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的方法》硕士课.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71405818
  • 上传时间:2024-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0.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学思想史 (硕士研究生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 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的方法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的方法——以以“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为例为例 欧阳辉纯欧阳辉纯 博士博士20122012年年9 9月月 v一、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的现状一、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的现状v二、以二、以“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为例为例v三、同情理解和平等对话的方法三、同情理解和平等对话的方法 一、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的现状一、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的现状 现代很多人读经典,往往好批评古人,尤其是喜欢拿古现代很多人读经典,往往好批评古人,尤其是喜欢拿古人的一句话来说是非,而对全文往往是不读的,甚至有的人人的一句话来说是非,而对全文往往是不读的,甚至有的人根本就没有读懂,却往往喜欢做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传统经根本就没有读懂,却往往喜欢做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传统经典绝对不是一具僵尸,任后人挥舞着某某主义的大旗任意宰典绝对不是一具僵尸,任后人挥舞着某某主义的大旗任意宰割的正如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所说:割的正如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所说:“他们往往他们往往‘尊西人尊西人如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如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点,,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点,对中国古籍横加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

      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1]然而,然而,无论我们怎样无论我们怎样“审问审问”“逼供逼供”中国古籍,但是我们却无法中国古籍,但是我们却无法摆脱其影响摆脱其影响 [1] [1] 余英时:余英时:《《关于读书的学问关于读书的学问》》,,《《法制日报法制日报》》,,20112011年年6 6月月8 8日 美国著名学者希尔斯教授指出:美国著名学者希尔斯教授指出:“现代生活的大部现代生活的大部分仍处在与那些从过去继承而来的法规相一致、持久的制分仍处在与那些从过去继承而来的法规相一致、持久的制度之中;那些用来评判世界的信仰也是世代相传的遗产的度之中;那些用来评判世界的信仰也是世代相传的遗产的一部分[1]传统文化是活着的现在,它是一种秩序的保传统文化是活着的现在,它是一种秩序的保证,是建设当代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源泉证,是建设当代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源泉 因此,不通因此,不通读其书,就不可能了解其人,然而,却狂妄自大,妄加批读其书,就不可能了解其人,然而,却狂妄自大,妄加批评笔者认为这是学风浮躁的表现这种狂妄自大的批评评笔者认为这是学风浮躁的表现。

      这种狂妄自大的批评,最为典型的是对宋明理学的批评最为典型的是对宋明理学的批评 [1][1][美]希尔斯:[美]希尔斯:《《论传统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91年年版,第版,第2 2页 徐复观先生说:徐复观先生说:““两百年来流行的无条件地排斥宋明理两百年来流行的无条件地排斥宋明理学的情形,经过我这几年不断地留心观察,发现这并不是根学的情形,经过我这几年不断地留心观察,发现这并不是根据任何可以称为学术上的研究的结论;而只是坏的习惯,相据任何可以称为学术上的研究的结论;而只是坏的习惯,相习成风;便于有意或无意中,必以推倒在历史上仅有的、可习成风;便于有意或无意中,必以推倒在历史上仅有的、可以站得起来的知识分子为快以站得起来的知识分子为快…………宋明两代的历史事实,正宋明两代的历史事实,正证明这两代的理学家,虽各有其缺点,但皆不失为君子证明这两代的理学家,虽各有其缺点,但皆不失为君子 ” [1]最典型的是对宋明理学家主张的最典型的是对宋明理学家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解的解释和批判。

      释和批判 [1]徐复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国人性论史··序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20052005年版,第年版,第5-65-6页 二、以二、以““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为例为例 “ “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出自朱熹在解释,这句话出自朱熹在解释《《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梁惠王下》》中中的一段:王曰:的一段: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何有?””这是这是《《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梁惠王下》》中的话,朱熹的解释是:中的话,朱熹的解释是:““愚谓此篇自愚谓此篇自首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首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

