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家功夫--以武入道.doc
24页1金家功夫之秘——我所知道的金家功夫张义尚先生遗著张力审编第一章金家功夫之起源金家功夫乃重庆市梁平县之地方稀有拳种,此拳种和北方三派内家功夫之一——形意(在山西称形意拳,在河南称心意六合门)有特殊渊源由金一望祖师至梁平传播,展转传至我辈,已七代门人也历代祖师皆因“金家功夫”秘密之故原梁平县并非求必应,形成流传不广之局面历来授受,极为慎重隐密凡遇求学者,必经不少於二至三年的磨炼、接触、考查,确为载道之器,方逐渐真正传授详析其奥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此循序渐进地引导深入,反复琢磨若少了三五载,则无法得其真谛;一些最重要口诀,甚需十年、二十年之后传授,方能知晓、体会其真义如我父师(张义尚)于初中二年级至三年高中毕业,此期间(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二年)专门钻研此功夫那时,在梁平及其邻县,众所周知的金家功夫世系及其杰出代表人物,就是后面将讲到的起源、发展和派别等总之,在那个时代,虽有我系以外其他一些练金家功夫者,均非本功夫杰出代表人物而我所学的这一脉金家功夫,则世代明2确,代代递传,皆非无名之辈他们均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传说,至今仍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近来却有一些人自称跟某人学金家功夫者,实无真才实学,甚至连个架式都不会。
故我将父师之传授告之於世第一节金家功夫落根梁平当时按照金家功夫世代相传的入门规则举行拜师仪式后,父师郑重地说:“金家功夫不是一般拳脚套路、不是拳法,而是一家与道相通的功夫,故称之为功夫 ”接着又说:“金家原为姬家,后道人金一望祖师从山西姬家偷学而来,姬家又缘得于少林寺原少林寺传授拳法有两种方式:一为少林本寺接待四方求学的一般僧俗,传授普通拳法;二为福荫寺专门教授已有相当功夫的僧俗,所传授的皆为高深秘密功夫,还有所谓的神功金一望祖师身为道人,原籍蒙古,与马龙、马虎兄弟同学於福荫寺福荫寺中有僧人游方到山西,因争购蔬菜和一姬姓人发生角斗,竟不能敌乃知姬家深怀高妙功夫,世代承袭,不传外人金道人与马氏兄弟闻知,寻至姬家,然拒之不纳三人相商始夜间轮流秘密往探,则只闻高墙密室之内有“咚——咚,咚——咚”之声音三人皆有轻功,故潜上屋顶於瓦隙窃窥,又恐不能互相交流,各怀私念,后三人结为兄弟,历经五年之久,方学完全因金祖师悟性颇高,根基深厚,在切磋功夫时金略胜於马氏兄弟,因此二人疑其交流不实,转生妒忌,进谗言於福荫寺老僧,欲以神功伤害祖师祖师只好悄悄离去,直达武汉,沿长江逆行入川,抵万县登陆,想沿东大路过梁平上成都。
3自万县到梁平,须翻东山,过葫芦场(现名葫芦镇)后,应从右边进沟,经银河桥,上蟠龙洞至梁平县城而金祖师错误地前行到袁家沟(现名新店子) ,找不着旅店看看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忽然遇一老翁,手携稚子约八九岁,散步于田间,面容慈祥而有忧色,其稚子则印堂晦暗金祖师因之叹曰:“此子年龄尚幼,何来杀身之祸?”老翁曰:“道长何以知之?”金祖师曰:“以气色可知老翁曰:“有解救否?”金祖师曰:“有!”老翁曰:“妙哉!”故请金祖师到家,一住八年原此老翁就是袁二老爷,已近古稀之年,为袁家沟首屈一指的大富绅家有一妻一妾,妻生两子,长子名一培,次子名一发,均已成人;妾生幼子名一才年长两子唯恐小弟将必分其祖业,屡欲谋害庶出小弟后,两人共分家产故其父随时携小儿一才于身边,形影不离一才被金祖师收为弟子后,身体状况真是脱胎换骨,其功夫也是突飞猛进;一培、一发两兄弟也得金祖师感化,二人皆跪拜入金祖师师门此即金祖师于梁平落脚,传授金家功夫之由来金祖师在梁平传徒,除袁家沟袁氏三兄弟外,另有李少侯、李丹翼、丘六老爷、张占宽父子,共传八大弟子其中李丹翼功夫最高,唯李少侯传有弟子,其余的七人均无传人第二节神话传说金道人周师爷之德亲口述於父师,父师又口授於我,谓金祖师有空行本领,他们称为悬空,就是能在空中飞行之意。
