上时,不超过米以上时,不超过15度;度;(2)送风高度在(2)送风高度在10米以上时,按射流理论计算确定.米以上时,按射流理论计算确定. 41 3.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3.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舒适性空调,每小时不宜小于5次,但高大房间应按   (1)舒适性空调,每小时不宜小于5次,但高大房间应按   其冷负荷通过计算确定;其冷负荷通过计算确定;(2)工艺性空调,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正负(2)工艺性空调,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正负1.0度时,每小   度时,每小   时不宜小于5次;(高大房间除外)时不宜小于5次;(高大房间除外)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正负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正负0.5 度时,每小时不宜小于8   度时,每小时不宜小于8   次; 次;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正负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正负0.1--0.2 度时,每小时不宜小   度时,每小时不宜小   于于12 次; 次;  42      二 气流组织     二 气流组织1.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满足室内设计温湿度及精度(1)满足室内设计温湿度及精度、工作区允许的气流速度、   、工作区允许的气流速度、   噪声标准及防尘要求;噪声标准及防尘要求;(2)气流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短路及死角;(2)气流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短路及死角;(3)与建筑装修有较好的配合.(3)与建筑装修有较好的配合.2.送风方式的选择:2.送风方式的选择:(1)层高较低、进深较大的房间,一般采用单侧或双侧送   (1)层高较低、进深较大的房间,一般采用单侧或双侧送   风,贴附射流;风,贴附射流; 43 (2)(2)层高较低、进深较大、有吊顶或技术夹层可利用时,   层高较低、进深较大、有吊顶或技术夹层可利用时,   宜采用散流器平送或条缝风口送风方式;宜采用散流器平送或条缝风口送风方式;(3)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单位面积风量比较   (3)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单位面积风量比较   大,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小的房间,宜采用孔板送风   大,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小的房间,宜采用孔板送风   方式;方式;(4)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   (4)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   正负正负1.0 度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度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3.送风口的出风速度,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  3.送风口的出风速度,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  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 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     求较高时,宜采用2-5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喷口送风可采用        4-4- 10m/s.. 44 4.回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回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回风口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和人员经常停留的地     (1)回风口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和人员经常停留的地     方; 采用侧送时,一般设在送风侧的同侧.方; 采用侧送时,一般设在送风侧的同侧.(2)在有条件时,可采用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   (2)在有条件时,可采用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   宜过大.宜过大.(3)以冬季送热风为主的空调系统,其回风口应设在房间   (3)以冬季送热风为主的空调系统,其回风口应设在房间   的下部.的下部.