      二者之间,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故孟子因其天也二者之间,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故孟子因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其事似易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其事似易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克己复礼之端矣克己复礼之端矣《《孟子集注孟子集注··梁惠王下梁惠王下》》)在这里朱熹提出了)在这里朱熹提出了““遏遏人欲而存天理人欲而存天理””,也就是,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 首首先先,,中中国国自自古古以以来来儒儒家家都都主主张张“仁仁爱爱”,,通通过过修修身身养养性性来来实实现现社社会会的的“老老吾吾老老以以及及人人之之老老幼幼吾吾幼幼以以及及人人之之幼幼”的的“大大同同”理理想想讲讲“杀杀伐伐”不不是是儒儒家家的的主主流流观观点点理理学学家家提提出出“存存天天理理,,灭灭人人欲欲”,,自自然然不不是是为为了了去去害害人人像像二二程程、、朱朱子子、、王王阳阳明明等等这这样样的的谨谨慎慎博博学学的的大大儒儒提提出出某某个个观观点点往往往往是是经经过过深深刻刻思思考考的的,,不不会会轻轻易易说说出出口口的的,,更更何何况况像像《《四四书书章章句句集集注注》》这这样样的的杰杰作作,,朱朱熹熹到到死死前前还还在在修修改改,,其其用用力力之之深深不不是是一一般般人人能能做做得得到到的的。

      如如果果说说,,宋宋儒儒的的一一句句话话就就能能害害死死很很多多人人,,那是不负责的说法那是不负责的说法 其其次次,,宋宋儒儒提提出出“存存天天理理,,灭灭人人欲欲”,,其其目目的的是是为为了了整整顿顿当当时时的的社社会会秩秩序序理理学学家家从从来来就就不不反反对对正正常常的的欲欲望望许许多多论论者者将将其其定定性性为为禁禁欲欲主主义义,,这这是是一一种种较较大大的的误误解解灭灭人人欲欲”“灭灭”的的是是人人过过多多的的私私欲欲,,而而不不是是正正常常的的人人欲欲不不然然,,理理学学家家何何以以重重视视“洒洒扫扫应应对对,,以以至至尽尽性性致致命命”??何何以以讲讲“涵涵养养需需用用敬敬,,进进学学在在致致知知”??朱朱熹熹还还明明确确说说::“饮饮食食者者,,天天理理也也;;要要求求美美味味,,人人欲欲也也《《朱朱子子语语类类》》卷卷十十三三))而而且且还还说说::“饥饥便便食食,,渴渴便便饮饮,,只只得得顺顺他他穷穷口口服服之之欲欲便便不不是是《《朱朱子子语语类类》》卷卷九九十十六六))这这些些论论述述根根本本就就看看不不出出有有禁禁欲欲主主义义的的色色彩彩。

      所所以以,,如如果果不不认认真真阅阅读读文文献献是是很很容容易易产产生生误误读读的的 最后,真正害人的是封建统治者利用了最后,真正害人的是封建统治者利用了““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又将,又将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变成了国家专制政策统治者利用了儒家思想,这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变成了国家专制政策统治者利用了儒家思想,这才是最关键的但是,不能说统治者利用了某个思想家的思想,我们就才是最关键的但是,不能说统治者利用了某个思想家的思想,我们就说这个思想家是统治者的帮凶说这个思想家是统治者的帮凶儒学儒学””和和““儒术儒术””是有很大区别的是有很大区别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希特勒利用了也改造了尼采的思想,思想和政治制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希特勒利用了也改造了尼采的思想,进行法西斯统治,对犹太人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我们能不能说尼采进行法西斯统治,对犹太人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我们能不能说尼采是法西斯的帮凶是法西斯的帮凶? ?我们能不能说因为尼采的思想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能不能说因为尼采的思想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马克思说,的爆发?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推毁。

      能用物质力量来推毁同理,思想的问题只能用思想来解决鲁迅先同理,思想的问题只能用思想来解决鲁迅先生说,恫吓和谩骂绝不是战斗现代很多人,平时读书不求甚解,抓住生说,恫吓和谩骂绝不是战斗现代很多人,平时读书不求甚解,抓住一句可能连自己都没有理解透的一句可能连自己都没有理解透的““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就妄加批判这,就妄加批判这种学风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不是在复古,不是说种学风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不是在复古,不是说““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是永恒的真理,而是以对这句话的而理解为例,来说明阅读传统伦理是永恒的真理,而是以对这句话的而理解为例,来说明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及古籍应当具有的态度学经典及古籍应当具有的态度 三、同情理解和平等对话的方法三、同情理解和平等对话的方法 第一,我很赞同唐代史学家杜佑和当代著名史学家陈寅第一,我很赞同唐代史学家杜佑和当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就是对经典和古人要有同情的理解也就是恪先生的观点,就是对经典和古人要有同情的理解也就是说先理解,先对古人的观点进行历史还原,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先理解,先对古人的观点进行历史还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分析。

