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稻米产业发展及影响.pdf
42页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新i 佘l 砷f 年} 月;旧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瓢霉扒J 卯i 年F 月,f 日指导教师签名:,锄刎上年上月,/日刖苫缅甸是中国的近邻,长期以来,对缅甸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缅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领域包括了缅甸历史、文化、民族、经济、政治各个方面特别是进入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中国的缅甸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研究领域广,探讨闯题有深度,出版成果多这一时期中国的缅甸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对缅甸情况的全面介绍和研究、对缅甸经济的研究、对缅甸历史的研究、对中缅关系的研究以及对缅甸文化艺术的研究。
从近2 0 年来已出版的著作看,中国的缅甸研究主要包括了对缅甸主体民族缅族的起源的研究、骠人和骠语的研究、对缅甸古代社会或封建社会的研究、对近代缅甸历史的研究、对缅甸独立之后发展道路尤其是“缅甸社会主义”的研究、对当代缅甸民族问题的研究、对缅甸1 9 8 8 年以来军人政府和政治发展的研究、缅甸毒品和禁毒问题的研究八个大的方面然而,在对缅甸近代史的研究中,关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稻米产业的发展还没有专门研究,这也是中国缅甸史基础研究的一个方面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做一尝试缅甸1 0 4 4 年形成统一国家,1 8 2 4 .1 8 8 5 年三次英缅战争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 9 4 2 年日本占领缅甸,1 9 4 8 年缅甸独立一直以来稻米是缅甸最主要的农作物,也是国家经济的主要资源缅甸的自然和气侯条件使得她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主,稻米是其传统的作物和居民的主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输出国,占世界稻米总输出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为什么缅甸会成为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输出国? 缅甸的稻米产业是怎样发展的? 对当时的缅甸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缅甸的稻米产业迅速发展是在第二次英缅战争英国占领下缅甸后。
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代替封建的和半封建的自然经济,英国使用了殖民主义的双重优势:空闲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1 8 5 2 .1 8 8 5 年期问,伊洛瓦底江下游三角洲一带的沼泽和丛林得到大规模开发,成了缅甸的主要产粮区,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缅甸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单一作物制,缅甸经济畸形发展’缅甸稻米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英国的殖民政策是分不开的英国取代了荷兰、西班牙、麓萄牙在东南亚的统治地位后,目的同样是要把殖民地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英国根据其生产需要和世界市场的需要,发展殖民地一种或一二种商品为特征的单一经济马鲁古群岛依然是香料群岛,在马来亚开发锡矿和发展橡胶种植园经济,在印尼、菲律宾等国则发展甘蔗、蓝靛、咖啡、烟草等种植园经济英国占领缅甸后则把缅甸变成了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掠夺林业和矿业资源缅甸大米的绝大部分输往英国和英国的殖民地附属国,而大米贸易则被英国公司垄断,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使缅甸成为当时最大的稻米输出国稻米业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缅甸经济发展,土地关系也发生变化同时,英国的工业化和向海外扩张,刺激了缅甸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主义的普及一方面,殖民主义给予缅甸的传统制度以沉重打击,同时把国家主权的概念以暴力和非暴力的形式强加给缅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缅甸的民族国家是通过英国的影响而从外部引进的。
另一方面,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催化了缅甸民族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工人阶级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及《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说的:“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卑鄙的利益驱使的,⋯⋯但是,⋯⋯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英国在缅甸也完成了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使命,一个是建设性使命殖民主义给了英国人一种权利去发展他们自己的社会并且阻碍其他地方的发展,正是这一发展和不发达现象从主要方面说明后来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英国产业乃至欧洲产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有赖于殖民过程中对殖民地的掠夺对于缅甸来说,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当时缅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留给缅甸后遗症——以稻作业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至今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今天的缅甸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人均收入很低,经济总体业绩也很差1 9 4 8 年缅甸独立时,人们都料定它将是该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国家应该说,缅甸是东南亚地区一个经济发展起步旱的国家,缅甸的各种自然资源都很富足,包括石油、木材和其它矿产尤其是,缅甸是个主要的大米出口国,而且其宝石举世闻名。