(4)回风口的吸风速度按下表选用,当房间内对噪声要求   (4)回风口的吸风速度按下表选用,当房间内对噪声要求   较高时,吸风速度应适当降低,回风口的构造做法应   较高时,吸风速度应适当降低,回风口的构造做法应   能防止噪声的再生.能防止噪声的再生. 45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的吸风速度位位 置置        风        风 速速房间上部房间上部                4.04.0--5.05.0房间下部房间下部不靠近操作位置不靠近操作位置       3.03.0--4.04.0房间下部  靠近操作位置房间下部  靠近操作位置      1.51.5--2.02.0房间下部  用于走廊回风房间下部  用于走廊回风      1.01.0--1.51.5 46   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空调风系统  空调风系统 47 空调风系统的任务是传输既定的空气量以满足空调空调风系统的任务是传输既定的空气量以满足空调房间的送风量房间的送风量、回风量或排风量要求.、回风量或排风量要求.                  一 风道分类 一 风道分类 1.按风道形状:圆形风道、矩形风道1.按风道形状:圆形风道、矩形风道2.按风道材料:金属风道、非金属风道、土建风道2.按风道材料:金属风道、非金属风道、土建风道3.按风道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道(3.按风道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道(v<=8m/s)                                                 高速风道(高速风道(v=20-30m/s)) 48             二 风速的确定二 风速的确定          若风管内风速大,则风道截面小,节省风道材料,系统  若风管内风速大,则风道截面小,节省风道材料,系统阻力也大,需要风机的压力高,消耗的功率也就多,而且可阻力也大,需要风机的压力高,消耗的功率也就多,而且可能导致噪声增大; 如果采用较小的风速,则出现上述相反能导致噪声增大; 如果采用较小的风速,则出现上述相反的情况; 因此必须根据风管系统的建设费用的情况; 因此必须根据风管系统的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和、运行费用和气流噪声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经济流速.气流噪声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经济流速.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风速的选用如下表: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风速的选用如下表:      49  50 不同噪声要求下风管的推荐风速 51    三 风道的计算方法   三 风道的计算方法假定速度法:假定速度法: 首先, 首先,要选定系统最不利的环路,一般即指最长或局部构     要选定系统最不利的环路,一般即指最长或局部构     件多的分支管路;件多的分支管路;  其次, 其次,是根据风量和所选定的风速,计算各管段(指该      是根据风量和所选定的风速,计算各管段(指该      环路)的断面尺寸,并根据该尺寸求出个管段阻力     环路)的断面尺寸,并根据该尺寸求出个管段阻力     和系统总阻力,根据总阻力选定风机;和系统总阻力,根据总阻力选定风机;  最后, 最后,按系统阻力平衡的原则,确定其余分支管路的管      按系统阻力平衡的原则,确定其余分支管路的管      径,要求各环路间的总阻力差别不大于径,要求各环路间的总阻力差别不大于15%;15%; 无法达到要求时,加设风管阀门.无法达到要求时,加设风管阀门.等压损法也经常用到等压损法也经常用到 52     四 风道设计的估算    四 风道设计的估算1. 1. 对于一般通对于一般通风风系统系统 , , 风风管压力损失值管压力损失值 P (Pa) P (Pa) 可按下式可按下式     估算估算          P =Pm .l(1+k)P =Pm .l(1+k)Pm Pm ----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 ,Pa/m;,Pa/m;l l ----到到 最最 远远 送送 风风 口口 的的 送送 风风 管管 总总 长长 度度 加加 上上 到到 最最 远远 回回 风风 口口 的的               回风管的总长度回风管的总长度 , m ;, m ;k k ----局部压力损失与摩擦压力损失的比值。

      局部压力损失与摩擦压力损失的比值 弯头三通少时弯头三通少时 , , 取取 k=1.0-2.0;k=1.0-2.0; 弯头三通多的场合弯头三通多的场合 , , 可取到可取到 k=3.0-5.0 k=3.0-5.0  53 2.2.对于空调系统对于空调系统,,要考虑到空气通过过滤器、要考虑到空气通过过滤器、         表冷器、加热器等空调装置的压力损失之和表冷器、加热器等空调装置的压力损失之和.  .  下下表给出推荐的风机静压值表给出推荐的风机静压值:    :         54  五  五 空调、空调、通风进、排风口的设置原则通风进、排风口的设置原则 1. 1. 进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进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 , 且在排风口的且在排风口的    上风侧2. 2. 当进、排风口在同侧时当进、排风口在同侧时, , 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 6米米, , 进进、、    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时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时, ,   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 1O O- -  2020米。

