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咽喉病的辨证治疗.doc
4页第 1 页 共 4 页咽咽 喉喉 病病1.常见咽喉炎方:谷精草 桔梗 薄荷 细辛 牛蒡子 黄芩 射干 益智仁 枳壳 甘草常见咽喉炎多因素有肺热偶感外邪,邪阻咽喉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多表现 为咽部不适或咽喉红肿疼痛,有些咽炎患者并不感觉咽部不适,常以胸闷、气短、干呕、 咳嗽或其他不适为主诉前来就诊,医者应仔细检查,以免误诊咽喉炎因风寒引起者咽喉 红而略显灰暗且疼痛较轻,常伴有头疼、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多舌淡苔薄脉浮; 风热引起者咽喉红而鲜亮且疼感较重,常伴有头疼、发热、咳嗽咽干、四肢酸痛、扁桃体 肿大等,多舌红苔薄黄,脉浮略数有时仅有咽喉疼痛或发热而无外感的其他症状出现 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祛风为主,再据兼症灵活辨证选药方用谷精草、薄荷、牛蒡子、黄 芩、射干、细辛清热解毒祛风,桔梗载药为引经之用,益智仁温阳健脾防诸药苦寒败脾之 弊,起到方中太阳的作用,枳壳疏理气机,甘草调和诸药且可解毒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 际情况结合其他兼症灵活加减应用,如口干者可加芦根、花粉、葛根,咽喉疼甚可加连翘、 板蓝根,便秘可加大黄,脉儒弱而沉可加山药、附子,饮食欠佳可加焦三仙、鸡内金,体 虚加党参,气阴两虚加黄精,咳嗽痰多加紫菀、川贝母,干呕加半夏,外感风寒加生姜, 流鼻涕可加荆芥、防风。
嘱患者忌辛辣,戒烟酒,多饮水,慎风寒 须要指出的是临床有许多咽炎是因鼻炎、鼻窦炎致使鼻粘膜水肿、鼻甲肥大,鼻腔呼吸不 利,张口呼吸引起的,此时应当以治疗鼻炎、鼻窦炎为主,兼治咽喉炎临证要注意鉴别2.内热炽盛咽痛方:板蓝根 桔梗 连翘 当归 知母 益智仁 黄芩 枳壳 甘草 临床由于过食高粱厚味、煎炒焙烤之品,致使内热炽盛烧灼咽喉,阻滞局部气血的正常运 行,即使不受外邪也易使咽喉充血红肿疼痛多表现为鼻干,咽喉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脉 略洪数,常伴有干呕、便干,胸闷、咳嗽、气短等症状,兼有外邪时常会发生高热临床 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疏理气机,使邪不淤滞于咽喉而利于排出方用板蓝根、连翘、 黄芩、知母滋阴凉血、清热解毒,桔梗引经,当归活血补血扶正防热甚伤血伤津,益智仁 温阳健脾防诸药苦寒之弊,枳壳疏理气机不使邪滞生热,甘草调和诸药且可解毒临床忌 过用苦寒,因过用苦寒或饮冷贪凉而致胃寒者可加干姜,患者素体脾虚,气血亏虚者可加 党参或沙参、山药、白扁豆,内热炽盛津液亏乏口干渴者可加芦根、麦冬、生地等滋阴养 液,大便干硬不易解者可加大黄,高热者可加芦根、石膏,热在咽喉而下焦虚寒脉弱者加附 子,有外邪者可加谷精草、荆芥、薄荷开宣以利于热邪的宣泄,有咳嗽者可加杏仁、贝母。