而时至今日,它的经济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仍然是以稻米为主的单一制农业经济缅甸今天的落后,其原因固然主要是2 0 世纪6 0 年代后,实行“缅甸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政策所至但与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出于掠夺的目的开发下缅甸,使缅甸成为单一片面的以水稻为主的国家不无关系2因此,研究殖民地时期缅甸的稻米产业发展和影响,既有其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当时缅甸社会经济的历史状况,而且对于全面认识缅甸农业经济的畸形发展乃至今天缅甸经济依然落后的原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就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专著,散见于各著作中贺圣达著的《缅甸史》对殖民地以前的水稻种植及贸易有论述,英国统治缅甸后,有“殖民地经济的全面形成”一章详细论述,同时还对殖民地经济对缅甸政治的影响深入分析梁志明主编的《殖民主义史.东南亚卷》指出下缅甸的殖民地化使缅甸成为英印殖民帝国的粮仓,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进而指出大米出口经济的发展,缅甸形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单~作物制以及缅甸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另外李勤主编的《东南弧经济概论》,谷源洋等主编的《东南甄各国农业》,王民同,罗致含等编著的《东南亚史纲》,史晋五的《缅甸经济基本情况》中也有论述。
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阿达斯的《缅甸三角洲:1 8 5 2 —1 9 4 1 年间~个亚 洲稻米新垦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ⅡⅢB L 珏t M A D E L T A - -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o c i a l C h a n g e O i l a n A s i a n R i c e F r o n t i e r , 1 8 5 2 - 1 9 4 1 ) ,论述了殖民地时期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变化,提到下缅甸稻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移民的迁入英国学者弗尼瓦尔1 9 3 9 年出版的《缅甸政治经济导论》( 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P o l l t i c a lE c o n o m yo f B u r m a ) 论述了缅甸当时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对下缅甸的土地制度、稻作业的发展等许多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加坡学者程晓华的《1 8 5 2 —1 9 4 0 年缅甸的稻米产业》( T h eR i c eI n d u s t r yo fB u r m a1 8 5 2 .1 9 4 0 ) 则从稻米的种植,分类,产量以及与此相关的碾米加工业,劳动力问题。
土地占有制问题,信贷和市场等方面作了广泛的论述,有很多是第一手资料另外,英国学者哈威的{ 1 8 5 2 —1 9 4 2 年英国人在缅甸的统治》( B r i t i s hR u l eI nB u r m a1 8 2 4 - 1 9 4 2 ) 和《缅甸史》( 中译本) ,苏联瓦西里耶夫的《缅甸史纲》( 中译本) ,英国霍尔的《东南亚史》( 中译本) ,道比的《东南亚》( 中译本) 等书,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与之有关的一些问题,但不是系统的研究我将在吸收和采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缅甸稻米产业发展的背景,发展状况和影响等问题作初步系统考察,以期能有助于我国缅甸史的研究本文所论述的时间段是“殖民统治时期”即1 8 2 6 年至1 9 4 1 年我把重点放在1 8 5 2 至1 9 4 1 年之间因为1 8 2 6 年第一次英缅战争后,英国仅取得了阿拉干和丹那沙帘两地,虽然取消了稻米贸易禁运政策,贸易额也增加了,但缅甸主要的稻米种植区还在缅甸封建王朝朝统治下,稻米业并没有显著发展只是到了1 8 5 2 年第二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占领了下缅甸,迅速开发缅甸伊洛瓦底江——锡唐河三角洲,稻作面积和稻米产量才快速增长。
特别是1 8 8 5 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已步入金融资本的殖民扩张时代,开始向缅甸大量投资,与稻米相关的运输公司、碾米厂、银行大量出现,使缅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输出国缅甸的独立时间是1 9 4 8 年,但1 9 4 2 年日本人占领缅甸时,许多设施在英国人撤离时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缅甸的稻米产业几乎已停滞,故不再论述1 9 4 1年之后的稻米业发展本文中所提到的“上缅甸”和“下缅甸”的概念,是从地理意义上来划分的根据颓加坡学者程晓华的观点,上缅甸是指卑谬以北地区,包括中部干燥地带、西部山区和勃固地区,但不包括掸邦和北部山区;下缅甸位于卑谬以南,主要指伊洛瓦底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锡唐河流域地区和德林达依地区,阿拉干地区的大部分地区也属于下缅甸据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农村经济辞典》解释:产业指社会专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部门或行业本文中所指的稻米产业包括稻米种植业、稻米加工业和稻米贸易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历史的,统计的和分析的方法写作,不求详细,面面俱到,但求客观、大概的全貌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和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改正完善由于资料的不足和本人水平的限制,本文的撰写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成熟之处,文中存在的缺点和不当之处,诚恳地请专家、导师及各位同仁指正。
4一、殖民统治前缅甸的稻作业及其特点( 一) 缅甸的地理环境缅甸位于北纬9 5 8 ' 一2 8 3 1 ’和东经9 2 2 1 ,一1 0 1 1 1 ’之间,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高山环抱北面背枕“世界屋脊”西藏高原,东部有登劳山脉、他念他翁山脉和比劳克东山脉,西部有那加山脉和阿拉干山脉这些山脉把高山区以南的缅甸分为:东部高原、西部山区、阿拉干沿海区和中央平原四个部分由于缅甸山脉多系南北走向,江河也大多是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为人们提供了交通之便,灌溉之利,且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缅甸有三大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及锡唐河锡唐河三角洲在勃固山脉以南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连成一片这里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土地平坦肥沃,交通发达,是缅甸重要的稻米生产区缅甸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类型,潮湿的西南季风和干燥的东北季风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季风的作用下,全年明显地分为凉季( 1 1 月一2 月) ,热季( 3月~5 月) ,雨季( 6 月一1 0 月) 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地区为热带气候沿海一带的阿拉干和德林达依地区降雨最多并有季节性,为季风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水稻缅甸中部地区属于干燥气候北部山区和东部高原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为温带气候,这里有早稻种植。
而海拔4 5 0 0 米以上的北部高山则终年积雪,为冰雪气候这里很少种植水稻缅甸的土壤有冲积土、粗骨±、高山红、褐土、水稻土、粘土等平原地带尤其是三角洲和江河两岸平原以冲积土为主,掸邦高原以粗骨土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