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的古诗诗意及其鉴赏.docx
9页七夕的古诗诗意及其鉴赏七夕古诗(一) 行香子•七夕宋代: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译文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 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 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 隔,无由相会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 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 聚首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 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 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 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诗意: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 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 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 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 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 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
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 编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下面写牛郎 织女的故事:“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 云阶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正抒发了自己与丈夫 身在异地,心相牵系的离愁 ;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 息离散的苦难,正倾吐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不得欢聚的 别恨正所谓:“纵浮搓来,浮槎去,不相逢整个上片由 人间写到天上,于叙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 脉搏最后,在下片词人的感情已经完全化他为我,将自己 夫妻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为一,因此,她从现实 自我处境出发,展开了奇特的联想:“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天宇间风雨变幻莫测,鹊桥或许还未搭 就,牵牛织女或许现在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 ?这种推 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婉转地抒写了人间七夕夫 妻不得相见的难言苦衷尾句写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首句人间七夕之景遥相 呼应:一边是风雨飘忽,阴晴不定的银河两岸,一边是蟋蟀 低吟、梧桐落叶的深闺庭院,这就开创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氛 围,有力地烘托了词人孤寂悲伧的心情尾句“甚霎儿晴, 霎儿雨,霎儿风成功地提炼了口语,用排句形式集中描 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 时也增添了词的音乐美。
总的看,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十分巧妙开头是寂静的人 间七夕,结尾是风云变幻的天上七夕全篇以描绘牛郎织女 的离愁,衬出词人自身的绵绵别恨描绘天下七夕又把自己 的真情融于其中,以自己痛苦的切身感受,深切体验为天帝 所责,为天河所阻的牛郎和织女的境遇这首词鼓起想象的 羽翼,翱翔于天地之间开头,从静夜蛩鸣、梧桐叶落,想 到自己身处在离恨孤寂之中 ;再由自身的孤寂,联想到将要 相会的天上的牛郎织女的艰难处境她为牛郎织女感叹,感 叹他们为浓重的离愁所苦,纵浮槎来去,也不能相逢 ;她为 牛郎织女忧虑,忧虑他们经年才见,见后又别,别恨难穷 最后,又遥望太空,寄情于风云变幻的天宇,希望天帝不再 从中作梗,盼望牛郎织女不再有波折,顺利实现一年一度的 会晤从而,使真、善、美得到统一这首词是咏七夕诗词 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七夕古诗(二) 沉醉东风•七夕元代:卢挚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 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 影译文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 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 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 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诗意在这支小令中,作者化用唐杜牧《秋夕》,绘制成一幅 静夜(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 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 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因此此 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七夕古诗(三) 鹊桥仙•七夕宋代:苏轼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 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 风雨散、飘然何处?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 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诗意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 夜分别之事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 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 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 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 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 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 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 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 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 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 形象性的说明七夕古诗(四) 七夕宋代:杨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译文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 ?我愿意与织女共同 弄梭织布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 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诗意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 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 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 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 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 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 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 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 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
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 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 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 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 表示怀疑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 已足以造成悬念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 的铺垫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这两句是说: 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 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 多得有点可怕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 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此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 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 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诗人赋予末一行诗中的“巧” 的含义已经不同于第三行诗中“巧”的含义恰是这种新的 含义,不无道理,但又非常出人料想地拓宽了诗思的领域, 这就便诗的情思和哲理向更深处开掘,一使诗具有了横空出 世、奇崛诡辩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 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从四句诗的整体和诗情的 深入来看,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表现得很是恰当、巧妙、深 刻杨朴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 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 有趣味。
七夕古诗(五) 七夕唐代: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译文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赏析“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一写天上七夕,牛郎织 女相会;一写人间孤男,夜半怅然怀愁银河是牛郎织女一 年一度相会后重又分手的地方,因此称“别浦”今夜别浦 云水迷茫,星汉闪烁,牛女在鹊桥上还能依相偎珍惜这美好 的一瞬,互诉别后一年来的相思深情虽然匆匆一面,仍不 免执手相看泪眼而黯然离去,但他们毕竟是喜得重逢,欢情 如旧,悲中有乐默想自身,一年前此夕定情以后就天各一 方,重会无日此刻已到了夜半,正是牛女情浓时 ;而诗人 则只能怅卧罗帷之中,瞪大了眼,在相思中煎熬,心头的愁 云越压越重,何况今后能否再见一面也在未知之天,真是“思 牵今夜肠应直”(李贺《秋来》)相比之下,自己的苦况远 远超过了牛女首联透过对比,宾主分明地对自己的相思苦 情作了深一层的刻划,可谓出手不凡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一夜容易,但在离人的 心里却又是那般漫长新月终于悄悄地挂在天边,喜鹊搭桥 的时限也已到来。
鹊群无可奈何地辞别了银月照映下的人间 穿线乞巧的少女,鼓翅飞离而去牛女重又陷入痛苦相思岁 月之中天色渐明,拂晓的轻寒,秋花映入诗人的曝衣楼 七夕曝衣,是当时的习俗花入曝衣楼”这一凄清的情景, 定会勾起诗人对一年前七夕定情的缅怀,曝衣楼或许就是他 们定情的场所本来,诗人长夜不寐,一缕情思时时萦绕着 那远去的恋人;如今七夕刚过,只有秋花辉映于曝衣楼上, 当年伊人的倩影却已渺如黄鹤,杳不可见这一颔联借用环 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诗人难以 为怀的悲怆心情天上分金境,人间望玉钩天已经大亮了,诗人还 痴痴地凝望着碧空的半弯缺月,潸然欲涕月亮本就像一面 明镜,眼下却只剩下半轮,真成了破镜牛郎织女可能都各 自拿了一半,苦苦地隔河相望了然而人间的破镜却难能重 圆望着望着,他多么想借助天上的玉钩把两颗破碎的心钩 连到一起,有情人总该重归于好颈联又着想天外,运用浪 漫主义的妙笔,给这一幕爱情悲剧渲染上几丝美丽的光彩, 虽然这毕竟属于幻想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幻想终于破灭了,诗人 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他日思夜想的恋人,可能是像南齐 钱塘苏小小那样的名妓年前一别,刻骨铭心,不觉又到了 秋风瑟瑟的季节。
别时容易见时难,诗人的遭际竟然比牛女 还要不幸面对茫茫的前景,一阵阵难以言说的隐痛又袭上 诗人心头这一貌似平谈的结尾,蕴蓄着无限缠绵的情思, 表现出怅恨不尽的意味全诗以构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细以及语言的工整稳贴见 胜,与李贺歌诗常见的惊才绝艳、秾丽诡奇多少有些不同 他遣词造句均是生活中的常语,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 特别是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全诗从夜半写到天明, 又以牛女的相会映衬自身的孤处,天上人间,融处生哀,充 分显示出作者过人的功力黎简《李长吉集评》说:“昌谷 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此 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