      再分析 杜佑在杜佑在《《通典通典··职官职官··王侯总叙王侯总叙》》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史学研究方法,这个方法也适合我们对经典的理解这个方史学研究方法,这个方法也适合我们对经典的理解这个方法是说研究历史不可以法是说研究历史不可以““将后事以酌前旨将后事以酌前旨””将后事以酌将后事以酌前旨前旨””,就是不能依据后来的历史事实的发展来评论前人当,就是不能依据后来的历史事实的发展来评论前人当时的思想与看法,而是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来审视历史时的思想与看法,而是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来审视历史事件的是非得失当代学者陈寅恪和徐复观等继承了这种方事件的是非得失当代学者陈寅恪和徐复观等继承了这种方法,他们强调在分析历史事件和阐释传统经典时要有一种同法,他们强调在分析历史事件和阐释传统经典时要有一种同情的理解,不能把自己当成是评判历史和经典的情的理解,不能把自己当成是评判历史和经典的““审判者审判者”” 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著的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的中的《《审查报告审查报告一一》》里说:里说:““对于古人之学,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盖对于古人之学,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前其学说之是非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前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思想史的问题,不能仅仅用思想史的问题,不能仅仅用““对对””与与““错错””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再说思想史上的对与错,如果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再说思想史上的对与错,如果不还原历史语境,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更不用说区别不还原历史语境,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更不用说区别对与错了思想史的问题更多是对与错了思想史的问题更多是““有理有理””与与““无理无理””或者是或者是““应该应该””与与““不应该不应该””的区别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大言不惭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大言不惭有的甚至还采取极有的甚至还采取极““左左””的做法,看到古人的某句话就说某某的做法,看到古人的某句话就说某某代表封建统治者,某某又是为封建统治做论证了。

      这是代表封建统治者,某某又是为封建统治做论证了这是““文革文革””思维,是不利于学习经典的,也不利于自身发展思维,是不利于学习经典的,也不利于自身发展 读读经经典典、、做做学学问问与与做做人人是是一一样样的的,,不不能能只只看看到到别别人人的的缺缺点点,,而而看看不不到到别别人人的的优优点点这这不不是是上上乘乘的的读读书书方方法法,,也也不不是是一一个个真真正正喜喜欢欢读读书书人人的的品品格格不不理理解解古古人人和和经经典典就就无无法法从从古古人人和和经经典典那那里里学学到到东东西西徐徐复复观观先先生生说说::““一一个个人人在在学学术术上上的的价价值值,,不不仅仅应应由由他他研研究究的的成成果果来来决决定定;;同同时时也也要要由由他他对对学学问问的的诚诚意意及及其其品品格格之之如如何何而而加加以以决决定定学学问问是是为为人人而而存存在在;;但但就就治治学学的的个个人人来来说说,,有有时时也也应应感感到到人人是是为为学学问问而而存存在在[1][1]对对中中国国古古籍籍和和古古代代重重要要的的影影响响深深远远的的道道德德原原则则,,我我们们不不能能用用““文文革革””思思维维方方式式,,只只是是一一味味地地解解构构、、打打倒倒和和批批判判,,但但是是从从来来就就不不““建建构构””或或者者““重重构构””。

      历历史史还还原原法法是是要要对对古古人人和和经经典典的的时时代代背背景景、、经经济济状状况况、、个个人人经经历历或或者者成成书书经经过过等等等等要要有有透透彻彻的的了了解解,,这这样样我我们们才能做出公正的评价才能做出公正的评价[1][1]徐复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国人性论史··序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05年版,第年版,第5 5页 第二,对经典和古人要持一种平等互动对话态度我们不第二,对经典和古人要持一种平等互动对话态度我们不能一味地采用生物能一味地采用生物““进化论进化论””思维,认为现代人就一定比古人思维,认为现代人就一定比古人聪明,好像古人和经典是一具僵尸,任由现代人来宰割例如:聪明,好像古人和经典是一具僵尸,任由现代人来宰割例如:明代的朱元璋看到孟子的一句话:明代的朱元璋看到孟子的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轻””,, 就龙颜大怒,恨不得将孟子食肉寝皮,命令文臣删除就龙颜大怒,恨不得将孟子食肉寝皮,命令文臣删除《孟子》中自己不喜欢的话,搞出了一个《孟子节义》本,结《孟子》中自己不喜欢的话,搞出了一个《孟子节义》本,结果怎么样?《孟子》没打倒,结果朱元璋自己给后人留下了一果怎么样?《孟子》没打倒,结果朱元璋自己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不会遗忘的笑话。

