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名词解释整理.doc
5页天文学名词解释整理星等:对于从恒星或其他发光天体接收到的光线的数量的一个衡量标准绝对星等:在标准距离下(10秒差距)测定的视星等为绝对星等极限星等:在一定条件下,用特定的望远镜能观察到的最昏暗的亮级视星等:表示天体明暗程度的相对亮度并以对数标度测量的数值为视星等光度:恒星或其他天体发出的电磁辐射的比率光度级:.一种特定光谱型的恒星按照自身发光度进行分级远日点:行星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一点远地点:人造卫星和月球的运行轨道上离地球最远的一点视太阳日:太阳视圆面中心连续两次横过子午线的时间间隔视太阳时:以视太阳时角所推算的时间称为视太阳时小行星:(在火星与土星之间的)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成千上万的岩石质的类似行星的小天体小行星带: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集中在带宽1.6天文单位距离的区域里其形如环带,故名天文单位:定义一个日地平均距离作为一个天文单位天文学:研究地球大气之外的物体和现象的一门自然科学的分支天体物理学:天文学中研究天体和现象的物理性质的部分极光:在地球的极区,由地球上部大气中的原子和离子辐射产生的光春分,秋分,春分点,秋分点:黄道和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
目镜:用于观察由望远镜聚焦产生的图像的放大透镜河外星系:位于或来自于银河系外的春分点:太阳从南向北经过天赤道时,在黄道上的位置(赤经、赤纬,黄经、黄纬均为0)春分点西移:岁差作用引起的黄道上春分点缓慢的朝西运动现象秋分:太阳从北向南经过天赤道时,在黄道上的位置(秋分点:赤纬0°,赤经12h,黄纬0°,黄经180°)夏至点:黄道上的一点,此时太阳在北方离天赤道最远二至点:天球黄道上与二分点相距90°的两点,在这两点上,太阳达到了(北或南方向)离天赤道最大的距离其中在天赤道以北的称为“夏至点”;在天赤道以南的称为“冬至点”冬至点:黄道上的一点(黄经270°,赤经18h,赤纬为-23°26ˊ),视太阳(12月22日前后通过冬至点)距天赤道以南最大的点双小行星:两个互相围绕旋转的小行星黑洞:一个引力强大以致逃逸速度超过光速的物体天球:以观测者为中心,半径巨大的假想球体质心:以和牛顿第一定律一致的等速度移动的孤立系统中的一点色差:由于物点发射的光线与透镜主轴有较大的夹角,玻璃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会造成球差和色差,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天赤道:天球上与天极成90°角的大圆 天体力学:天文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太阳系中物体运动和重力的相互作用。
或研究天体运动和天体形状的科学黄道:太阳一年在天球上视运动的路径黄道带:黄道中心环绕天空的十二星群的组合赤纬:天体在北或南方向偏离天赤道的角距离赤经:天体在天球上的东西位置的坐标电磁辐射:由电波震荡和磁力作用产生的辐射,比如伽马射线、X射线、可见光、紫外、红外辐射、无线电波和微波天极:在视觉上天球围绕旋转的那个点天顶:根据不同用途有三种天顶:(1)天文天顶观测的铅垂线向上延伸与天球的交点2)大地天顶地球的参考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向上延伸与天球的交点3)地心天顶观测地点点位与地心联线向上延伸与天球的交点色球:太阳大气的中间层,位于光球和日冕之间光球:太阳大气中可见光波段能见到的区域日冕:太阳的外层大气耀斑:在太阳表面外延区域中突然、短暂的日光的爆发(在日冕层中)星系团:由几百个或几千个星系组成的系统彗发:彗星头部扩散的气态成分彗星:在绕日轨道上运行的由冰物质和尘埃组成的小型天体,它挥发出来的冰物质会产生一个彗发和彗尾换句话说,发育完整的彗星是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组成星座:由星星构成的图形连同它们所在的天空区域,赋予物体、人物或动物的命名国际通行的有88个星座对流:由包含能量的水流或气流的移动而产生的能量的传递。
对流区:这是星体中的一层,它的能量通过对流方式传输出去 宇宙学,宇宙论:关于宇宙组织和演变的学说环形山:在行星或卫星上由流星体撞击造成的圆形低地暗星云:由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团,它使更远的星体的光线变暗较差自转:一种非刚性物质的旋转,这种物质的邻近部分并不是总是靠得很近像银河系自转就是一种较差自转顺行:在地球可见的、行星逐步地向西的视运动逆行:相对于恒星背景,行星出现朝西运行现象下合:当水星或金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呈现出来的外形大距,距角: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冲:行星处于180°的延长,从而形成在天空中与太阳位置相对的形式每天的日运动:一日内的运动多普勒效应 :在光源和观测者之间,沿着光线由于运动的关系,辐射波长明显变化的现象Doppler effect: The apparent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radiation due to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he observer along the line of sight.尘埃彗尾:彗尾中由于尘埃粒子从它的核中逃逸而形成的部分电磁效应:由电荷产生的磁场。
