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逵形象分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87345931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简析《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及其悲剧性初次与李逵相识,是在《水浒传》的第三十八回,他虽只是个不起眼的小牢子,但却拥有殊于一般人的外貌: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的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单此一点,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逵不像宋江,没有统领众将的气魄与智慧;不像燕青,生来就是一脸清秀聪慧;更不像林冲,骨子里便透着沉着稳重的气息他鲁莽、 不知礼数,但却仗义、粗豪爽直;他嗜酒成性、错杀无辜,但狂放不羁、敢作敢当 通读《水浒传》,李逵的形象总是在喜剧与悲剧之间游离,喜剧角色的他总是在情势危急中给人以放松, 但这能说明他就是个喜剧人物吗?恰恰相反, 他只是一个具有喜剧性格的悲剧人物而已, 他的悲情性时时触动着我的同情神经 他虽憨厚耿直, 对宋江这位哥哥忠心不二,但这其中透露出的却是他头脑简单、撒泼无礼、粗鲁蛮干的落后面,他对于宋江的忠只是一种愚忠, 而恰巧就是他这些落后面与愚忠指引他一步步走向死亡 所以,我们是不能单凭他时时给我们带来的笑料就断定他的喜剧性对于李逵的出生, 我们只能从书里戴宗口中得知一些: 戴宗身边的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据考证为今山东临沂地区沂水县百丈村) 。

      本身是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李逵,他乡中都叫做李铁牛李逵家中有一老母,但眼睛却看不见,上面还有一位长兄,唤作李达,但由于家徒四壁,为养家糊口,哥哥不得不1 / 6“在人家做长工,止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 ,也是由于生活所迫,李逵很早就出外闯荡, 这也不得不让人联想起他当时生活的年代----北宋末年这本是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而当政皇帝的昏庸无道与奸佞朝臣的贪污腐败更是加重了百姓的贫困, 致使民不聊生、 社会千疮百孔、贪官污吏横行于光天化日,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也反映出李逵等一百单八将被逼上梁上之举的无奈与心酸 而与他人不同的是,李逵是出生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形象,即典型的农民阶级,而其他人大多是在社会上有一官半职的,比如林冲,他可是当时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而李逵却只是个“因为打死了人,逃走出来,虽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还乡”无处安身,又由于“能使两把板斧,及会拳棍”所以“见今在此牢里勾当”的小牢子,根本算不上什么官 李逵所使用的兵器是两把板斧,这不禁让人想到以砍柴为生的樵夫,李逵打起仗来根本无章法可循,而且尽使蛮力,一斧便将人砍翻,如庄稼汉子打架, 常常是打急眼了,就甩了衣服,赤膊上阵,而这恰能反映出他身上纯直的农民本性。

      正如恩格斯所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李逵就符合了这一点,而作者又将李逵赋予了多重性的复杂的性格, 这就使整个人物变得丰满生动,读来总觉人物跃然纸上,使人时而嬉笑时而怒骂对于李逵,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家中老母的孝心初上梁山几日,李逵见宋江接其老父上山,晁盖又去探望其老母,不由心中酸楚,在梁山席散后“放声大哭起来” ,宋江问起,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 “我只有一个老2 / 6娘在家里我的哥哥额, 又在别人家里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 ”读到此,也让人大为感动,这个错杀无数无辜的傻乎乎的黑汉子竟也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可爱矣,可敬矣而在李逵下山接娘途中遇李鬼一事里, 我们也完全能够体会到李逵的至孝之心李逵见李鬼假冒自己打劫,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本已“劈手夺过一把斧来”要砍,但一听那李鬼也有一九十老母要赡养,迫不得已才干此勾当,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便动了恻隐之心,不但没有杀死李鬼,而且“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要他“自回家改业”去将之与宋江相比,李逵虽及不上宋江仗义疏财等各种“优秀品德”中的任意一点, 但宋江却因自己与晁盖的通信落入妻子手中而失手杀害了妻子。

