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题西林壁》苏轼教学设计.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4931287
  • 上传时间:2023-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题西林壁》苏轼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苏轼教学设计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题西林壁》苏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本诗是作者游庐山之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说明了一个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上一首《登飞来峰》之后,本课时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题西林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学习古诗一般的方法,加之这首诗从字面上较易理解,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古诗字面上的意思而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学生则不容易悟出,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庐山来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而水到渠成地感悟出在“此山中”看庐山和“跳出庐山看庐山”的不同,启发学生逐层悟理 教学目标: 1、教学《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鼓励学生背诵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鼓励学生背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庐山瀑布幻灯图片:看着这幅图你想到了哪句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庐山玩,想去吗? (播放课件:庐山风光)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间小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一眼就看到了墙上的一首诗,细心的孩子能发现诗的题目是什么吗?板书课题,释题,齐读课题 2、你了解苏轼吗?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尝试背诵 1、师生总结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 2、自由读古诗《题西林壁》,争取把字音读准,注意诗的停顿 3、指名读——集体评议——范读——练读——齐读 4、多好的一首诗啊,你能想办法把它背下来吗?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能背的一起背,不能背的看书读 三、自主学习,理解古诗 1、同学们平时是怎么理解古诗意思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咨询同桌或老师 3、学生自主学习,师巡回指导。

      4、汇报交流 四、探究品析,逐层悟理 (一)移步换景看庐山——角度不同景各殊 1、作者写了他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①学生汇报 ②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③出示各个角度看庐山的简笔画,同桌讨论,如何连线让字与画结合起来 ④指名同桌上台合作完成连线,集体评议 2、作者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3、(播放庐山风光)让我们再去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希望同学们能边看边想刚才学的两句诗,想想作者在哪个角度看的山,找找片子里的岭和峰 4、欣赏了庐山的千姿百态,你想说什么?再读这句诗,把你的种种感受读出来 5、刚才作者站在不同的空间方位上看到的庐山各不相同,那么,还可以怎样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呢?(不同的时间、季节、天气等) 6、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引读前两句诗) 7、过渡:作者仅用14个字就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庐山的景多景美,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啊!那么作者在看山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感悟呢?我们来看后两句诗。

      (二)跳出庐山思人生——人生如诗诗启人 1、出示后两句诗,请大家多读几遍,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3、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启发引导学生领悟诗的哲理 4、齐读后两句诗 5、感情朗读整首古诗,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让听的人也恍然大悟 6、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 7、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周围的同学呢?是看缺点?看优点?还是优缺点全面看呢?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客观地看待事物,才不会陷在它的圈子里,才会取得正确的认识 五、配乐朗诵,铭记诗理 1、让我们齐声朗诵古诗,把它读进我们的心里去,让它在以后的岁月中指引我们的行动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鼓励学生多读诗、好读诗 2、作业:①推荐苏轼古诗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②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教材说明: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 《题西林壁》苏轼教学设计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