      米3. 3. 进风口的底部距离室外地面不宜小于进风口的底部距离室外地面不宜小于2 2米,当布置在绿化米,当布置在绿化    地带时,不宜小于地带时,不宜小于1 1米4. 4. 进、排风口的噪声应符合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进、排风口的噪声应符合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 , 否则应否则应    采取消声措施采取消声措施 55  第六部分 第六部分 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 56    一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一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1.按介质是否与空气接触划分:闭式系统1.按介质是否与空气接触划分: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开式系统2.按各并联环路中水的流程划分:同程系统2.按各并联环路中水的流程划分:同程系统、、 异程系统异程系统3.按循环水量的特性划分: 定流量系统3.按循环水量的特性划分: 定流量系统、、 变流量系统变流量系统4.按循环水泵设置情况划分:单级泵系统4.按循环水泵设置情况划分:单级泵系统、、 双级泵系统双级泵系统5.按冷热水管道的设置方式划分:双管制5.按冷热水管道的设置方式划分:双管制、、 三管制三管制                四管制                 四管制  57   二 空调水系统的划分原则  二 空调水系统的划分原则    (一) 空调水系统的环路划分应遵循满足空调系统的要(一) 空调水系统的环路划分应遵循满足空调系统的要求求、节能、运行管理方便、节省管材等原则,划分的主要、节能、运行管理方便、节省管材等原则,划分的主要依据有:依据有: 1.负荷特性 1.负荷特性 2.使用功能、使用时间 2.使用功能、使用时间 3.空调房间的平面布置 3.空调房间的平面布置 4.建筑层数 4.建筑层数 5.水系统的分区宜与风系统的划分相结合 5.水系统的分区宜与风系统的划分相结合 58 ((二)一般舒适性空调的冷热媒参数,可采用以下推荐值:二)一般舒适性空调的冷热媒参数,可采用以下推荐值:   冷水供回水温度:   冷水供回水温度:7 / 12度 度    热水供回水温度:   热水供回水温度:60 / 50度度(三)一般采用两管制系统,为解决过渡季不同朝向及内区   (三)一般采用两管制系统,为解决过渡季不同朝向及内区   和周边负荷变化的矛盾,根据经济技术比较,可采用   和周边负荷变化的矛盾,根据经济技术比较,可采用   分区两管制系统,冬季或过渡季节根据需要,向不同   分区两管制系统,冬季或过渡季节根据需要,向不同   区域分别供暖或供冷.见下图:区域分别供暖或供冷.见下图: 59 分区两管制系统分区两管制系统  60   三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三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是在已知水流量和推荐流速下,  1.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是在已知水流量和推荐流速下,  确定水管管径及管路阻力.确定水管管径及管路阻力.2.水管管径的选应按经济流速选用,一般推荐流速如下  2.水管管径的选应按经济流速选用,一般推荐流速如下  表:表: 61 3.3.计算时比摩阻取值主要应满足系统水力平衡要求计算时比摩阻取值主要应满足系统水力平衡要求 , , 并并      宜控制在宜控制在 200200--500Pa500Pa..闭式管路系统与开式管路系统闭式管路系统与开式管路系统      的管内腐蚀速度不同的管内腐蚀速度不同, ,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图表. 图表. 4.4.应按局部阻力系数或当量长度进行计算应按局部阻力系数或当量长度进行计算 , ,空调水系统在空调水系统在      估算时估算时, , 系统总 系统总局部阻力局部阻力与与总摩擦阻力的总摩擦阻力的比值,小型住  比值,小型住  宅建筑在1宅建筑在1-1.5-1.5之间之间, ,  大型高层建筑在大型高层建筑在0.5-1 0.5-1 之间之间, ,       远距离输送管道(集中供冷)在远距离输送管道(集中供冷)在0.2-0.6 0.2-0.6 之间.之间.5.5.管道中装有自控阀门时管道中装有自控阀门时, ,  应通过计算计入其阻力。