      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即便是小妾,那也是妻子,也是自己的亲人,如何才能将自己的亲人狠心杀害呢?恐怕这世界上也只有那极少数的嗜杀者才能道得出此中的缘由吧! 就此点来说, 宋江与李逵就相差甚远了在社会交往中,李逵也有一套自己的做人原则 比如他面对世间善恶,从来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正如歌中所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比如李逵与燕青二人从东京回梁山途中,夜里借宿张太公庄里,得知其女被“梁山头领宋江”夺去,当即怒火中烧,速速回了梁山找那个“口是心非,不是好人”的宋哥哥要人来到忠义堂上,他“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袁无涯刻本中也有如此评价:昔日江州冒血刃、劫法场,出万死一生,虽粉骨碎身亦不顾;今日俨然寨主,威3 / 6灵煊赫,竟以双斧相向,李逵人品超绝可见李逵做人的原则性之强,就是自己敬重的宋江哥哥也要与他人公平对待李逵就是这样的人,只要路遇不平,不管认识不认识,他总是头一个冲上前去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值得学习并大力发扬的还有一方面要说的是他耿直可爱的一面 前文说到,李逵是《水浒传》中典型的农民阶级形象, 而农民的形象便就是李逵这个样子的:有话直说,敢作敢当,有错必改。

      也是在张太公女儿被虏一事中,李逵与宋江在忠义堂上对质, 李逵不顾宋哥哥颜面, 当着众兄弟的面直说“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 便是大样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而在张太公与宋江当面对质后得知, 其女“都是吃假名托姓的骗将去了”的真相后,听从了燕青的意见,脱得赤条条,背了一把荆仗跪与忠义堂前与宋江承认错误可见,李逵确实是个真性情的汉子,虽无章法,不识大礼,但他敢作敢当,知错能改的优点也是值得一提的而在在这一百单八将中,各个都可谓是英雄豪杰, 他们各有所长,但惟独这个排名第一位的头领宋江着实让人不服气 在许多名家点评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对 “宋江 +李逵”这样的典型搭配评价的身影,而这种搭配恰巧也是众多作家写作中常常采用的写法 曾经看到过一篇论文,作者在其中提到了一点, “李逵一生最大的劫数就是遇见宋江”,虽说这种说法是有点偏激,但不得不说这位作者的观点真是一4 / 6针见血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 宋江确实是葬送了梁山百位好汉的罪魁祸首,在这些人当中,李逵又是死的最“窝囊” 、最“可悲”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在宋江喝了毒酒临死之时, 第一个想起的确实是李逵,那么多兄弟为何第一个想起了又蛮又蠢的李逵呢?的确, 想到李逵是因为他怕在他死后李逵得知死因会把他等 “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遂连夜派人去润州唤取李逵,却只说有事要议。

      在李逵到来后,得知毒酒之事,也知道自己也已经喝了毒酒,却没有做出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垂泪道: “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 ”言讫泪下为什么李逵会如此平静?这着实是不符合他的性格啊做出如此反应,其实也是有原因的第一,李逵是个头脑简单,只认死理的人这种性格的他,对于宋哥哥的关照,肯定是万分感激的,在他身处窘迫时,宋江能够慷慨解囊,这对李逵来说绝对是个心灵触动,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第二,李逵是个对兄弟绝对仗义的人一直以来,无论是兄弟有难还是路见不平,第一个冲上前去拔刀相助的永远都是李逵, 而现今,头领宋哥哥被奸人陷害喝了毒酒,况且宋江又召他来也与他喝了毒酒, 做兄弟的怎么能够不陪着哥哥走这段黄泉路呢;第三,李逵虽杀人不眨眼,无所畏惧,但对于权势,依然是有所畏惧的李逵乃一介草民,虽有巨人一般的力气,也敌不过这个手无寸铁的宋江,宋江最初为郓城县押司,上梁山后,晁盖死后当上梁山头领, 而在接受招安后,在朝廷又屡屡立下汗马功劳而对于头领的指示,作为平民的李逵又怎敢不听呢?5 / 6对于李逵的死,大多数读者都是为他惋惜的, 也有又爱又恨的情感掺杂于中虽然再没有机会和好汉们重上梁山共过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想反就反的痛快日子, 但总的来说,故事的结局也是随了李逵之愿的,即生死服侍宋哥哥,做其部下的小鬼。

      所以,我们也没必要为其哀叹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路虽相同,但留下的脚印却是千差万别的,而李逵同样也选择了那条自己的路, 然后自己走下去,或喜或悲6 /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