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楞严咒(详细讲义-收藏版).doc

4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10007256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楞严咒(详细讲义-收藏版)不空三藏原譯【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房山石經》古梵音版----果濱 編校----學習讀誦本 我 今 皈 命 大 佛 頂無 盡 法 藏 智 慧 光願 我 明 了 妙 總 持奉 行 如 來 所 說 義歸命遍法界 塵剎諸如來 化相奇特尊 最勝佛頂族 敬禮大悲者 持蓮菩薩眾 淨除業障垢 廣利諸有情 歸依祕密主 金剛手藏王 從佛受堅牢 護持於一切 明尊大仙眾 聲聞緣覺支 天龍蘇藥叉 日夜常恭敬 是大白傘蓋 遍覆於大千 神變難思議 虛空無障礙 諸佛咸稱讚 名大佛頂王 因此證菩提 能轉無上法 眾聖同遊學 我亦隨順修 略撮祕要儀 咸願垂加護 初吽入道場 觀瞻一切佛 先以淨三業 悟本性無垢 身器悉清淨 體同諸如來 遍滿於虛空 運心普敬禮 懺悔無邊罪 同歸法性空 勸請諸如來 常住世不滅 隨喜人天福 廣利益群生 迴向以一心 俱登薩婆若 發願此世與當來 常得廣行菩薩道─《白傘蓋大佛頂王最勝無比大威德金剛無礙大道場陀羅尼念誦法要》《大正藏》第十九冊頁398下緣起為了保存佛經,使正法長住世間,隋‧大業年間(公元605年),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大師的弟子靜琬法師遂發心刻經於石,以留傳後世。

      他是「房山石經」的最早創刻者,以後他的弟子繼承師志,不斷鐫刻,代代相傳,歷經唐、遼、金、元、明等朝代在這千餘年間,除因戰亂出現過幾次短暫的停頓外,刻經事業一直持續不斷,到清初才完成史無前例的刻經事業所完成的石經分別埋在北京房山縣雲居寺的石經山上九處洞穴,及現在雲居寺的地宮共刻石碑一萬四千二百七十八塊石,佛經一千一百二十二部,三千四百多卷遼代所刻的《契丹藏》在我國早已失傳,但從「房山石經」中卻發現了《契丹藏》的覆刻本,為我們研究這部早已失傳的遼刻《大藏經》提供了重要線索1956年是釋迦牟尼佛涅槃2500周年紀念,中國佛教協會以發掘拓印「房山石經」作為紀念的獻禮,秘藏洞穴鐫刻的石經迄今已達1300餘年,終於重現於世,並於1980起相繼發行「房山石經」的影印本,直到1999年10月出齊三十巨冊「房山石經」中有一部重要的密教經典《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它的名稱曾見於元‧慶吉祥撰集的《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內的卷十,編在《並岳宗》三號,但書已佚不存《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是晚唐大德行琳勘訂和總輯唐以前的一切陀羅尼總集,共收錄724首咒語,是一部久已失傳的密教經典,內容共30卷,行琳大師自述序文長達1500餘字,撰于唐‧乾寧五年(898年);而《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的「石版經」是在金‧皇統七年(1147年)四月五日刻成,本《陀羅尼集》在每一密咒旁注有「悉曇梵文」對照,以正讀音。

      不僅為唐密宗傳世保留下一部可貴文獻,同時也是研究唐代中印度音韻學的寶貴資料在《房山石經》編號第二十八冊中的《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其中卷二有收錄不空大師所譯的《大佛頂首楞嚴咒》(含心咒,全咒計580句),這個不空大師版的楞嚴咒可謂是「空前絕後、珍貴無比」,而且字跡均蒼勁有力,清晰易讀行琳大師集此三十卷《陀羅尼集》是依密宗的修習次第,分類編排,大師將「最尊貴、最奇特、最殊勝」的《佛頂部》咒語置於「卷首」的第一卷和第二卷;這跟遼‧通理 恆策大師(1031¾1107)所鐫刻的《楞嚴》石經一樣《楞嚴》石經于1093年最先被通理大師選刻,亦為大師刻三藏石經的第一部如果我們取整數來看,《楞嚴經》和《楞嚴咒》在一千年前已被通理大師和行琳大師所「預見」此經此咒會「先滅」,所以早在一千年前,古德選刻經時早已列入最重要、最急切、最需要的一部大經大咒《法滅盡經》云:「《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註:《大正》12冊1119中)」佛陀已預言《楞嚴經》和《楞嚴咒》將在末法時第一部先滅去的經和咒,願諸位佛子能好好發心來研習《楞嚴經》和這個《房山石經》版的《楞嚴咒》。

