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pdf
8页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1.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2. 如 图 表 示 人 体 内 的 细 胞 与 外 界 环 境 进 行 物 质 交 换 的 过 程 , 下 列 叙 述 错 误 的 是 ()A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渗透压降低,增多B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组织细胞C 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3.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 家兔B 鱼类C 鸟类D 草履虫4. 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 A 组织液血浆B 组织液淋巴血浆C 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 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5. 体内细胞的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 A 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呼吸系统体外环境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B 体内细胞泌尿系统血浆组织液体外环境C 体内细胞消化系统血浆体外环境D 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 或淋巴 ) 泌尿系统体外环境6. 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CO2排到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 A 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 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 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 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7. 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 A 泌尿系统B 泌尿、消化系统C 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 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8.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 或淋巴 )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是人体胰岛组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 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 血浆组织液淋巴A B C D 10. 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1. 吊针 ( 静脉注射 )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2. 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的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是( ) A 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血液靶细胞B 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C 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D 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13.ATP 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疗上用ATP注射液可治疗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滴注ATP药物, ATP到达心肌细胞内至少要穿过多少层细胞膜( ) A 1 层B 2层C 3层D 4层14. 硝酸甘油 (C3H5N3O9) 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的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将药片含在舌下,硝酸甘油溶于水后,立即被舌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释放NO ,NO可调节平滑肌的收缩状态,使血管舒张,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硝酸甘油至少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 A 5 B 7 C 10 D 14 15. 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需要通过几层膜( ) A 2 层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B 3 层C 4 层D 6 层16. 人体红细胞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并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 ) A 4 B 5 C 6 D 7 17. 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几层生物膜( ) A 5 B 7 C 9 D 11 18. 人体肺泡中的O2若要进入肌肉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氧分子至少要通过几层膜( ) A 9 层B 6 层C 11 层D 10 层19. 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2被释放到空气中,至少要穿过几层生物膜( ) A 5 层B 10 层C 9 层D 12 层20. 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和磷脂分子层数是( ) A 5 层和 10 层B 10 层和 10 层C 11 层和 22 层D 12 层和 24 层21. 红细胞中的O2被运输到各组织,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 8 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B 10 C 12 D 14 22. 人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成为肝糖原,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几层膜( ) A 6 B 7 C 8 D 9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答案解析1. 【答案】 A 【解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A 正确;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错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并非细胞外液,C 错误;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2. 【答案】 D 【解析】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 正确;钾离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 正确;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过高,则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错误3. 【答案】 D 【解析】家兔、鱼类和鸟类都是多细胞生物,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B、C 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4. 【答案】 A 【解析】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首先由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最后从血浆中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部要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被吸收只进入血浆而不进入淋巴5. 【答案】 D 【解析】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细胞只能通过内环境间接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尿素在细胞内产生,先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经血液循环,到达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到体外环境6. 【答案】 A 【解析】高等动物产生CO2的场所为组织细胞,CO2经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后,由呼吸系统经呼吸作用排出体外,故依次经过的途径是: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7. 【答案】 D 【解析】把体内代谢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三条途径: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8. 【答案】 B 【解析】 A 为二氧化碳的排出途径,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由呼吸系统排出;B 为营养物质的吸收,但中间不经过泌尿系统;C 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高等多细胞动物是通过消化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系统摄取营养物质的,食物消化后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被组织细胞吸收;D为尿素的排出过程,由肝细胞产生后,经血液循环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9. 【答案】 B 【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10. 【答案】 C 【解析】肌肉注射时,一部分药液从肌肉组织间隙液( 组织液 ) 进入人体静脉血液,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组织细胞周围,进入组织液,再进入靶细胞;一部分药液从肌肉组织间隙液( 组织液 )进入毛细淋巴管,经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11. 【答案】 C 【解析】静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的静脉血管,即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再出血浆,进入组织液,然后到达靶细胞。
12. 【答案】 B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而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因此,药液通过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静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因此,药液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3. 【答案】 C 【解析】静脉注射ATP 药物时, ATP 药物直接进入血浆,血浆中的ATP 药物首先要出毛细血管壁( 单层细胞 )进入组织液,要穿越2 层细胞膜;组织液中的ATP再穿过心肌细胞膜(1 层细胞膜 ) 进入心肌细胞内,所以整个过程共穿过3 层细胞膜14. 【答案】 D 【解析】硝酸甘油被吸收时,需要穿过口腔上皮细胞(2 层细胞膜 ) ,毛细血管壁 (2层细胞膜 )进入血液,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时要出毛细血管壁(2 层细胞膜 ) 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肌细胞(1 层细胞膜 ) ,共 7 层膜,且每层膜均为磷脂双分子层,故硝酸甘油至少穿过14 层磷脂分子15. 【答案】 B 【解析】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穿过细胞膜、线粒体膜,由于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因此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通过细胞膜、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共3 层膜。
16. 【答案】 C 【解析】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反应,由于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故人体血液小学 + 初中 + 高中小学 + 初中 + 高中中的 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穿过1 层红细胞膜,1 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 ), 1 层组织细胞膜,2 层线粒体膜,因此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穿过6 层细胞膜17. 【答案】 C 【解析】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2 层细胞膜 ) 、进毛细血管(2层细胞膜 )、进入红细胞膜(1 层细胞膜 )、出红细胞膜(1 层细胞膜 ) 、出毛细血管 (2 层细胞膜 ) 、进组织细胞膜 (1 层细胞膜 ) ,共 9 层膜18. 【答案】 C 【解析】人体肺泡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出肺泡需要穿过1 层肺泡壁细胞 (2 层细胞膜 ) ,进入血管中需要穿过1 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 层细胞膜 ) ,进入红细胞需要穿过1 层红细胞膜,出红细胞需要穿过1 层红细胞膜,出血管需要穿过1 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 层细胞膜) ,1 层组织细胞膜,2 层线粒体膜,因此人体肺泡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穿过11 层细胞膜。
19. 【答案】 C 【解析】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通过的细胞膜途径为:组织细胞的线粒体2 层膜,细胞膜 1 层、穿过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即两层细胞膜)2 层膜、再出毛细血管2 层膜,再穿过肺泡,2层,共计9 层细胞膜20. 【答案】 C 【解析】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2 层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2 层细胞膜 ) 、进入红细胞膜(1 层细胞膜 ) 、出红细胞膜 (1 层细胞膜 ) 、毛细血管壁 (2 层细胞膜 ) 、组织细胞膜 (1 层细胞膜 ) 、线粒体膜 (2 层细胞膜 ),共 11 层细胞膜22 层磷脂分子21. 【答案】 C 【解析】红细胞中的氧气被周围的组织细胞所利用,要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2 层细胞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外膜和内膜,共6 层膜, 12 层磷脂分子22. 【答案】 B 【解析】人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成为肝糖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