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师角色理论对幼儿园师幼互动的启示.docx
10页蒙特梭利教师角色理论对幼儿园“师幼互动”的启示 曹琼寅曹琼寅 浙江省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教师所谓“师幼互动”,是指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是教师与幼儿个体或群体间发生的多维度、多层面交互作用过程,也是一种旨在通过交往来引起对方的反应,达到与对方沟通,并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行为师幼互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它作为交往模式和认知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教师和幼儿双方的发展形成深远影响因此,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对“师幼互动”作出了要求,即“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蒙特梭利理念指引下的3~6岁混龄教室,其特定的教育环境和形态,对教师的角色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环境的创设者、敏锐的观察者、专业的权威拥有者、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应创设一个温馨、自主、尊重的教育氛围,形成师幼之间的和谐互动我们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对建立和谐的幼儿园“师幼互动”产生积极意义和影响。
一、环境的创设者蒙特梭利认为,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首先要全力专注于环境的创设因为环境能诱导孩子们,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并集中注意力在所有其他教学准备之前,教师首先要用心经营孩子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间接却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环境没有准备好,无论是在生理、心智与精神方面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如每个家庭主妇习惯把家整理得让人觉得舒适喜爱一样,教师应为孩子预备一个能制造和谐气氛并有助于共同生活的“家”,努力让这个“家”宁静、舒适蒙特梭利的教室有精细的设计与规划,房间像家一样亲切,桌上有鲜花,流淌着轻音乐,摆放着适合孩子尺寸的小桌子、小椅子、小柜子,便于幼儿搬动和清洗教具的材质以自然为原则,色彩以和谐为标准,都摆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让孩子主动去使用一切都很有秩序,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教具要保持美观,要擦得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这样会让孩子们觉得所有的东西永远都是新的、完整的一切都有充分的准备,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取用每一个到过蒙特梭利教室的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抚摸或取出可爱的教具,想动一动、玩一玩在这样的环境里,蒙特梭利说:“儿童可以脱离成人不恰当的干预,根据自己成长的定律,去过自己的生活启示一:合适的环境——“师幼互动”之中介。
物理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有助于确定人们相互交往的特定场合,进而确定人们行为的分寸温馨、欢跃、活泼的教学环境,把孩子们带入浓厚的生活气息之中,从而缩短了师幼之间的心理距离,有益于卓有成效地展开互动二、平等的朋友教师本身也要使孩子喜爱,使自己的言行动作优雅、宜人,这是教师表达对孩子们的尊重与了解的第一步蒙特梭利认为,在孩子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应算是环境的一部分,而教师更是作为环境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存在,即精神、情感部分的存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爱心,要以自身的言行,让孩子感受到教师与己、与人友好,感受到尊重案例1】固执的女孩早上8:05,一位妈妈拉着孩子冲进教室,并用高分贝的音量责备着:“不懂事的孩子,非要我帮她梳辫子,要夹红色的蝴蝶夹,可是今天早上哪有时间去买呀!”孩子在一边委屈地落泪教师一边理解地向妈妈点点头,一边蹲下来拉住孩子的手:“噢,这样啊,你是不是想与阿丹一样?”妈妈一阵风似地走了孩子开始抽泣教师不说话,将其拉在怀里,轻轻地拍孩子的背孩子靠在教师的肩上,揉眼睛片刻,教师轻轻地说:“老师帮你找找看,梳妆台上有没有红色的夹子孩子点点头,顺从地跟着教师去梳辫子了案例中,教师了解孩子固执地要红色发夹是因为昨天对同伴的红发夹的喜爱,所以并没有顺着妈妈的话,先给孩子讲“道理”,而是道出了孩子坚持要红发夹的原因,使孩子产生共鸣。
而且,教师用身体上的接触来抚慰孩子,使孩子很快地从委屈、紧张中舒缓下来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与孩子交流妈妈为何生气的原因,将教育继续下去启示二:尊重和平等——“师幼互动”之前提良性的“师幼互动”需要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需要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教师应为幼儿搭建心灵互动的平台,关心幼儿,尊重幼儿,“蹲下来”以伙伴的身份和口吻与幼儿在同一平台上对话和交流,促使幼儿在平等的对话中、在宽松的环境下主动求知,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鼓励幼儿做自己所想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使幼儿进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力三、敏锐的观察者蒙特梭利表示:“你只要冷静地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做一个观察者的前提是,教师相信孩子做得到,并且尊重孩子成长的步调,给孩子充分的尝试时间案例2】亦哲的穿针引线今天,亦哲(4岁零两个月)又选择了“缝工”他做缝工已经好几天了,最近他对缝工有异常热乎的兴趣作品的针脚,也从歪歪扭扭逐渐变正了只是他还不会自己将线从针孔穿进今天,亦哲没有拿起针线就跑来找教师只见他凝神屏气,右手捏针,左手捏线(捏在距离线头约两厘米处)往针眼里捅。
一次、两次,不成功他尝试着将线头放到嘴里,弄湿后,再往针眼里穿仍不成功教师在远处瞧见了他,却并没有过来的意思亦哲把针放下又拿起,放在眼前,对着亮光看了看,似乎在怀疑:这里是不是真的有洞?继续这期间教师从他身边走过,却还是没有停下帮助大概穿了有3分钟,亦哲终于站起,将椅子收进桌内,去找教师求助老师,可以帮我穿线吗?”教师微笑着与亦哲一起来到桌边,示范如何将线再捏短些,如何将线头捏得尖些、细些,并坐在他的身边,陪着他继续尝试亦哲第一次将线穿了过去启示三:退后一步——“师幼互动”更有效很多时候,教师应该有耐心让孩子成为“师幼互动”的开启者等待幼儿,是尊重幼儿的具体表现等待,使幼儿有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且给教师观察的机会通过等待期间的观察,教师能了解幼儿,掌握幼儿的兴趣热点、思维和学习方式只有敏锐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动作反应和语言交流,才能把握好恰当的时机,适当地介入,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协助幼儿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如果说良好的教育活动是“师幼互动”的有效载体,那么观察则是实现“师幼互动”的精髓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做到随时观察幼儿的活动,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积极挖掘教育资源,生成幼儿喜爱的活动内容,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和指导策略,去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促使“师幼互动”更加完美。
