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卫校课件.ppt
42页血液卫校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血液卫校一一. .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浆WBCWBC血小板血小板RBCRBC血液卫校二二. .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理化特性1.颜色颜色2.比重比重3.粘滞性粘滞性4.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5.酸碱度酸碱度 PH值:值: 7.35~7.45缓冲对:缓冲对:NaHCO3/H2CO3 =20 血液卫校第二节第二节 血血 浆浆 血液卫校一、血浆的成分及作用一、血浆的成分及作用血液卫校 二、血浆渗透压二、血浆渗透压(一)渗透压现象与概念(一)渗透压现象与概念血液卫校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组成:组成:NaClNaCl为主为主作用: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作用: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二二)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血液卫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清蛋白为主组成:清蛋白为主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血液卫校第三节第三节 血血 细细 胞胞血液卫校一、红细胞一、红细胞(一)红细胞正常值和生理功能(一)红细胞正常值和生理功能双凹圆盘形双凹圆盘形无核无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Hb))血液卫校 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 1 1、运输、运输O2O2、、CO2 CO2 2 2、缓冲、缓冲 血液卫校1. 渗透脆性渗透脆性(二)红细胞生理特性(二)红细胞生理特性血液卫校血沉(血沉(ESR))2. 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 血液卫校(四)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四)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1、红细胞的生成条件、红细胞的生成条件((1)前提条件)前提条件血液卫校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红细胞生成原料)红细胞生成原料 铁铁 蛋白质蛋白质 血液卫校叶酸和叶酸和V VB12B12 内因子内因子( (促进促进V VB12B12吸收吸收)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液卫校2.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血液卫校二、白细胞二、白细胞(一)白细胞数量和分类(一)白细胞数量和分类血液卫校吞噬吞噬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二)白细胞的功能(二)白细胞的功能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血液卫校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过敏反应限制过敏反应 杀灭蠕虫杀灭蠕虫血液卫校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B B细胞:体液免疫细胞:体液免疫T T细胞: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免疫血液卫校三、血小板三、血小板 形态和数量形态和数量血液卫校(一)特性:粘附、聚集、释放、吸附、收缩(一)特性:粘附、聚集、释放、吸附、收缩血液卫校(二)功能(二)功能 1.1.维持血管内皮完整维持血管内皮完整 2.2.参与生理止血参与生理止血 3.3.促进血液凝固促进血液凝固血液卫校第三节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卫校(一)血液凝固的概念:(一)血液凝固的概念: 血液由流动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血液由流动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 态的过程。
态的过程一、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血液卫校(二)凝血因子(二)凝血因子血液卫校ⅢⅢ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余皆存于血浆中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余皆存于血浆中所有因子为蛋白,除了所有因子为蛋白,除了ⅣⅣ为为CaCa2+2+ⅡⅡ、、ⅦⅦ、、ⅨⅨ、、ⅩⅩ、、ⅪⅪ为无活性酶原形式为无活性酶原形式ⅡⅡ、、ⅦⅦ、、ⅨⅨ、、ⅩⅩ在肝脏合成,需在肝脏合成,需V VK Ke.g. X → Xa血液卫校Ⅳ+Ⅴ+PFⅣ+Ⅴ+PF3 3X XXaXa( (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II)凝血酶凝血酶( (II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I)纤维蛋白纤维蛋白(Ia) 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ⅢⅢⅢⅢⅫⅫⅫⅫ (三)凝血过程(三)凝血过程血液卫校第四节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血型与输血血液卫校血量血量循环血量循环血量储存血量储存血量一、一、血血 量量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 7~ ~ 8%8%血液卫校二、血型与凝集反应二、血型与凝集反应血液卫校红细胞凝集(凝集反应)红细胞凝集(凝集反应)血液卫校(一)(一)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凝集原凝集原 凝集素凝集素 血液卫校ABO血型血型类型型抗原抗原抗体抗体A型型A凝集原凝集原抗抗BB型型B凝集原凝集原抗抗AAB型型A、、B凝集原凝集原无无O型型无无抗抗A和抗和抗B血液卫校(二)(二)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血液卫校血液卫校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 1输血输血血液卫校2 2妊娠妊娠 RhRh- -的母亲的母亲 血液卫校三、输血原则三、输血原则血液卫校•END血液卫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