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探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403092
  • 上传时间:2022-07-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4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探究    【Summary】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的范畴,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支配力与权威性,是教育的唯一主体,教育对象只是消极被动的客体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满足人们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Keys】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政党或集团组织开展的,对其所属成员进行的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关于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涉及主体性问题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内涵所谓主体,是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马克思说主体是人;主体,即社会,并认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就是说,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受教育者自觉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作出思考、判断和选择,自主调节行为,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道德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仅仅要确定其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主体性地位,更要注重教育对象在此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培养马克思说:“生命活动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征、它的类的特征,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教育的自律与自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表征之一,教育对象发展的落脚点就是从他律走向自律,从他教走向自教,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加强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寻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并达到一种高度的自觉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对象的这种自我改造、发展、完善并不是盲目的消极的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更不是盲目顺从他人的意愿,而是面对复杂、变化万千的社会环境,他们将自己的需要、目标与社会的需要及资源加以整合,并通过吸收完善,然后外化为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社会所提倡的,是符合善的标准的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积极发挥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是通过教育对象的接受活动来完成和体现的,是以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的积极变化为标志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真正有效,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否积极主动的接受、吸纳、内化思政教育的内容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外化为良好的行动。

      1)进一步培养思政教育对象的自主性,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地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自我提出任务并加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达到自我进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互为主客体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在发挥权威引导作用时又要给与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得教育对象有机会表达自我的想法和观点,“教育对象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实质上要尊重的不是已经成熟和已经形成的主体性,而是正在形成中和将要成熟的主体性,是对教育对象主体发展过程的预测和期待2)转变传统的教育者角色定位,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优化教学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性大大增强,教育者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唯一的主体,当然这并不是说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的丧失,也不是说教育者围绕着受教育者的喜好一味的讨好教育对象教育者得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完善理论知识结构,积累实践经验正如《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教育对象比较易理解所学理论。

      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要注重语言运用技巧:比如幽默风趣的言语、丰富生动的表情及肢体动作,语速的快慢、音调节奏的高低起伏等等更能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教育者要努力创造条件,设置情境让教育对象自觉参与教学的过程: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些教育对象十分关心但有不太清楚而又急于知道的问题,激发教育对象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也可以设置一些案例,分成小组讨论让小组成员产生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能动性的提高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发挥情感的陶冶的作用要充满激情的教学,循循善诱,引导教育对象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善于用优秀典范去陶冶感化教育对象,引领他们见贤思齐另外,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知识渊博、语言幽默等优秀品格)也会起到提高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的作用心理学认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其周围的人为因尊敬仰慕而对此人的观点或是行动有目的的追随,因为崇敬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充满激情与活力3)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自我完善有助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提高,但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得合理运用思政载体如果载体运用的不当会使教育对象产生逆反心理势必会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常用的载体是语言载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手段它极大的拓宽了人们交流的范围丰富了传播的内容它包括言语载体和文字载体谈话、开会理论教育等传统载体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了许多新的载体:广播载体、电视载体、网络载体等等,在无形中增加了选择载体的难度首先,教育者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选择载体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比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当时的思政教育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其教育载体有报刊、开办工人补习班、组织各种集会等等,在当时大大激发了国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正确把握各种载体的形式和特征,正确利用载体每个载体都有其长处与不足,教育双方要正确把握各种载体的特点和适应条件,根据教育者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及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思政教育的载体除此之外,优良的校园环境对于的发挥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任何个体都是在某种人文环境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从成人个体的意识与观念中,我们往往能找到其依存的人文环境打下的深深烙印儒家文化的人本思想、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民主精神等等有些文化人类学者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个体意识与观念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寻求培育教育对象主体性的途径,不能不关注校园环境的优化Reference】[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5.[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顾加水.浅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4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