嘱患者忌辛辣,戒烟酒,多饮水,少食煎炸焙烤之物3.常见慢性咽炎方:谷精草 板兰根 桔梗 麦冬 当归 射干 薄荷 益智仁 茯苓 枳壳 甘草慢性咽炎多见于教师或其他用嗓过度、饮水较少之人,现在的慢性咽炎患者逐渐增多,也 许跟环境、气候污染有关慢性咽炎多表现为咽喉红而疼痛,或有异物感,或感觉咽喉干 而不适,常易干呕,或有胸闷、气短、咳嗽的表现,多舌质淡红苔薄,脉略数临床多认 为是机体津液亏乏,液不养咽,津不濡喉所致,治疗多以滋阴养液、清热解毒为主但经过 多年的临床观察我认为“液不养咽,津不濡喉”固然有之,但仍以湿热之邪久羁咽喉,局部 气机不利、血行不畅,咽喉不得所养或邪淤化热灼津所致阳虚津不上承也为常见治疗 不能单纯滋阴养液,常须清热利湿解毒,咽喉不为邪困,气血流畅则咽喉得养得润而感觉 舒畅阳虚者温阳益气促津液上承方用谷精草、板兰根、桔梗、薄荷、射干疏风散热解第 2 页 共 4 页毒利咽为君,当归、麦冬滋阴润咽为臣,益智仁、茯苓温阳健脾促津液上承而润咽为使, 枳壳疏理气机,甘草调和诸药且可解毒润喉利咽临床还要结合患者其他症状以及不同季 节和环境气候的变化灵活加减变化,体虚加党参;脉儒弱而沉,阳虚者加山药、附子;有 外感时及时解表,有情志因素者加郁金、菖蒲;舌红苔光剥有阴虚之象者加黄精及少量桂 枝;兼有咳嗽者可加川贝母、杏仁。
嘱患者忌辛辣煎炸,多饮水,同时临床治疗不可过用 苦寒之品 慢性咽炎与梅核气不同应当注意鉴别慢性咽炎多咽红、疼痛或咽干思饮,舌多淡红苔薄, 梅核气只感觉咽部不适而无红疼的表现,多无思饮,舌多淡胖苔白有齿痕慢性咽炎多因 用嗓过度咽部邪阻,津液匮乏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滋养津液为主;梅核气常见于 中年妇女及易抑郁易着急之人,多因肝气不疏气机阻滞所致,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4.梅核气方:苏子 半夏 厚朴 枳壳 柴胡 当归 茯苓 益智仁 菖蒲 香附 甘草 梅核气多见于易抑郁的成年妇女,患者多易生气,性格抑郁内向,常好猜疑,月经多不调, 多饮食、睡眠欠佳多因患者性格抑郁内向,而家庭琐事又较多,或工作、生活不顺心, 以致肝郁气滞、痰湿淤阻咽喉所致就诊者常言咽喉部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 常怀疑自己有食道肿瘤,而检查咽喉部以及舌苔、舌质常均无明显病变,脉多弦治疗当 疏肝理气解郁、醒脾化痰开窍并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嘱患者少着急,忌辛辣, 按时休眠避免过度劳累方用苏子、半夏、厚朴理气降气化痰,枳壳、柴胡、当归、香附 疏肝理气解郁,菖蒲醒脾开窍,益智仁、茯苓温阳健脾除湿疏通三焦以利开窍,甘草调和 诸药。
临床患者素体气血亏虚者可加党参、白术、白扁豆益气健脾培补气血;脾胃不好, 饮食欠佳者可加焦三仙、鸡内金、鸡屎藤健脾消食;睡眠不良者可加酸枣仁、合欢皮安神 催眠,一般不用夜交藤,防其滋阴助痰不利开窍;胸闷痰多者可加瓜蒌、薤白、郁金开胸 化痰理气;脉沉弱者加附子、干姜、山药温阳益气;兼有外感时要及时疏风解表,咽喉发 炎者可加鸡冠花、谷精草疏风清热消炎,有咳嗽者可加桂枝、杏仁宣肺止咳;月经不调白 带较多时可加山药、芡实、艾叶健脾利湿止带当患者怀疑自己有食道肿瘤时及时做必要 的检查,以解除患者的顾虑5.