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刘德海“田园篇”作品分析.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27138576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57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文摘要本文以刘德海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琵琶套曲“田园篇”作为研究对象, 结合“田园篇”中的谱例,从创作背景方面入手,以刘德海撰写的文章为依据, 进而对“田园篇”的创作目的、乐曲意境、演奏技法、音乐处理等几方面作系统 的分析通过比较“田园篇”与“人生篇”,同时,全面分析刘德海创作“田园 篇”的艺术思路和艺术方向,解读作品对今后琵琶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第一章,综述“田园篇”的背景,分析每首作品的背景及取材第二章, 分析“田园篇”乐曲风格及表现的意境,并比较总结了刘德海在“田园篇”中的 演奏技法第三章,从音色和气息的应用上展开分析,同时,特别注意“松与 紧”的把握研究“田园篇”的演奏艺术特征,从而准确的表达乐曲情感第四 章,透过刘德海的文章,结合上述分析,全面揭示刘德海的创新思路及作品内涵, 研究“田园篇”的艺术价值观同时,与“人生篇”的创作思路相互比较,总结 出“田园篇”是作曲家对琵琶演奏艺术的回归创作,是作曲家深思传统民族文化, 回归式的音乐表达方式关键词田园篇一指禅故乡行天池金色的梦刘德海AbstractThe study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Pipa divertimento “ Chapter of PastoraF9 composed by Liu Dehai in the 1990s. Starting from the composing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purpose of the composition, mood of the composition, playing techniques andmusic processing. By comparing the actual playing situation of the "Chapter of Pastoral^with others chapters (mainly with "Chapter of Life"), this study sums up the art direction ofthe "Chapter of Pastoral" in Liu Dehai9 s career in composing and in particular, interpreted the impacts of the "Chapter of Pastoral on the future trends of Pipa Art.Chapter one,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pastoral articles 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creative thoughts inherent in every works. Chapter two, by analyzing the music genre and mood that the work expressed this chapter compares and summarizes the performing techniques in Liu Dehai9 s "Chapter of Pastoral". Chapter three grasps the artistic perform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prets the emotion of the work precisely and conducts analysis from tone and breath. Besides,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the controlling of relaxation andtenseness. Chapter Four, the artistic values of Liu Dehai9s the "Chapter of PastoraF,. Based on Liifs articles and the analysis above,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work, from which the author find enlightenment.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mposing thoughts of thecaChapter of Life",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Chapter of Pastoral" embodies the composer^ deep reflection on national culture, which is also an approach of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expression of music.Key WordsChapter of Pastoral, Yi zhi chan, Gu xiang xing, Tian chi,Jin se de meng,Liu Dehai目录绪 论 6第一章“田园篇”的创作背景综述 8第一节 《一指禅》的取材及创作背景 8第二节《故乡行》的取材及创作背景 9第三节 《天池》的取材及创作背景 9第四节《金色的梦》的取材及创作背景 10第二章“田园篇”中乐曲的意境表达及演奏技法的分析 11第一节 “田园篇”乐曲风格及意境的把握 11第二节 “田园篇”中演奏技法的分析 14第三章“田园篇”的演奏艺术特征 20第一节 追求音色的美感 20第二节 气息的变化与身体律动的“松紧”把握 21第四章 刘德海“田园篇”的艺术价值观 25第一节追源“田园篇” 25第二节“田园篇”的内涵表达和作曲家的艺术观 26第三节 “人生篇”与“田园篇”的对比 26结论 28参考文献 29后 记 30琵琶,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乐器,经过从古至今众多艺术家与琵 琶演奏者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形成了多种演奏形式,有极丰富的表现 力,具有亦静亦动,有张有弛,变幻多样的气质,在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当代艺术家们不断地开拓,出现了许多风格新颖的作品, 使琵琶技术技巧有了创新的、突破性的发展,音乐处理更为细腻,音域也越发的 宽广,让琵琶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在众艺术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琵琶发展过 程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当代艺术家一一刘德海先生刘德海,当代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是中国五十年代末成长起来的演奏家中 的优秀代表他被人称为琵琶大师、国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自幼热爱音乐, 曾研习了多种民族器乐,如琵琶、二胡、三弦、笛子等,从中吸收各乐器之精华, 为他提高艺术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广拜名师,曾得到浦东派林石 城先生的真传,在此基础上,又向崇明派曹安和先生、上海汪派的孙裕德先生和 平湖派代表人物杨大钧先生等学习请教,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积 累了极深的琵琶功底,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这种深厚的传统音乐修养表现在他之后的演奏和创作之中:1960年,突破性的首次演奏了吕绍恩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这首作品无 论在内容还是技术技巧上,将传统乐曲进行较大改编,对现代琵琶演奏艺术起到 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73年,与演奏家吴祖强、王燕樵合作创作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成为开创琵琶大型协奏曲的鼻祖。

