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范本.doc
42页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单位名称: 经营类别: 整理为word格式建 档 须 知 一、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建立本档案,并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二、档案应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分类记录,并做到相关内容及时、真实、完整,不漏项、缺项,无逻辑错误三、建档时,统一用炭素水笔填写,做到字迹工整,不得随意涂改,有时间项目的,一律填写到日四、本档案按法定要求,至少保存两年 五、未依法建立本档案的,区卫生行政部门将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章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整理为word格式卫生管理部门及行业卫生管理机构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能部门1、主管部门:宝塔区卫计局2、执法机构:宝塔区卫生监督所 联系:0911-2495600二、本单位卫生安全责任人及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名单1、负责人: 职务:2、卫生管理人员: 联系: 整理为word格式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人)职责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
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3、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4、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5、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6、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 整理为word格式单位(经营场所)简介 单位,坐落于 (路)街道 ,建筑总面积平方米(M2), 栋楼, 层/栋,客房 间/层, 层至 层;餐厅包厢 间/层, 层至 层;会议室 个, 平方米/个会议室, , 层至 层;歌厅(KTV包厢) ;公共浴室面积 平方米(M2),包厢 间;棋牌室面积 平方米(M2),包厢 间;消毒间 间,消毒柜 台;布草间 间,回收布草间 间;中央空调 套,冷却塔位于 ,新风机房位于 层,新风口位于 层,周围为 ;空调挂机(柜机或吸顶式空调) 台。
整理为word格式证 照 管 理 制 度一、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依法办齐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等证照方可营业;各种证照禁止涂改、伪造、转让、倒卖二、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经营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许可经营项目应与实际情况和营业执照相符新建、扩建、改建旅店业,按规定程序申领卫生许可证三、专人负责管理单位各种证照,按相关法规规定按时办理卫生许可证等证照审验、变更、换证手续,避免持过期失效证照四、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并按要求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复检、复训,禁止无证上岗或持过期失效证件上岗五、供顾客使用的沐浴、洗发用品等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并能提供化妆品生产厂家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 整理为word格式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 一、消毒范围 公共场所供顾客使用的茶具、杯具、拖鞋、面巾、脸盆、脚盆、浴盆、浴池、床上用品、抽水马桶及座垫、理发工具、美容工具、修脚工具等均需由专(兼)职消毒员按照操作程序,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必须做到一客一用(换)一消毒 二、消毒程序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消毒程序为:物理方法一洗刷二消毒三保洁;化学方法一洗刷、二消毒、三净水冲洗、四保洁。
空气、游泳池水消毒按规定执行 三、消毒方法 1、红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温度保持120℃,消毒15分钟以上 2、紫外线(臭氧)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放入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30分钟—1小时3、75%酒精擦试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直接用75%酒精棉球对物体表面擦试消毒整理为word格式4、湿热法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部后,利用各种热原使水温加热至100℃,将消毒物品全部浸末水中,持续煮沸15—30分钟以上;或将洗净物品放入蒸汽柜内加热到120℃,15分钟以上5、“84”、“94”药物消毒法: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84”“94”按1:200比例放入专用消毒池(桶)内,清洗干净的消毒物品浸末在消毒液中,并加盖,浸泡时间不少于15—30分钟 6、外送消毒法:外送物品必须与洗消单位签定洗消合同,并保留好送洗清单 四、消毒工作记录 消毒工作由专兼职消毒员进行,作好消毒方法、作用时间以及消毒物品种类、数量等内容的记录,备查说明: 金属器械:电剪、剪刀、修脚工具刀、剪等塑料制品:梳子、拖鞋、塑料盆等棉 制 品:床上用品、毛巾、浴巾、面巾等杯 饮 具:环璃杯、瓷杯等。
整理为word格式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1、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上岗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以后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2、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3、“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借用、倒卖4、工作人员每天上岗前,如出现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腹泻、皮肤感染等有碍公众健康的疾病症状,应立即离岗治疗,待痊愈后方可重新上岗5、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众健康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二、卫生知识培训1、实行上岗前卫生知识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应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相关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培训证明”方可上岗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3、从业人员应及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突发应急培训整理为word格式4、从业人员应及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三、个人卫生制度1、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发生及处理的意识及能力。
2、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3、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勤剪发、勤修甲、勤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工作前后洗手,工作时不得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操作过程中严格洗手消毒,保持工作服整齐干净4、从业人员不宜在工作区域内食、宿,不宜在工作场所摆放私人物品 整理为word格式卫生设施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一、建立卫生设施设备登记和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状况保持卫生设施设备良好性能,并正常运转二、要建立工作周志,记录每项卫生设施设备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和破损修复等情况三、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保持卫生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有问题及时向卫生管理人员反映四、努力学习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范,不断提高卫生知识水平,管理好卫生设施设备,掌握运行和使用情况五、掌握卫生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要勤检查、勤维护,维修和修复工作要及时到位 整理为word格式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制度 1、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要求每年至少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进行检测1次;2、每年至少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检测1次。
包括面盆、浴盆、马桶、床上用品、口杯、浴巾、理发工用具等;3、自身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并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4、出现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应根据不合格项目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立即采取措施整改,使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5、检测合格后,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 整理为word格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二、集中空调的机房要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三、空调系统新风量要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以上四、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五、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清洗消毒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要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六、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消毒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要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七、建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并定期整理 整理为word格式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随时备查。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每半年进行一次系统整理,做到分类归档保存,每件档案应有编号、目录以便于查找三、卫生部门的监督意见书、采样记录等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及本单位建立的卫生管理制度、日常检查记录、奖惩意见等及时归档四、档案内容:档案1:单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时提交的各种表格资料复印件;档案2: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