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校内模拟讲解词一.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cm****20
  • 文档编号:42418712
  • 上传时间:2018-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校内模拟讲解词校内模拟讲解词西昌学院的历史沿革:西昌学院的历史沿革:西昌学院前身最早可追溯到 1939 年 9 月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距今已有 70 年的办学历史2003 年 5 月 8 日,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2004 年 3 月 10 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任命了张克蒂教授为书记、夏明忠教授为院长的西昌学院首届党政领导班子这次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完成了学院新世纪的历史性腾飞 (一)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西昌市北郊马坪坝,占地 734 亩,是一所四川省属高等院校前身为 1939 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1978 年 12 月 28 日,国务院批准建为西昌农业专科学校,1993 年 5 月由国家教委更名为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2003 年 5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 图一:西昌学院校史馆办学条件:办学条件: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1991 年以来,投入近 5500 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保障能力。

      校园占地面积 734 亩,校舍建筑面积 13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 5.85 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2028 万元;图书馆藏书 41 万册学校建有计算机教学中心、外语语音教学中心、CAI 电教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生物显微试验中心、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中心等较为齐全的教学、实验、实习场所有多媒体教室 12 个,教学用计算机 990 台,语音室 6 个共 408 座管理和教育技术等方面都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1995 年,四川省(含重庆市)高校办学水平监测评估中,综合办学水平位居 22 所专科学校前 4 名[2] 图二:西昌学院军训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学校科技工作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特色,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1991 年以来,承担国际、国家、省及地方重大科研和技术推广 209 项,投入研究经费 400.8 万元从米易县立体农业区划开始,相继开展了小麦、水稻、蚕豆、荞麦、玉米、烟草、蓖麻、蔬菜等作物品种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和攀西生物资源区划的研究;同时对畜禽复壮、病虫防治及农产品加工等都开展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取得研究成果 100 多项,其中74 项获[3]部、省、州级科技成果奖,国家专利 2 项,选育作物新品种 4 个;在省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695 篇,出版科技著作 72 部,教材 64 本,推广科技成果 105 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 10 亿多元。

      注重对外交流,有 20 多人次参加了 13 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22 篇;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挪威等国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从国内外聘请 30 多位专家教授来校授课和指导科研工作 1996 年伊始,随着国家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学校确立了创建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全校师生员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一致,克己奉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投资近亿元,强化教学实验设备、校舍、运动场所、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历任校领导历任党委书记廖国才、高攀祥、杨志发,副书记刘世昌、马志勋、叶文清、吴昊,纪委书记洪锡光;校长马志勋、龙心林、曹子建、夏明忠副校长廖国才、刘世昌、廖万金、杨志发、曹子建、易念游、夏明忠、景志明、陈小虎,胡金朝,校长助理陈小虎、熊红 2003 年 5 月 8 日,教育部正式“同意在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基础上组建西昌学院”(教发函〔2003〕146 号) ,撤销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建制 (二)西昌师范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 1978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省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三:西昌学院烛光祈福仪式坐落在西昌市南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泸山脚下、邛海之滨,已初步建成“开放的园林式的生态文化校园”,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截至 2002 年底,学校占地 324 亩,校舍面积 101755 平方米,固定资产 5600 万元,其中教学设备 1259万元图书馆藏书 37 万册(含电子图书) 拥有设施较为配套的理化实验楼、电教综合大楼和教学楼,建有校园网络、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言室、微格室、调频广播、彩印中心、400 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游泳池和室内体操房等学校有教职工 393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8 人,副高级职称 67 人;专任教师 23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 7 人, 副教授 61 人,教师中获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有 7 人[4] 教学与科研学校在坚持走以普通全日制教育为主、成人教育为辅、以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为辅的办学路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增设新的专业(方向) ,主动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少量本科专业到 2002 年,学校设有中文、政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彝文、体育、美术、计算机科学、教育等 12 个教学系和 1 个预科部普招专业的开设由 1991 年的 15 个增加到2002 年的 27 个师范、非师范专科专业(方向)和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办 4 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生由 1991 年的 1491 人增加到2002 年的 4188 人成人教育由无到有,专业 14 个,成教在籍学生 3220 人 主要业绩二十多年来,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为省内外各地培养出 10000 余名合格毕业生 西昌学院招聘会现场毕业生中,多数已成为所在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的担任了县(市)教育局、党政机关的领导,有的成为全国劳模,有的成为重点中学校长、优秀教师,有的成为有影响的作家、书法家 学校曾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两次被省政府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被省委统战部评为“1999 年度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建委评为“四川省城市绿化先进单位”,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四川省部门绿化百佳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文明校园”、 “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1996—2000 年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多年来,保持凉山州、西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综合治理工作模范单位”称号,被州委、州政府授予“凉山州首届劳模先进单位”,扶贫工作连续 6 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历任校领导自 1991 年至 2003 年,学校历任党委书记蔡永祥、但冰如、张克蒂;历任党委副书记张克蒂、景志明、彭徐;历任校长但冰如、周述文、景志明;历任副校长殷达强、赵明、郑焕武、马琨茂、景志明;正校级调研员殷达强、郑焕武,副校级调研员谢芳福。

