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镇回隆的交通变迁.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8585998
  • 上传时间:2017-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2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镇回隆的交通变迁从古至今,能发展为繁华的市镇的地方,必是交通要道,或水路,或陆路,或二者兼具穷乡皆是僻壤,僻壤多是穷乡在先秦时期,自有马车出现,中国的君王就开始修建通往重要地点的道路,秦代,秦始皇更是修建了从首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车马大道随着以后历朝历代邮驿制度的不断完善,驿路交通网成为了我国古代主要的物流网络,古代驿路连接了各府各县,如同今天的国道一般,在古代,除了府城,县城之外,其他重要的集镇、关卡也都分布在这些驿路沿线近代以来,随着铁路和马路的兴起,驿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根据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新的铁路网和公路网的路线也完全不同于过去的驿路路线,这样的新格局,使得古代城镇格局也发生了改变与原来驿路路线重合的干线公路沿线市镇随之更加发展,被废弃的驿路且没有新的干线通过的市镇只能停滞不前甚至衰落下去魏县回隆镇就属于后者回隆镇,位于河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地处魏县、临漳县、安阳县、内黄县四个县边界的交点,历史上几百年来,一直被两省四县所分辖,四道街分属四个县,有两省四县加一州之说,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回隆镇这一特殊的形势究竟是如何形成,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回隆镇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险要的地方,这也是它几百年来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商贸巨镇的原因。

      回隆镇在隋朝以前的历史不可考,隋炀帝开大运河,回隆作为大运河畔一个码头,成为一处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当时,大运河经过回隆的这一段称为永济渠,后来,人们又将这段运河称作“御河” ,因为这是皇帝开凿的地方志中记载,炀帝曾坐船经过回隆,并将此地赐名御河镇至宋朝,宋真宗在咸平年间御驾北征抗辽,至此而回,此地遂改名“回龙镇” ,关于这一点,周边四县地方志以及回隆镇出土的古碑均有记载到元朝,运河改道,不再绕道洛阳,从临清开通新河道到徐州但是经过回隆这段运河的河道并没有废弃,这段运河的水源主要是来自新乡辉县的百泉水,经新乡,浚县,内黄,从回隆进入河北,再向西北过大名府,到山东临清再注入大运河航道,这段河流改称“卫河” 明实录中记载,明朝永乐二十一年,设回隆水驿,属安阳县管辖回隆作为一个水路驿站,是卫河沿岸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一处重要的关隘河南的船舶在这里交接进入河北,由彰德府进入大名府境界明代,回隆也是朝廷设定的河南漕粮储运之所,古代,各地都要向朝廷上缴漕粮,漕粮的运输方式主要是水运,回隆就是这样一个河南漕粮的交兑之所明实录又记载,正统二年,内黄县在此设回隆庙巡检司,以其地广人稠多盗贼也回隆庙就是回隆镇,巡检司是明代设置的基层组织,主要设置于关津要隘,盘查过往行人,稽查奸细要犯,内黄县在回隆设巡检司,因为这个地方大,人口稠密,盗贼也多。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回隆的繁荣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名府志记载,魏县有回隆庙镇,且有回隆庙渡口,临卫滨,通四邑此书又同时记载,内黄县有回隆庙内黄街渡口从这两条记载可以看出,回隆在当时的交通地位多么重要魏县在其管辖的地盘上开了渡口,内黄也在其管辖的地盘“内黄街”开了渡口,前面说这里还是安阳县的水上驿站,漕粮在此交运,从这里又有大道通往四邑,这四邑指的就是安阳、内黄、魏县、临漳四个县城可以想象,当时的回隆镇交通是何其发达,真的是水陆交通要道枢纽清代,临漳知县李宜芳就曾作诗说此地“地接南船兼北马,人多角雀与鸣鸿” ,就反映了这一繁盛景象船来舟往,人来马去,经商的,做手艺的,跑江湖的,各色人等,在此地混杂生存古代的回隆镇,东北距大名府九十里,西偏南距彰德府安阳城九十里,正好处于两府中间西北距临漳六十里,东南距内黄六十里,北偏东距魏县也是六十里,回隆正好处于这样一个如此精确的位置,难道这只是巧合,还是古人有意的选择,再加上大运河或者后来的卫河从此流经,造就了回隆的传奇和繁荣从明末开始,卫河的航行能力逐渐减弱,再加上漳河的屡次泛滥,卫河的河道遭到冲击而渐渐东移,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卫河已经离开了回隆镇,到了现在的张二庄附近。