四、专业的权威拥有者蒙特梭利教学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放任,不是为所欲为在蒙特梭利教学中,幼儿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幼儿在自由的同时还必须遵守纪律,学会遵守秩序,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从一开始就具有绝对的“权威”他担当着传递社会规范价值和知识技能的重任,传递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幼儿习得基本的规范,获得对价值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对知识的进一步选择和撷取的能力蒙特梭利教师的角色是将幼儿与现有社会规范和秩序链接起来的“引路人”为何说是“专业的权威者”?这是指蒙特梭利教师必须掌握做一个权威者的“度”,教师的权威只出现在该出现时当幼儿全神贯注于操作时,不能干扰他们,不能中断他们的操作情绪但是在幼儿出现干扰别人的状况时,教师就会作为一个权威者出现这个“度”化成简单的五个字,就是“温柔地坚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笔者曾经在蒙特梭利教室看到一位教师与一位聪明却经常违反规则、在教室里干扰他人工作的大班孩子的“交锋”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教师坚持要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有干扰他人的行为就暂时停止“自由”,坐到教室边的椅子上。
其间孩子用过“逃避”、“哭闹”等“手段”,最后终于为自己的不礼貌行为向教师道歉,为影响他人工作向伙伴道歉而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教师的音量一直是适度的事后,我问这位教师:“为何一定要孩子道歉?”他说:“这是他改变的第一步,他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为别人带来了干扰那么,改变也许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后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坚持,每次看到这样的行为就要提醒他相信有了这一次的坚持,以后会好说得多当然,更需要的是根据他的聪明度,把适合的教具介绍给他,让他沉浸于工作之中,而忘了其他在刚才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你心里就没有泄气或者恼怒的时候吗?”“有啊,特别当他哭闹起来时,教室里原有的秩序被打乱,我就特别地恼火不过,我需要控制这是我必须做的启示四:控制情绪——“师幼互动”有保障教师拥有“师幼互动”的主动权,教师的情绪对“师幼互动”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扮演教师这个角色时,无论何时,对自己的情绪都应有自知之明只有准确地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才能把握它,使它符合专业需要,时时监控自己以免受到它的摆布因为教师面对的大多是3~6岁的幼儿,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社会性规则正在建立当中,他们的行为经常会与教室规则形成冲突。
有观察表明,对纪律的控制往往会引起教师消极、负面的情绪反应,将不良情绪如暴怒、发火、拍桌子等表现在幼儿面前而幼儿充满好奇心,易模仿,教师的情绪也是幼儿积极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不良情绪,如果毫无节制地发泄在幼儿身上,就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恐惧、排斥甚至厌恶的心理,对教师组织的活动也会采取抑制的态度,师幼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也会被打破,进而会导致师幼关系的紧张、师幼关系的不和谐,阻碍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教师应适时、适地、适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努力摆脱与为人师表不符的情绪(如紧张、焦虑、沮丧、易怒、狂喜等),理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及时提醒自己,避免负性情绪蔓延五、幼儿发展的支持者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教师和小朋友的关系,本质上是属精神层面的,教师可以在一个好仆人身上找到同样的特质……他细心地准备主人的食物,但不规定主人什么时候吃午餐准备好后,他不会再多说一句话他在准备好后就退下了同样的,对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教师也要有这样的态度教师所服侍的主人是幼儿的心灵,当他流露出心中任何的希望时,教师就要马上准备好去满足他教师应为孩子预备好的环境,并随时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幼儿的需要、想法、问题和建议,并给予适时、积极的反馈。
案例3】馨馨告状馨馨(3岁8个月)拿着一支笔哭着过来告状:“老师,霄骏(6岁半)抢了我的笔!”教师蹲下来,说:“噢,是吗?你很难过吧?”“是的远处,霄骏紧张地看着教师:“霄骏把你的笔抢走了,看到你哭了,就又把笔还给你了是不是?”“是的哥哥一定是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就把笔还给你了,是不是?”“嗯那你就原谅他吧,他以后一定不会了馨馨笑了:“好吧小班的幼儿还不善于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她的此番告状只是想倾诉自己被抢时的委屈教师的接纳让馨馨的情绪得到呼应;教师的分析,帮助馨馨很快发现了事实上笔还在自己的手上,了解霄骏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所以,委屈也就烟消云散了启示五:积极回应——“师幼互动”之关键师幼之间的交往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设问、质疑、选择与求证,和教师共同搭建理解世界的构架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被不断提出,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不断“磋商”帮助其建构自己所以,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回应,会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在幼儿发生认知冲突时,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去。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