      之后他与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西柏林交响乐 团合作演出,使琵琶艺术走向国际音乐舞台80年代以来,他还不断探索琵琶新技法,积极开拓琵琶乐曲创作的新路子,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改编《浏阳河》、《瀛州古调》、《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等曲目同时,创作了 “人生篇”、“田园篇”、“宗教篇”、“乡土风情篇”等 新颖的乐曲,并将它的创作及演奏发表于多篇论文当中,为琵琶的发展增添了新 的生机近年来,出现大量研究刘德海先生创作曲目的论文和文章,其中对“人生篇” 研究居多,鲜有对“田园篇”的研究本文从多个角度系统的分析这部作品:从 作品背景入手,运用分析作品的方法,细致研究“田园篇”中各曲的调式、节奏、 音色等;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田园篇”与刘德海创作的其他作品作对比;运用 举例说明的方法等,从而归纳和总结“田园篇”的艺术思维,挖掘它的内涵,包 括技术技巧、音乐处理等同时,反观刘德海的艺术观,体会作品创作思路及创 作理念,从中得到启示通过分析“田园篇”,让更多的演奏者和欣赏者体会这 部作品较高的艺术价值,使其得以流传开来,旨为琵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点滴 贡献第一章“田园篇”的创作背景综述“田园篇”是刘德海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创作的作品。

      其中包括了《一 指禅》、《天池》、《金色的梦》、《故乡行》等四首乐曲在这之前,他已经改编了 像《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平沙落雁》、《塞上曲》等经典的传统曲目;同时 创作了属于“人生篇”的,《天鹅》、《老童》、《童年》、《春蚕》、《秦俑》等一些 新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演奏和实践证明,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田园篇” 正是在多年积淀后产生的新作,无论在乐曲创作本身的革新技法,还是在乐曲创 作思路和演奏上,都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刘德海在以往的创作中,总会体现着一种洒脱、积极或热情的风格,然而, “田园篇”中却更多地展现了一种自由、恬淡、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我认为,“田园篇”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是刘德海先生在经过了多年的创 作、演奏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的一种回归,即始终不忘记对最纯真、最自然“音” 的追求记得在刘德海先生来我院演讲时所说的:“音乐最终追求的是一种水 滴镜湖的美”,这种音乐之美也是他一直以来努力追求和表达“自我”艺术 的体现接下来,让我们来对“田园篇”中的四首乐曲进行深入分析第一节《一指禅》的取材及创作背景《一指禅》创作于1993年,这是一首短小而精炼的作品早在20世纪80 年代刘德海对《瀛州古调》进行了改编,这为创作《一指禅》做了一定的积累。

      刘德海先生继承了《瀛州古调》的传统风格,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这首更为活泼、 更为童趣幽默,同时又清新淡雅的田园风格的作品最早“瀛洲古调” 一词是 指流传在崇明的琵琶古曲,也是崇明派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了《小月儿 高》、《鱼儿戏水》、《雀欲回巢》、《蜻蜓点水》、《后小银枪》、《狮子滚绣球》、 《寒鹊争梅》、《飞花点翠》等八首经典小曲这八首作品中,有的体现了皓 月当空的宁静景色,如《小月儿高》;有的表现了农村过新年的热闹场面,如 《狮子滚绣球》;有的体现了鱼儿在水中嬉戏的欢乐情景,如《鱼儿戏水》这些曲目多体现了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曲调或清新静寂,或俏皮 童趣,或朴实自然,无不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在改编了这首传 统的乐曲之后,刘德海创作出恬淡唯美的新作品《一指禅》,它是对《瀛州古 调》的一种继承,也是对“天人合一”精神的一种传承第二节《故乡行》的取材及创作背景《故乡行》创作于1993年曲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思恋的冲动,以及 寻根的情节作品意在表现一种即将回家的激动心情,重在对“情”的渲 染音乐采用江南丝竹《文将军》的素材①江南丝竹音乐主要是指江、沪一带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曲一说到丝竹 音乐,人们都会跟婉转、优美、抒情、圆润等字样联系在一起,它具有小 而细、轻而雅的特点,古人称“闻丝竹之声而知天下”。

      《故乡行》正是沿用了江南丝竹音乐的中正平和之气,用丝竹乐《文 将军》的表现手法,思乡的同时,也叫人陶冶德行,不忘记寻根固本中 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无论走到哪里都对自己的故乡有种依恋之情刘德海 先生出生于上海,或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