食:一个天体对另一个天体的部分或所有光线的遮掩电子:通常可以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中发现的小于原子的粒子元素: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椭圆星系:一种椭圆形的星系发射线:一种明亮的光谱线发射星云:一个炽热的气态的星云,它的光亮来自附近星体引致的荧光发射光谱:包含发射性线的光谱能量:运转的能力焦距:光线由于透镜或镜子会聚作用而聚焦到一点,透镜或镜子到光线会聚点的距离频率:每单位时间跨过指定点的波的数目;每单位时间振动的次数银河星团(疏散星团):由十几到几百个或几千的、不规则、疏散的,且多由年轻的恒星组成的星团银道:银河(银河系在天球上的投影)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银河系:大量恒星的集合;包含太阳系和周围恒星的星系凸月:月球的一个相位,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它过半但不完整的球面引力:物质吸引物质的趋向温室效应:由行星表面大气层对红外辐射的捕捉引起的现象,导致温度上升格林尼治子午线,格林尼治子午圈:通过位于伦敦附近的古老的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0°的经线日心:太阳的中心赫罗图:恒星光谱型和光度关系的图该图以光谱型为横坐标,光度为纵坐标惯性:物体需要强加于它的力来改变自身运动状态的性质 主星序:赫罗图以光谱型为横坐标,光度为纵坐标,有90%以上的恒星,分布在图中的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的狭窄带内。
这区域称为“主星序”由亮最热的到最暗最冷的恒星均分布在此区红外辐射:波长长于可见光波,短于无线电波的电磁辐射行星际介质:气体和尘埃粒子稀疏分布于行星间星际尘埃:星际空间各种各样的固体混合物星际气体:星际空间稀疏的气体星际介质:星际气体和尘埃离子:由于增加或失去一个或更多的电子而带电的原子电离: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电离层,游离层:地球上部大气层中的一层,在这里多数原子是电离态不规则星系:既没有旋臂也没有椭圆形状的不均匀的星系同位素:同一种化学元素的多种形式,它们有着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类木行星:四大行星之一: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开普勒定律:由Johannes Kepler提出的,描述行星运动的三条规律(即:轨道定律、面积速度定律和周期定律)闰年:历年366日(2月29天)光:肉眼可见的电磁辐射光年: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边缘:天空中太阳或月球的视觉边缘岩石圈:由固体物质组成的地球上部圈层;地球本来的外壳本星系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所在的星系群月食:月亮慢慢残缺,以致失去光辉,经过一、两个小时又现一轮明月的现象月相:月球绕地球运转过程的外观――圆缺变化的现象新月(朔):月球的一个相位,是它在天空中离太阳最近的时期。
弦月:月球的一种相位,它位于天空中离太阳90°的地方娥眉月:月球的一种相位,此时它的外表不满半圆,似峨眉望,满月:月球的一个相位,这期间可以在地球上观察到它完整的被照亮的球面朔望月:月球绕日公转的时期;月球圆缺变化的周期磁场:受磁体附近的空间区域,进入该区会受到磁力的作用磁层:在行星周围被磁场占领的区域幔:位于陆地恒星的外壳和核心之间的部分海:海的拉丁语;月球上相对平坦的大片面积质量:对一个物体的材料总量的衡量质光关系:主星序中的恒星的质量和绝对光度之间的一种关系平太阳日: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太阳日的平均长度平太阳时:以平太阳的位置来计算的时间平太阳:是一个假想的天体,在天赤道上匀速向东移动,以春分点为参照,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完成绕天空一圈的运转子午圈,子午线:位于天球上,从观测者的头顶经过并通过南北天极的大圈中间层,中气层:行星大气层中位于同温层之上的气层对流层:接近地面,地球大气的最低层流星:当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可见到的发光的现象陨星,陨石:穿过地球大气层后保存下来的流星体的碎片流星体:.存在于太阳系内中的小岩石流星雨:许多流星从天空中同一点发出的现象微波: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
银河系:我们所在的星系N型星系:具有一个亮的恒星核的星系星云:由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团中子:不带电荷,质量几乎与质子相等的小于原子的粒子中子星:结构缜密,密集的,几乎完全由中子组成的恒星星云、星团新总表(简称NGC):星团、星云、星系的目录,于1888年首次出版新星:新星并非新产生的星,只是光度在爆发前比较暗,不为人注意,而在爆发时,光度突然增亮(万倍至百万倍)才被人观测到,由此而得名彗核:是彗星的主体的部分,由冰物质和尘埃结合成的组合物星系核:星系中心的恒星和尘埃的集合物镜:望远镜中主要的透镜或镜子掩:天体被月球或行星遮蔽疏散星团:年轻的恒星在银河系圆面内自由松散的组合;是一种银河星团轨道:一个物体绕另一个物体或点运动的路径视差:观察者在不同位置处看同一目标方向之差秒差距:一种天文距离的单位;等于3.26光年日(月)偏食:食的天体没有完全被遮住近地点:卫星或月球在运行轨道上最接近地球的一点近日点:行星在运行轨道上最接近太阳的一点周期:周期性现象连续出现的时间间隔岁差(地轴进动):地轴缓慢的圆锥运动,是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赤道区鼓起的重力牵引力类星体:有大量红移的星形物体;类似恒星的物体或类似恒星的无线电发射源。
视向速度:物体的运动分量速度,平行于视线方向的再发新星:不止一次爆发的新星红巨星:高光度、大且冷的恒星双星:两个互相围绕旋转的星体;紧密相连的二颗星, 借望远镜始可分辨者黑体: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或一个假设的能吸收和再反射落在它上面的放射线的理想[黑体]辐射器红移:从遥远的星系和类星体发出的光线与实验室光源中同一谱线相比较,向红端位移的多普勒现象反射望远镜:以凹面镜为主要光学构造的望远镜反射星云:因中心或附近的恒星温度较低,被激发的强度不够,因而只能反射和散射星光的星云星际空间中被恒星照亮的由尘埃组成的相当浓厚的云团折射望远镜:以透镜为主要光学元件的望远镜公转:一个物体绕另一个物体的运动自转:一个物体围绕着一条假想的通过自身的轴的旋转运动卫星:一个物体围绕着一个更大的物体运动恒星日:春分点连续两次上中天经历的时间长度恒星月:以恒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