      不仅如此,因为朱元璋开创了明代统个永远不会遗忘的笑话不仅如此,因为朱元璋开创了明代统治者删除经典的先例,所以,有明一代近三百年时间里,有很治者删除经典的先例,所以,有明一代近三百年时间里,有很多经典文本被删改了,给后人阅读经典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多经典文本被删改了,给后人阅读经典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当然,贬损经典不对,而仰视经典也不可取总之,我们的目的不当然,贬损经典不对,而仰视经典也不可取总之,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经典,而且经典也不可能轻易被批判得倒的譬如,是为了批判经典,而且经典也不可能轻易被批判得倒的譬如,““文化文化大革命大革命””疯狂地批判,一部《论语》就把孔子说成政治骗子、大恶霸疯狂地批判,一部《论语》就把孔子说成政治骗子、大恶霸该书的《前言》批判孔子说:该书的《前言》批判孔子说:““孔老二(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腐朽没孔老二(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腐朽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他逆历史潮流而动,坚持倒退,反对前进,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他逆历史潮流而动,坚持倒退,反对前进,坚持复辟,反对变革,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复辟狂、政治骗子、大恶霸坚持复辟,反对变革,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复辟狂、政治骗子、大恶霸。

      《论语》是他的徒子徒孙们根据他的一生反革命言行编撰的,其中记载《论语》是他的徒子徒孙们根据他的一生反革命言行编撰的,其中记载了他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了他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论语》是毒害人民的大毒草《论语》是毒害人民的大毒草《论语》黑话连篇,毒汁四溅,荒谬绝伦,反动透顶,完全是糟粕,《论语》黑话连篇,毒汁四溅,荒谬绝伦,反动透顶,完全是糟粕,哪里有什么哪里有什么‘‘合理因素合理因素’’??””[1][1] 这样的这样的““极左极左””批评,我们现在看来,批评,我们现在看来,真的会觉得很不理性我想现代的读书人应该不要再犯这样的毛病了真的会觉得很不理性我想现代的读书人应该不要再犯这样的毛病了徐复观先生指出:徐复观先生指出:““今日中国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要扣紧今日中国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要扣紧《《论语论语》》,,把握住孔子思想的性格,用现代语言把它讲出来,以显现孔子的本来面把握住孔子思想的性格,用现代语言把它讲出来,以显现孔子的本来面相,不让浮浅不学之徒,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套进相,不让浮浅不学之徒,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套进《《论语论语》》中去,抱着中去,抱着《《论语论语》》来糟蹋来糟蹋《《论语论语》》。

      [2][2] [1][1]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1970级工农兵学员:级工农兵学员:《《< <论语论语> >批注批注··前言前言》》,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741974年版,第年版,第5 5页 [2][2]徐复观: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004年版,第年版,第283283页 当当然然,,阅阅读读经经典典需需要要批批判判和和理理性性的的审审视视,,但但是是这这不不是是最最终终目目的的阅阅读读经经典典的的目目的的是是为为了了服服务务我我国国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现现代代化化建建设设,,是是为为了了社社会会更更快快更更好好的的发发展展,,或或者者是是为为了了学学术术事事业业的的进进步步,,不不是是纯纯粹粹为为了了批批判判而而批批判判正正如如王王夫夫之之所所说说,,“所所贵贵乎乎史史者者,,述述往往以以为为来来者者师师也也《《读读通通鉴鉴论论·光光武武·十十》》卷卷六六))历历史史的的教教训训要要吸吸取取,,前前进进的的脚脚步步不不能能停停真真正正会会读读书书的的人人,,往往往能在认真阅读经典中发现往能在认真阅读经典中发现“新大陆新大陆”,得出真知。

      得出真知 (原载(原载《《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11年卷,吉林人民出版社年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年12月版)月版) 谢谢 谢!谢!祝各位身心自在!祝各位身心自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