滤泡性咽炎方:土茯苓 桔梗 当归 射干 党参 茯苓 枳壳 益智仁 干姜 贝母 甘草 滤泡性咽炎多因慢性咽炎或急性咽炎过用苦寒或贪饮冷饮,使寒凝气滞、痰湿郁阻,热邪 久羁于咽喉所致临床患者常感觉咽部不适,多痰或音哑,观察可见咽部有诸多大小不等 的滤泡,且不甚红不甚疼痛,吞咽无梗阻的感觉,有时伴有咳嗽,多舌淡苔薄脉虚弱,饮 食、二便、睡眠多正常治疗当清热祛湿,兼以温散寒凝,疏通气机方用土茯苓清热解 毒利湿而无苦寒败脾之虞,桔梗、射干清热利咽喉,党参、干姜、益智仁、茯苓温阳健脾 散寒以除湿,当归、枳壳疏理气机,疏通三焦及咽部使其气血流畅以利于湿热之邪的排泄 祛除,贝母可软坚化痰促进滤泡的疏散减少和咽部的复原,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兼有有外 感时要及时疏风解表,脉沉弱者可加附子、山药、菟丝子温阳益肾,脾虚便溏者可加赤石 脂、山药、诃子涩肠止泻,有咳嗽时加半夏、桂枝、款冬花化痰止咳,咽红有阴虚之象者 可减干姜加黄精、白术益气养阴嘱患者调情志,忌苦寒、辛辣、煎炒之品6.寒性咽炎方:土茯苓 益智仁 当归 附子 干姜 茯苓 桔梗 麦冬 枳壳 甘草 寒性咽喉炎多因过用苦寒或贪凉导致脾肾阳虚,失于温煦,津液不得上承,咽喉不得滋润, 或寒凝淤阻咽部气血循环不畅所致患者常感觉咽喉疼痛或不适,常欲吐痰或吐涎液,时 欲干咳清嗓,可有胸闷、气短的感觉检查可见咽喉部红肿不甚,感觉光亮而又略显晦暗, 缺少津液,舌质多淡,苔薄白,脉濡弱,小便多清长,女性常伴有月经量少或提前临床第 3 页 共 4 页寒性咽炎多属慢性咽炎,由于寒邪久淤常易化热,故治疗不能一味温阳散寒,常须配以清 热利湿之法方用干姜、附子、益智仁、茯苓温阳散寒、健脾益肾;当归、麦冬滋阴养液 活血,促进咽部血液循环增加津液的滋养;土茯苓解除咽部原有的湿热之邪或寒邪久淤之 热,且无苦寒之弊;桔梗引药达咽喉,枳壳疏理气机畅通三焦使邪能出养能达,甘草调和 诸药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加减应用,如体虚加党参,血虚加鸡血藤,饮食欠 佳加焦三仙、鸡内金,兼有外感流鼻涕加细辛。
嘱患者慎用苦寒之品,慎风寒,忌贪凉, 少用煎炸焙炒辛辣之品,多饮水少言语,时时注意保护咽喉7.急性扁桃体炎方:二花 连翘 桔梗 黄芩 元参 贝母 当归 半夏 益智仁 甘草 急性扁桃体炎多因内有积热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所致热邪淤积于咽喉扁桃体处,扁桃体 受热邪淤积所扰,局部气血不畅淤积而肿胀疼痛症状可见患者扁桃体红肿疼痛,咽部也 有红肿疼痛之象,常伴有高热、口干,便秘,有时可有咳嗽,多舌红苔薄黄或厚腻,脉洪 数治疗当清热解毒,兼以凉血解表,但不可过用苦寒之品,苦寒之品用之过多会导致寒 凝血阻以致扁桃体肿大经久不退,甚至终身肿大不消,当肿大至影响呼吸、吞咽时常须手 术摘除方用二花、连翘、黄芩、元参清热解毒、滋阴凉血;元参还可配合当归、贝母、 半夏软坚散结化痰,使肿大的扁桃体能及时回复缩小,以防扁桃体肿大经久不退;细辛辛 温解表邪,益智仁温阳健脾可防诸药苦寒之虞,桔梗载药上行达咽喉,甘草调和诸药临 床可加枳壳疏理气机,高热者可加芦根、知母、石膏;便秘可加大黄;素体脾虚可加党参、 山药;内虽有热,但热多在上焦,中焦虚寒脾胃惧寒者可加干姜,下焦虚寒脉沉弱者可加 山药、附子;咳嗽可加紫菀;扁桃体肿大经久不愈可加白僵蚕;舌苔白腻可加白蔻仁、草 果。
