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60万吨年航煤加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
237页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60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前 言兰州石化公司是集炼油、化工、仪表、工程建设、检维修及矿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炼化企业,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炼化生产基地,现有炼化生产装置90套,加工7种原油,能生产汽煤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化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炼油催化剂、精细化工、有机助剂等多品种、多牌号、多系列石化产品拥有汽油加氢、丁二烯抽提、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碳五加氢石油树脂成套技术,炼化主要工艺技术和炼油催化裂化催化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新建、改扩建设一批装置,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0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70万吨/年,下游聚烯烃产品生产能力113万吨/年,化肥生产能力52 万吨/年,年销售收入700 多亿元目前,兰州石化公司还有部分煤油组份直接作为柴油调和组份在车用柴油升级国Ⅳ及国Ⅴ标准的过程中,煤油组份将不能满足柴油调和组分要求由于兰州石化公司原有40 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于2000年4月由原设计加工能力为25万吨/年的催化柴油加氢装置扩改)设备老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主要有:新氢压缩机为意大利新必隆生产的往复式压缩机,循环氢压缩机为德国GH 公司生的往复式压缩机,均运行近24 年,漏油、漏气严重,无配件,修复主要靠人工测绘原配件完成,维修难度大,精度低,运行不平稳;2002年,在装置检修时,发现反应器头盖有裂纹,虽经修复勉强使用,但省劳动局判定为不合格设备,要求更新;汽提塔由于介质腐蚀严重,2012 年塔壁腐蚀泄露,严重威胁装置的安全生产,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该装置拆除后进行彻底的隐患治理。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优化流程增效益及治理安全隐患,需要将现有40 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进行隐患治理改造,同时将其处理能力提高到60 万吨/年显现得十分必要拟建隐患治理项目主体工程位于炼油厂区内废弃的气体精馏装置拆除区域内,通过报废并拆除原有40 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现已拆除完毕)后,在炼油厂区内已经废弃的气体精馏装置拆除区域新建 60 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达到彻底消除隐患的目的拟建隐患治理项目原料为550万吨/年常压装置、500万吨/年常压装置和罐区来的直馏煤油,年操作时间8400小时拟建隐患治理项目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均依托厂区原有设施,不新建其他配套设施60 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建成投产后,可将兰州石化公司目前作为柴油调和组分的煤油组分全部加工,还可生产附加值更高的3#喷气燃料,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同时也有利于地区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委托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成立课题组,进行了现场调查,收集相关基础资料,明确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相关规范、环评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以及项目周边环境特点,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结构调整及系统配套项目60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60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项目”)。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省、市环保局及各级相关行政部门、科研单位、环境监测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诸多领导、专家的精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40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60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总论1.总论1.1编制依据1.1.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实施);(5)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实施);(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实施);(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实施);(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10 月1 日起施行);(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8 月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 号,自2011 年12 月1 日起施行);(1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2部门规章、规定(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87]第002号);(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10月1日);(3)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4)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发[2005]152号);(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2008年6月);(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7.10;(7)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2013年5月1日施行);(8)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六部委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2000.10.25”。
9)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 号,自2014 年10 月1 日起施行;(10) 《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 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 号,国务院,2014 年10 月31 日起执行;(11) 《国务院关于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12) 《国务院关于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批复》(国函[2002]84号);(1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14)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2]134 号;(15)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 号,环保部2013 年11 月14 日16)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17) 《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18) 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环发[2013]20号(19) 关于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环发[2012]130号(20) 《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14号。
21)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3〕37号.(22)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国办发[2010]33 号,2010年5月11日;(23) 《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 号,国家环境保护部,2014 年3 月25 日;(24)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5〕17号.(25)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 号;(26)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27)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1]2919 号;(28) 《关于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9) [2014]506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环境保护部,2014 年3 月24日;(30) 《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50 号;(31)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 年8 月8 日;(32) 《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3]104 号,2013 年11 月15 日;(3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2013 年第31 号,2013 年5 月24 日;(34) 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 3 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2013 年第 36 号,2013 年6 月8 日;(35)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执行有关问题的说明》的函,环境保护部,环办函[2013]479 号,2013 年5 月2 日;(36) 《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 年版)》,环办函[2014]1561 号,环境保护部,2014 年11 月19 日;(37) 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环发[2014]177号,2014 年12 月5 日。
38)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 号,2010 年12 月21 日;(39) 《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 年12 月13 日;(40) 《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13 号;(41) 关于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15]974号;(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34号;1.1.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1)《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09.29;(2)《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甘政法发[1997]12号;(3) 《甘肃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2—2030年)》,甘政函〔2013〕4号;(4)《关于执行甘肃省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篇章编审暂行规定的通知》,甘肃省环境保护局,甘环开发[2001]98号,2001年12月25日;(5)《关于<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的批复》,兰州市人民政府,兰政函字(1996)20号;(6)《关于对兰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方案的批复》,甘环管发(95)42号;(7)《兰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兰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2月;(8)《关于兰州市西固地区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意见的复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监(1996)875号,1996年11月8日;(9)《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甘政办发[2011]190号,2011年8月8日;(10)《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甘政发[2011]21号,2011年2月14日;(11)《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甘环监察发[2012]40号;(12)《甘肃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办法(试行)》,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甘环发[2012]66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甘肃省卫生厅,甘环发[2011]54号。
14)《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