据说金祖师离开福荫寺时,被马氏兄弟发觉,五雷火倏然飞来,金祖师迅飞身,上殿4檐得脱,一转瞬间,大殿之一角化为灰烬又云:金祖师在沙河铺(现名仁贤镇)授徒一夜,弟子们闲聊时曰:“现在要能吃上城里的酒菜,该有多好?”金祖师执意至梁平城买糕点酒食,沙河铺距梁平城三十华里金祖师出门时,将水壶放上火炉;购物回来,壶水未沸弟子们不信,第二天便至城里查询,店家皆一一答曰,金道人昨夜确去买物又云:金祖师在张占宽家传功时,见张气焰甚高,屡屡告戒他唯因张家有百万之称,当时制、府、藩、臬诸官去来路过梁平者,皆由他接待金祖师终於张家,张家亲视入殓,锡杖、拂尘、岩瓢皆附葬一年后,梁平有人於宜昌遇金祖师,金祖师托此人寄语于张占宽,道谢昔日照扶之好意,归劝其速改习性,诸事谨慎,否则大祸将至,并交他钥匙一把为佑证张不信之,往启其墓,除附葬物外,一无所有但张习性依旧,后果招致家破人亡之惨祸又云:金道人临终的第二天,噩耗传出;各弟子皆不信,均言我昨夜在家与金道人闲谈多时,师方去也!金道人至梁平,落脚於李少侯家临走之时给少侯一小瓶,瓶中有药,嘱咐他明日把它吃了吧第二天李将瓶子打开,见瓶内盛有如浓痰样之恶心物,遂将瓶脱手掷于地,摔成粉碎。
不料一会儿,地上长出一物如灵芝菌,遂趋前企图将它捡起服下,岂知那菌状物化道青烟飞去,故李未得大成又云:李少侯一次宴客,恰逢金道人外出,众人专候他入席;遂四门看望,倏然间道人已端坐筵席上矣!众视门户重重,不知从5何而入此类神话传说颇多,当地人皆以梁平为三教圣灵会萃出没之地引以自豪,就因为儒家有来瞿塘、释家有“双桂堂”开山祖师破山祖师、道家有庄子(据传庄子得道於梁平,且聚田氏,所以当地有南华堂) ,故金祖师与此地有诸多因缘第三节初论金家与形意同源一、金家功夫世代相传,明白地讲金家功夫原为姬家功夫,而形意拳拳谱清楚记着是从山西的姬隆丰传出来周师爷说是山东,显是代远年久,误把山西说成山东了二、金家功夫拳谱上面明白写有“心意六合第一家金家功夫” 现在从各方面报道,方知由姬隆丰后,传到河南的马学礼一派称心意六合门;在山西流传的戴龙帮一派就是形意拳;周师爷说金道人与马龙马虎兄弟同偷拳於姬家,此马龙马虎显明是马学礼、戴龙帮之讹传了三、从年代上看,三家之初期,大概均距今约 150——170 年的年代不仅形意拳正传至今是六、七代或八、九代,而且金家也差不多一样四、金家功夫拳谱有外五劲、内五劲;外五形,内五形;外六合,内六合;十二形,四把捶等名称。
也与形意拳多少有些相同五、金家功夫,只有九个动作的一个套路名为四把捶,其余皆为单练散手;河南心意六合门的四把捶也只有九个动作,并且心意形意在早也均是单练散手;金家步法有寸步、垫步、快步,与形意6拳母拳的锻炼几乎完全相同第二章金家功夫历代杰出人物第一节李少侯与麻贵廷梁平原来流传着余门拳法,由开县余有福传熊学能,余本来是一个石匠,首创余门拳法,有十路架式(即十个套路) ,各种软硬功夫练法,兼有五禽气功,在外家拳法中名声很响亮熊学能是余的得意门生,身高不满三尺,浑号熊崽崽,但功夫了得,传有徒弟颇多李少侯先师是梁平城内世家子弟,也是熊学能最小的关门徒弟,功夫很不寻常李少侯的岁数与袁一才不相上下,但他的妻子姓袁,是袁一才的近房,论辈份是袁一才的侄女,李新婚过后,到袁一才家作客,谈及功夫则互不相让,一才说:“不说功夫则罢,一说功夫必从手上见真招,我可叫你一下跌出,手足无用武之处矣!”李不服,即动手,果被一才一个熊出洞打翻在地,爬起来气势汹汹地质问一才:“你这功夫跟谁学的?”一才指着道人李遂气冲冲地问道人:“你是什么功夫?”道人说:“我姓金,我的功夫跟我的姓走 ”这就是姬家改为金家之由来李要与道人比试,道人说:“你连我徒弟都打不过,更何况是我呢?!”李气冲冲地说:“我偏要找你!”道人说:“你年轻骨嫩,哪里经得起打?你真要打,注意点!我徒弟是怎样打你的,我便照着原样打你,你可防备好哟!”一动手,果又被道人一个熊出洞打翻在地,且昏迷不醒。