      2003 年 5 月,经教育部批准,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撤消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制 (三)凉山大学凉山大学成立于 1984 年,由民盟四川省委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创办是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各级组织,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党派智力支边”的号召,经由民盟中央和四川省民盟负责人费孝通、楚图南、钱伟长、彭迪先、潘大逵等85 位知名人士发起筹建,1984 年 7 月 23 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一所“民办公助”的、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高校1986 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承认,正式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序列,招生列入国家计划,统一招生录取,学制 3 年,毕业生不包分配1992 年以后其行政归属为凉山州政府2001 年 2 月,凉山州政府决定将凉山州商业技工校并入凉山大学2002 年 6 月 5 日,国家教育部明确凉山大学为公办省属普通高校 学校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川兴镇学校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办学环境2002 年底有全日制普通专科生 987 人,校园面积 741 亩,校舍建筑面积 2.7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 1.03 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409 万元;图书馆藏书 12 万册。

      有在编教职工 45 人(不含聘任制) ,其中专任教师 22 人,副教授 2 人有多媒体教室 1 个,教学用微机 145 台;语音室 1 个共 50 座设有力学、化学、电工、测量等实验室、岩矿标本陈列室、微机中心 教学凉山大学坚持立足凉山,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以工科为主的各类实用型专门人才建校以来,设有土木工程系、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系、政法系、旅游系、民族预科部、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所根据国家和地方建设人才的需求,先后滚动开设过政法、经管、旅游、环保、地矿、冶金、水电、测绘、道桥、工民建、机电一体化以及文秘等 20 个专业1991—2003 年主要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有: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电气系统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彝族文化资源管理、旅游与饭店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以及法律等,同时举办成人大专班、高职班和专升本班建校以来,学校已为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培养输送了 3000 余名合格人才,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绝大多数扎根在凉山州17 个县市,其中不少的人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从 1984 年建校起,坚持“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发扬从严治校、严格管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传统,严格管理学生,按章合理淘汰,学校“谨严、守纪、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享誉省内外。

      1993 年凉大被国家教委指定出席全国高教工作会议先后接待中央、省内外领导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考察访问达 3000 多人次承担 2 项科研项目,获省(部) 、州级科研成果奖 3 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 学校一直受到党中央、省、州各级领导、著名学者的关心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胡乔木、王首道、杨汝岱、费孝通、朱开轩、许嘉璐、丁石孙、伍精华等五十余名人士到校考察、参加董事会和讲学学校因优良的校风、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教风,受到省内外教育界厚爱,多次获国务院、国家教委、国家民委以及中央统战部的表彰,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1988 年、1994 年) 、 “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1991 年) 、 “全国智力支边扶贫先进集体”(1993 年)等荣誉称号,被誉为党的统战工作、民族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的奇葩1988 年 12 月胡乔木同志来校视察时题词赞誉“凉山大学是中国新教育的一面旗帜”在 20 年的办学历程中,凉山大学坚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对凉山、四川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历任校领导1984—2003 年历任校长:鲁承宗、罗根基、周光埙、欧阳道、陈其瑞;历任副校长:张剑波、黄步青、童家琨、郭昌桢、樊伟韬、欧阳道、陈松乔、李正国、马心校、韦安多、刘元奎;历任党委书记朱洪明、骆玉祥、阿什老轨;历任党委副书记商光涛、郭昌桢、李正国。

      (四)凉山教育学院凉山教育学院地处西昌市宁远北路,前身是 1978 年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创建的凉山州教师进修学院,1984 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全省首批正式更名为教育学院的六所院校之一 1997 年,经过四川省教育学院评估检查专家组对学院的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四个方面 53 个指标全面系统的检查评估,学院顺利通过了省教委组织的全省成人高校评估,被评定为“优秀” 2000 年,凉山广播电视大学并入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同年,学院挂牌“凉山州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到 2003 年,学院占地 52 亩,藏书 12 万册,建筑面积 1.9 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 101 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分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