      设备应通过计算计入其阻力设备    阻力因设备型号不同阻力因设备型号不同 , , 差别较大差别较大 , , 应根据生产厂提供应根据生产厂提供    的的数据计算数据计算 , , 估算时可参考估算时可参考下表.下表.6.6.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 , , 应符合下列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 ( (1 1))各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差值要求在各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差值要求在 15% 15% 以内 62  ( (2 2))因温差引起的自然作用压力因温差引起的自然作用压力 , , 计算中可忽略不计计算中可忽略不计 ( (3 3))当异程系统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计算差值大于当异程系统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计算差值大于15% 15%       时时, ,可在回水管上增设平衡阀等调节性能好的阀门可在回水管上增设平衡阀等调节性能好的阀门 63 7.水泵扬程7.水泵扬程(1)闭式(1)闭式冷热水管路系统冷热水管路系统      冷冻水泵所需扬程冷冻水泵所需扬程        HpHp==h hf + f + hdhd + + hmhm     式中式中  HpHp----水泵扬程,水泵扬程, Pa;Pa;      hfhf、、 hdhd-- -- 冷冷 冻冻 水水 系系 统统 总总 的的 沿沿 程程 阻阻 力力 和和 局局 部部 阻阻 力力 损损                     失失,Pa;,Pa;    hmhm ----所有所有设备设备的的阻力损失阻力损失 ,Pa;,Pa;(2)开式(2)开式冷却水管路系统冷却水管路系统  64        冷却水泵所需扬程冷却水泵所需扬程         HpHp==h hf + f + hdhd + + hmhm + + hshs + ho + ho 式中式中 HpHp----水泵扬程,水泵扬程, mHmH2 20 0; ;      hfhf、、hdhd ----冷却水管路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冷却水管路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                   力力 , , mHmH2 20 0 ; ; hmhm -- --冷凝器阻力冷凝器阻力, , mHmH2 20 0; ; hshs ----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 ( (从冷却塔盛水池到从冷却塔盛水池到 喷嘴的高差喷嘴的高差), ), mHmH2 20 0; ; ho ho ----冷却塔喷嘴喷雾压力冷却塔喷嘴喷雾压力, , mHmH2 20 0, , 约等于约等于5 5 mHmH2 20 0。

       65             四 冷凝水管道系统四 冷凝水管道系统1.1.冷凝水管道沿水流方向应有不小于冷凝水管道沿水流方向应有不小于11% % 的坡度的坡度 , , 且不且不    允许有积水部位允许有积水部位22..空空调调器器或或空空调调机机组组的的凝凝水水盘盘位位于于机机组组内内的的负负压压区区段段时时, ,     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应设置水封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应设置水封, ,水封出口应与大气相通水封出口应与大气相通33..冷冷凝凝水水管管排排入入污污水水系系统统时时应应有有空空气气隔隔断断措措施施;;冷冷凝凝水水管管    不不得得与与室室内内密密闭闭雨雨水水系系统统直直接接, ,可可设设单单独独的的冷冷凝凝水水管管道道排排    入室外雨水管井入室外雨水管井44..冷冷凝凝水水管管道道宜宜采采用用聚聚氯氯乙乙烯烯管管或或镀镀锌锌管管 , , 并并宜宜采采取取防防结结    露保温措施露保温措施55..冷冷凝凝水水水水平平管管道道干干管管末末端端应应设设清清扫扫口口, , 以以便便定定期期冲冲洗洗;;     立管顶部宜设立管顶部宜设透气管透气管.. 66 6.6.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DN,DN,  可以根据可以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  通过冷凝水的流量  计算确定; 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 ,每每 1KW 1KW 的冷负荷每小时产的冷负荷每小时产    生生约约 0.4kg 0.4kg 左右的冷凝水左右的冷凝水; ; 在潜热负荷较高时在潜热负荷较高时 , ,每每     1KW 1KW 冷负荷每小时产生冷负荷每小时产生约约0.8kg 0.8kg 的的冷凝水。

      冷凝水    通常通常 , , 可以根据风机盘管或空调机组的冷负荷可以根据风机盘管或空调机组的冷负荷Q(KW) Q(KW)     按下按下表表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  (  (注意:近似于管道内径,而不是外径)注意:近似于管道内径,而不是外径)    67              冷凝水管径估算表   冷凝水管径估算表 68   五 水系统的排气与泄水  五 水系统的排气与泄水1.1.闭式闭式水水系统管路的每个最高点系统管路的每个最高点 , , 应设排气装置应设排气装置(如(如自  自  动排气阀等);动排气阀等);为了拆装检修为了拆装检修 , , 在排气装置前应加装在排气装置前应加装    闸闸阀阀;;为避免排气装置漏水为避免排气装置漏水 , , 排气管最好接至水池或排气管最好接至水池或    室外2.水2.水系统系统的的最低点和需要单独放水的设备最低点和需要单独放水的设备 ( (如表冷器或加如表冷器或加    热器等热器等) ) 的下部应设带阀门的的下部应设带阀门的泄泄水管水管 , , 并接入地漏并接入地漏 6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