嘱患者忌辛辣,慎风寒,多饮水8.慢性扁桃体肿大方:土茯苓 桔梗 半夏 贝母 元参 当归 益智仁 干姜 附子 甘草 慢性扁桃体肿大者临床非常多见,多因扁桃腺炎急性期不能及时合理治愈或过用抗生素、 大输液等苦寒之品致使寒凝血瘀、气机淤滞,邪热久羁咽喉扁桃体处,局部气血运行不畅 淤积所致,由于对机体影响不大,患者多不能积极治疗但扁桃体的肿大会使其正常功能 不能较好地发挥,常会导致患者御邪抗寒能力减弱而反复感冒发热,且感冒后常不会速愈 临床治疗当清热解毒利湿,温阳化痰、软坚散结疏通局部气血,扁桃体局部气血流畅,邪 热得以祛除,则肿大的扁桃体可逐渐缩小,机体逐渐恢复正常功能方用土茯苓清热解毒 祛湿且无苦寒之弊,元参、贝母、半夏、当归化痰软坚散结,附子、干姜、益智仁温阳以 散寒,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临床可加枳壳疏理气机,体虚加党参、山药,饮食 欠佳加鸡内金、焦三仙,慢性扁桃体肿大急性发炎时按急性扁桃腺炎治疗嘱患者忌辛辣, 慎风寒,少冷饮,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抗邪能力,遇有感冒时及时正确治疗,少用苦寒 之品扁桃体肿大影响正常吞咽和发声,用药又不能及时较好的治愈时可择时手术摘除9.秋燥咽干咽红方:黄精、桔梗、当归、生地、诃子 党参、枳壳、射干、益智仁、菊花、 甘草。
深秋季节,气候干燥,外加寒邪来袭,人们又嗜食辛辣,饮水较少,常易致咽喉部气血循 行不畅,津液亏乏失润而干红略疼,患者表现为常欲清嗓或嗓痒欲咳,或嗓子常感觉有痰, 但咳之常少有痰咳出;常欲饮水润嗓,但饮水常只有一时快感而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常伴 有干咳、胸闷、气短的症状,与慢性咽炎多有相似之处治疗当以生津养液润肺为主,方 用黄精、当归、生地、诃子、党参益气生津养液,益智仁温阳健脾、养胃助生津养液,桔 梗引津液上行润肺浸嗓,射干、菊花消解咽喉部之邪热,枳壳疏理气机,甘草调和诸药, 有外感时兼以解表菊花有滋阴润燥,防燥生热之功,是秋季较好的清热润燥之品,名方第 4 页 共 4 页桑菊饮就是运用了菊花的此功能临床要嘱患者多饮水,慎风寒,忌辛辣,饮食以清淡为 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此证虽以秋季常见,但早春或其他季节也常不乏此证,一切以患 者的实际情况为辨,不可死板硬套,按图索骥 患者夜间咽干饮水多者,除阴虚或阳虚津不上承、湿热淤阻外,常有鼻炎、咽炎的临床表 现,也可参照该方加用一些疏风散热之品辨证治疗 10.风热感冒咽炎方:谷精草 鸡冠花 桔梗 当归 党参 益智仁 枳壳 甘草 风热感冒常易引起咽喉发炎、发热、咳嗽等症状,且以初春多见。
本方用于治疗机体感邪 较轻且邪在表无入里之象,咽喉略红不甚疼痛,无风热、身痛的症状,或可伴有轻微咳嗽、 喑哑者方用谷精草、鸡冠花疏风散热解表消炎,桔梗为引经之用,当归、党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