      但是,虽然回隆失去了河运的便利,在清代乃至民国期间,由于彰德府和大名府的行政格局依然存在,陆路交通工具主要还是车马,回隆镇依然是两府中间的重要关隘,依然有车马大道通往两府五县民国安阳县志记载了安阳县的交通要道,其中东北隅路,自县治东偏耿家铺折而北,有巨镇,曰回隆,系安阳、内黄、河北省大名,三县分辖之地,回隆至安阳九十里有奇,路线所经,占第一、第二、第四三区之境,起点自北门外河堤下坡,历时家沟、大营、汪家店、南辛安、北务、杜固、郭盆、大高村、陈市等村,过韩化桥、古洹桥,晁湘河、湘河店、任河干、武家店、李全庄,此县城至回隆之路也民国的大名县志也记载了从大名有大道经回隆到安阳城,由双井集、马头集至本境回隆镇九十里,并注明回隆北街为西区,南街属安阳,东街属内黄,西街属临漳,与河南临漳、安阳、内黄三县接界,大道距安阳县一百八十里同时期的临漳县志和内黄县志也都记载从临漳和内黄均有大道通往回隆镇建国以后,冀南豫北地区的行政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回隆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原属河南的临漳划归河北,做了一千多年地区中心的大名府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县,原来是一个小县的邯郸崛起为大城市,以前的彰德府安阳城通往大名府的大道逐渐废弃,连接邯郸安阳的京广交通要道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命脉。

      回隆结束几百年来两省两府四县分管的局面,全部划归魏县,临漳、内黄到回隆的直达道路也渐渐废弃,要走只能经其他乡镇周转长期以来,回隆的对外交通主要是依靠两条路,一条是从峰线,一条是回隆到田氏的公路,我们称之为回田线从峰线是贯穿邯郸南部东西的一条县级道路,东至大名县北峰乡从善楼村,经魏县双井镇、车往镇、回隆镇,西入临漳县,经砖寨营乡、柳园镇、孙陶镇、习文乡,再进入磁县,经岳城镇,沿岳城水库经黄沙镇,最终到达峰峰矿区这条路西达煤矿,东接山东,是邯郸西煤东运的一条通道,但是这条路处于冀豫交界的边缘位置,除了两端的大名县和峰峰市区,中间连接的也都是乡镇,所以这条路的重要性在全市的路网格局中显然处于次要地位,道路规划是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有次序的进行的,从峰线要想得到重视只能先等其他重要道路都完善以后再说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从峰线都是由各县自行维护本县路段,道路质量也是一直很差,总是刚修好不久,就会很快破损比如说魏县境内的车往镇路段,台头乡路段,南双庙路段,多数时间都是坑坑洼洼,非常难走尽管如此,从峰线对于回隆镇来讲,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它连接了回隆和魏县、邯郸市,进而可以周转到达北方各地。

      从峰线沟通的是回隆与北面的联系,那么回隆向南走则主要依靠回田线回田线,回隆到河南省内黄县田氏镇,距离仅 8 公里,从回隆向南过了南栗庄村,即进入河南地界,经过几个村庄,8 公里路,到田氏镇这条路属于内黄管辖,路西侧不远就是安阳县界,回田线基本上全段都处于内黄县境内,属于内黄县的一条县道这条路虽然很短,但是对于回隆却很重要它是回隆进入河南的咽喉道路,是回隆和河南路网之间一个连接线,到田氏镇就走上河南省道安聊线长久以来,回隆以及魏县前往安阳都是走这条路,回隆一带在河南经商的人也比较多,这条路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八九十年代,回隆作为远近闻名的小百货批发市场,河南北部地区各市县很多商户来回隆进货,都是走这条路但是,这条路对于回隆的好处明显大于对于内黄的好处,在内黄看来,这条路就像是一条阑尾一样,可有可无,对内黄的重要性很小,因此这条路在内黄路网规划中也是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于是年久失修,逐渐破败,以致后来回隆和魏县到安阳的客车也都改走它道近两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路网规划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省市也都同步出台了新阶段的道路规划,根据新的规划,从峰线将升级为省道,回隆向南经田氏再向南,河南也规划了省道。

      展望未来,回隆的交通面貌又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