      -果濱 敬編 2003/5 初版楞嚴咒梵文編撰原則一、本咒文講義是以《房山石經》中不空大師所譯的楞嚴咒為準不空大師所譯的楞嚴咒目前有三個版本:1是在《房山石經》第二十七冊頁390上到395下,我們直接稱它為《房山不空大師本》《房山不空大師本》的全咒是分成「481」句注意:《房山石經》確實是中國早已失傳的遼刻《契丹藏》(是公元1031~1054年在南京開雕的藏經)的「覆刻本」,這在學術界已被公認2是在《房山石經》第二十八冊頁6上到14下,這個版本是唐末密教行琳大師所選刻的版本(撰于唐‧乾寧五年;公元898年,於公元1147年刻成石經),為了不跟前面重覆,我們暫時以《房山行琳大師本》來稱呼它,《房山行琳大師本》的全咒是分成「487」句,加上「93」句咒心的「大佛頂心陀羅尼」,總數是「580」句,為目前楞嚴咒《石經版》中「最長」的版本另據《房山慈賢大師本》是斷成「536」句據《房山般囉本》是斷成「439」句據《敦煌斯6688般囉本》是斷成「426」句據《敦煌本北7436、7439、7440、7441、7442》的楞嚴咒也很長,但是沒有確切的「斷句」咒數,可以確定的是咒文的第一會就皈依了「24尊佛菩薩」,第五會咒末還多出「很多」咒文,關於這些相關資料就待來日諸大德共同研究了,我們現在學的楞嚴咒是以《房山行琳大師本》為主。

      3是《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00上到105中,裡面所收的也是不空大師譯的「楞嚴咒」,後面還附有楞嚴咒的「悉曇梵文」,我們暫時稱它為《大正不空大師本》但是這個版本是由日本真言宗高僧淨嚴和尚在公元1680年,於日本江戶的靈雲寺編著《普通真言藏》中的「悉曇梵文版」,就是現在《大正藏》中所收錄的版本關於《大正藏》所收的不空大師「漢文楞嚴咒版」和「悉曇楞嚴咒版」,淨嚴和尚自已有特別注明是「淨嚴等加筆本」(詳《大正》十九冊100下),請各位注意這「加筆本」三字,咒文後面還寫上「元祿十六年二月六日以淨嚴和上之本再校了」,這個「元祿十六年」就是指公元1703年,請各位注意這「再校了」三字不空大師所翻譯的楞嚴咒目前有這三種版本,《房山不空大師本》和《房山行琳大師本》的內容相差不大,兩版只有百分之二到三的相差率而第三個《大正不空大師本》因為是後人所「加筆」和「再校」,錯誤率自然增加不少,甚至與前面的《房山不空大師本》和《房山行琳大師本》的「咒語排序」及「咒句內容」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因「差異性」太大,所以筆者所編校的楞嚴咒暫時不以《大正不空大師本》為參考對象,這點希望各位多注意二、本講義法本名為《楞嚴咒學習讀誦本》,這個本子可以讓大家方便在不會唸的音上做「注音」或任何「標號」。

      三、既然要唸梵音,就必需捨棄一個字一個字唸誦的「中文模式」,因為當時咒語的翻譯材料不健全,所以常常用同一個中文字來代表類似的咒語音,甚至同一個中文字有二種以上的咒音,而且咒語的「斷句」也常常被混淆,這不是祖師翻譯咒語的功力有問題,而是當時翻譯的那個時代,缺乏替代梵文的「工具」所致,加上「傳抄」的不易,祖師為了力求咒語的正確,一來採用「造字」,如在中文字旁加個「口」表示「彈舌音、轉舌音」注上「平、上、去、入」代表四聲韻調的讀法加上「引」表示該字要唸「長音」加上「二合」、「三合」表示二個音或三個音一起唸,詳細說就是「將第一個字的子音接到第二個帶有母音的子音之前」,快速的發出音來例如「南無喝」,它不是唸成「喝」,它只是代表梵語的「氣音」,用羅馬拼音表示為「h」,「南無喝」應唸成「namah」例如「囉怛那ratna」,它不是唸成三個音,「怛那」下面有「二合」,所以只能快速以近似兩個音帶過類似「ㄖㄚ德拿」的音例如「娑婆訶svaha」它不是唸成三個音,「娑婆」下面有「二合」,所以只能快速以近似兩個音帶過,類似「ㄙㄨㄚ ㄏㄚ」的音四、咒語句中有「-」符號者,是指「同一個單字」,為了方便閱讀及讀誦,加上「-」以識別,例如wakyamunaye字太長,不易讀誦,若改以「wakya-munaye」標示則易讀誦。