后经道人用药,一昼夜方才苏醒过来於是把金祖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并谒诚拜道人为师,道人谓李目有红筋,初不应允,经一才等7人再三恳求方收为徒李当时发誓说:“若我入门得艺后,如胡作非为,轻师慢道,则我必癫狂而死!”后来,李之功夫练得很好,惟於悬空(轻功飞腾)与挑担棍法(即以软物如绳索布带作器械)尚未学得;夏日,乘金道人沐浴时,竟异想天开,从后暗以利刃猛力劈去,道人用沐巾一挥,李持刃脱手,飞钉于头顶楼板上,金当即指骂之说:“你要疯吗?”果然李后作静功於菩萨顶(山名,即现之雷达指挥站)之南华堂,竟入魔疯狂从此不识羞恶,不避亲疏,家里的墙壁屋柱,不时被他推倒,修好后又毁掉,世人皆称之李疯子,直至终老麻贵廷先师,是梁平头隆场人,身材魁伟,浑号“麻大堆” 麻为熊学能早年门徒,与李少侯为同门,并且是李的大师兄,他学成武艺后,行於川陕路上以保镖为业,后归梁平,往访李少侯叙旧,少侯说:“师兄去后,梁平传来了好功夫咧!”麻说:“我不信,不瞒你说,我在川陕道上十年,还未曾遇上敌手呢!”少侯说:“梁平传来了金家功夫,确实比余门还高妙 ”麻说:“哪个会金家功夫,我愿和他比试 ”李说:“不要到别处去找,不才就会 ”麻便与之较量,果然应手倒地,因为身体重量大,跌得猛,在楼上比试,几乎把楼板压断了。
此时金已不在,故麻以大师兄拜入小师弟门,后便被传为佳话李所传的弟子中,以麻贵廷、杜伯长、刘志强三人为最有声名,但三人各有专长,杜精膀子(即肩风) 、刘擅拿法、而麻则以头风气功为最棒,故得“麻头风、杜膀子、刘拿法”之称号一天,麻往理发,理发的师傅不认识,怠慢了他,他8对理发师说:“你理发剃得干净吗?”理发师说:“不干净不给钱!”麻便运用气功,使发根内缩理发师剃了多时,总是剃干净了又长出来后来旁人指责理发师,叫他赔礼道歉才算了事第二节万师祖玉成万师祖玉成,梁平观音岩(现名大观乡)人,出生寒微,是麻贵廷先师的饲马僮,但天资聪慧,作事刻苦耐劳,麻与杜、刘两家经常互相往来,万皆随侍左右,并深得他们欢喜,故他得三位明师指点金家功夫在梁平传授,一般徒弟家均很富有,请老师到家来供养传艺,只有万师祖学艺,完全是师傅家供给他的衣食住行,凭他自己辛勤劳动挣来师祖从小到麻家,至三十六岁才离开麻师自立门户,到梁平巨富王家教拳,三年期满,王家以千金为谢,师祖对主人说:“你家创办的梨园队伍,你们平常把戏也看厌了,队里的人成天也闲着无事干,我愿意领你的戏班子当班主,到外地邻县演唱,两年过后,原班归还你,这就算是你对我的酬谢吧!你同意吗?”王家完全同意。
师祖左手有残疾,手指屈缩不能伸,人称“万抓爪” , “抓爪”是地方方言,指屈缩之意思师祖虽带残疾,但功夫超群,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万大爷”之名号他头顶留一小撮头发(俗呼马桶盖) ,人们若要戏把它拉紧,他能将你翻过他自己头顶,随意把你甩到任何一个方位上去一日,师在大街上人丛中行走,有人从后戏弄发辫,不管对方身手如何敏捷,均无法逃脱师祖对其的惩处师祖族人欲械斗,知道他的利害,先用酒引诱他,将他灌至烂醉如泥,然后把墙壁凿一小孔,把他的头发牵到9另一间屋子拴牢,始攻击,师惊醒,一合劲躬身,墙壁便拉成了一个大洞冬天,有个耍猴戏的河南人牵着一只大猴子到观音岩,扬言他的猴子最善搏击,任何高明拳师均打它不过师祖见他夸下海口,漫不经心问道:“真的吗?”那人还大言不谗地答道:“只要有人肯和它博斗,猴死我不要赔偿 ”观众恨其讲大话,均替万师祖担保,鼓动万师祖出场时值寒冬,师祖脚踏烂鞋,手提烘炉,因有鸦片烟嗜好,而走起路来像要被风吹倒一样师祖将烘炉一放出场,动手一个铲臁脚,鞋随之脱落飞至猴顶,猴跃起往上接鞋,师祖趁势如闪电趋前,用拿法擒住猴的两只前脚,双手一分,猴被撕裂,立刻毙命耍猴人后悔不已,因无路费回家,苦苦哀求,师祖怜悯他,发动街坊捐献一些资金给他作路费了事。
师祖在同心场(现名城南乡)和一拳师谈论武艺,左手捧一水烟袋,右手拿着纸捻子,师祖问拳师:“你能承受我纸捻一击么?”拳师不服,师祖动手一个鹞子入林,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