      如果加上雙「--」,則表示是「同一句式」的用法,或「重複單字」的意思,例如maha--bala(譯為:大力),maha--sahasra--bhuje(譯為:大千手臂)又例如anale--anale(表重複單字)‧viwada--viwada(表重複單字)如果加上長「─」,沒有特殊用意,只是將「重複單字」、「重複句式」特別「歸類」,這樣比較「醒目」,方便持誦閱讀五、關於《房山行琳大師本》的不空大師版楞嚴咒校對過程,筆者曾與諸位擅長梵文的法師暨大德們再三校對並「略作」修訂為什麼一定要「略作修訂」呢?因為就算《房山石經》、《敦煌寫本》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小錯誤,沒有任何一個版本是十全十美圓滿的我必須先聲明:任何的梵咒「羅馬轉寫」還原方式都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的程度,我們只能說讓錯誤「減到最低」,千萬千萬不要以個人的「學術經驗」或現代《梵文字典》等工具書去妄加「改咒」或換「次序」應該盡量忠於「原稿」,忠於祖師的原譯文句祖師是據《梵本》而刻「經」,就算有錯,當在百分之五以下;今人若「妄加」校訂或任意「增減」咒句,錯誤率當在百分之五以上,乃至更多所以我們還原咒語時要非常細心,任何一字一句都要很「慎重」,至少「寧無功德」,但求不要背上「妄改佛咒」之因果罪名,亦且貽誤後學者。

      六、筆者所做的梵音還原均只做個人修法時「參考」用,因為目前沒有人保證他所做的梵音還原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也沒人可以自傲的說他的「梵文發音」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一切都只能「參考」而已有關咒音校對問題均請參閱後面所附錄的「咒文校訂解說」中有詳細介紹七、剛開始學唸時,你可能會覺得「很痛苦」,沒關係,你只要想想早期的「台語」也沒有字,為何大家都唸得那麼標準呢?這就是靠「聽」的功夫,你把它當成是「台語」一樣的不斷去聽,聽久了就會,千萬不要放棄學梵音楞嚴咒的機會!也許你會覺得發音太困難了,你可以採用一句、一段或一小段的漸漸學習方式,或者請你先學習筆者所編的《梵文發音講義》(附教學CD),這樣就很容易學起來了也許你還會問:一定要學成我唸的「這種音」嗎?我必須告訴你下面的道理:為了讓人容易學而將「純正的梵音」大打折扣,這無異是為了人情而將佛法「賤賣」,好像學英文的方式,如果為了讓英文「普及化」,而改採「中文注音」的方式讓大家「易學」,放棄了傳統的「KK音標」及「輕重音」,結果大家都學會了,但是卻永遠學不到「流利正統」的英文,因為「教材」有問題,學習的方式出了問題,為求速成,而讓英文的「品質」低落!  我們讀書時代一定有玩過一種語言「接龍」遊戲,這個遊戲的玩法是:找十個人一組,然後你唸一小段話給第一個人聽,第一個人聽後再一直往下傳到最後一個,結果我們會發現下面的現象--原文是「你真小氣,都不請我」,傳到第二個人他聽成「梨真小粒,都不請我」,第三人「荔枝小粒,都不清楚」,這樣玩到第十個人,可能已變成「你真是差勁,說的不很清楚」。

      而我們的「傳咒」方式跟這種遊戲一樣,本來是「PADME」,就減少成「貝美」;本來是「VAJRA」,就減成「班雜」  這種遊戲告訴我們「語言」的傳達很重要,如果剛開始就已經聽成是「失真」的音,那往下傳不知道會變成什麼音?如果我們在教人唸咒時,為了讓人「好唸好學」,就改成「近似音」或者「半失真」的音來教人,那透過語言的傳達後,這個人所學的咒一定比教的人更差,無論這個人多努力的學唸,他的成就也不會比教他的人「標準」也就是說:教咒的人為了讓人好學,所以就只用70分的「咒音」教他,結果學的人很認真,幾乎學到跟老師一樣的音,但充其量還是只有70分而已,但是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學到50分多一點而已,甚至只有一半30分如果教咒的人一開始就盡量用「最標準」的音教人,大約是95分左右的「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