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词.doc
7页称谓语称谓词类别而称背称亲属称谓血亲关系姻亲关系非亲屈称谓代词称谓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称敬称亲昵称谓戏谑称谓名字称谓苏属称谓亲属称谓又有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的分别,如(以常用的为例):血亲称谓爷爷祖父奶奶祖母姥爷姥姥外公外婆爸爸父亲妈妈母亲叔叔伯伯男男姑姑姨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儿子女儿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2、姻亲称谓姑父姨夫舅妈婶婶伯母人妈人娘嫂子弟妹姐夫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大姑子小姑子儿媳妇侄媳妇女婿侄女婿 孙媳妇孙女婿非亲属间的亲属称谓有的选用血亲称谓,如“叔叔、仙11”等,有的用从血亲称谓中派 生出来的称谓形式,如“阿姨、大妈、大爷、大哥、大姐”等姻亲称谓除了 “伯母、嫂子” 外一般不用于非亲属间血亲称谓的而称常常取单音节形式,或者在询而加上行辈如:爸 妈 爷 奶 姥 叔 舅 姑 姐 哥……三叔大伯老勇四姨二姑三姐六哥……亲属称谓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借子称或者从子称借子称是在亲属称谓前加上“他”(指 口己的孩子),“他爸”二“孩子他爸”;从子称是站在口己孩子的立场上使用跟孩子一致 的称谓形式它们既可以用作面称,乂可以用作背称如:借子称:他爸他妈他叔他三奶他二叔……从子称:姐姐 哥哥 爷爷 奶奶……非亲属称谓1. 代词称谓称谓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这里只讨论体现人与人关系的语言形式。
人称 代词通常不被承认为称谓形式,这是因为在汉语里人称代词不必根据交际双方的关系而变化 (“你、您”除外)但是考虑到与英他语言系统的対应关系,我们还是有必要把它们列举 出来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冇13个,它们是:我你您他(她)我们你们他(她)们咱们人家咱人家各位诸 位2. 社交称谓社交称谓乂称礼貌称谓,主要用于社交场合或者用于称呼有特殊身分或地位的人它包 括以下一些称谓形式:先生 夫人 太太 少爷 小姐 大人 阁下 陛下 老爷 殿下 女士它们可以直接用作称谓,也可以附加在其他称谓形式后面,如:总统先生居里夫人 张太太 王小姐 法官大人 总理阁下 国王陛下 亲王殿下 张先生莺莺小姐但是有些音译外来词则是例外,如:密斯张密斯特李社交称谓中的“先生、小姐”使用频率最高,而且有泛化的趋势但是它们在使用当中 却有许多麻烦,比如对有一定地位的年轻女子称“小姐”不会有问题,在服务行业,我们称 年轻的女了、或者不太年轻的女了为“小姐”也不会有问题,在其他的行业(比如机关、学 校)对同样年龄的女子我们就不敢肯定称“小姐”是否合适先工”与“小姐”是不对称 的,“先生”是一种尊称,“小姐”不一定是尊称(如“三陪小姐”就不是尊称);“先生” 可以称呼男性,也可以称呼女性(如宋庆龄可以尊称为“庆龄先生”),而“小姐”绝不会 用來称呼男性;在服务行业我们对女服务员可以称“小姐”,但是对男服务员我们却一-般不 称“先牛”,大多数人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但最近也有人称“先牛” O这说明称谓系统有空 缺,也正在变化之中。
3. 关系称谓关系称谓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有以下一些形式:同志老师师傅同学老板朋友不同的社会阶层习惯使用不同的称谓形式相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称谓场合有不同的 指称含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高频称谓词,它们会各领风骚几十年,这里面有社会 原因同志”曾经是个用途极广的称谓形式,但是现在冇迅速萎缩的趋势老师”本來只 用于学校,但是现在已经泛化,许多与教师职业无关的人也被尊称为老师这种现象在一定 程度上造成了称谓的混乱师傅”使用范围很广,但是日前也有萎缩的趋势老板”是 冬眠近40年Z后又重新起用的称谓形式,它说明了人与人Z间社会关系的新变化本来“同 志”只限于党内使用,1949年以后逐渐在大陆范围内为全社会所通用,它成了人与人ZI'可 平等关系的标志文革”期间,工农兵的地位迅速捉高,尤具以工人老人哥的地位为尊, 于是“师傅”就成了与“同志”并驾齐驱的称谓形式,并逐渐有収而代之的势头改革开放 以后,海外的“先生们”和曾被贬为“臭老九”的海内的“先生们”备受青睐,于是“先生” “老师”又成了新的尊称可谓“风水轮流转”,称谓的指针永远指向时代大潮的浪尖儿, 它成了时代的风向标4、职衔称谓职衔称谓是一种极普遍的称谓方式。
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职业性称谓,一是头衔 性称谓职业性称谓:大夫医生护士 律师教练会计经理工程师头衔性称谓:部长市长团长主任上校教授博士 人师职业性称谓的面称只选择在大众心目中有地位的职业名称,而不会选择另一些,如以下 几个称谓一般不用作面称:司机厨师理发师钳工车工架子工但是在农村地区,“木匠、瓦匠”是可以作为面称使用的头衔性称谓可以分为儿个部分:(1)官衔:部长司长局长署长处长科长股长省长专员州长市长县长乡长队长军长I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书记主任所长馆长厂长场长用[长机长(2)军衔:元帅将军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中士下士(3) 职衔:教授讲师研究员助研编审高工工程师(4) 学衔:|専士(硕士、学士不做称谓使用)头衔性称谓中有个正在迅速成长膨胀的称谓“老总”或者“某总”,这个称谓形式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冇不同的含义:1949年以前称国民党官兵为“老总”,1949年以后称朱德、 陈毅等元帅级的人物为“老总”,90年代以后称总经理为“老总”,有吋也把总工程师称 为“老总”无论何时“老总”都是一个尊称所有头衔式称谓都含有对被称呼者的敬意在 内,虽然这种称谓形式本身并不是敬称。
称谓形式的使用反映的不是人们对语言形式的态度, 它反映的是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等级观念的态度头衔性称谓有的可以冠以姓氏,例如官衔、职衔和学衔,但是遇到带有“副”字时为了 交际的礼貌原则,习惯上要把“副”字去掉,工程师系列则直呼为“某工”;有的则不能冠 以姓氐 如军衔,我们不用“张上校、李上尉”(“将军”除外)职衔中除了科技人员, 初级、中级职称一般不做面称使用5. 谦敬称谓谦敬称谓包括两种称谓方式:-•种是谦称(或贱称),-•种是敬称谦称是下对上说话 时或与平辈说话时比较客气的白称,侑时也可以是上对下比较客气的H称;敬称是下对上说 话时或平辈说话时比较客气的对称例如:谦称:(1)称自己小弟学牛属下在下弟子孩儿老朽愚兄鄙人(2)称己方贱内犬子敝友敝东敝岳家严家慈敬称:(1)宜接称呼对方a.老+姓氏:老王老张老李老于老崔b.行辈+爷:二爷三爷四爷五爷C.姓氏(或名号)+兄:王兄张兄伯江兄子美兄d.姓氏(或名号)+老:郭老张老子具老子陵老e. 特殊的敬称:老师老乡老丈老兄老们老弟f. 取名字小一字+公:朱徳熙——熙公(2)称呼对方的家人或亲友a.尊+称谓:尊夫人尊大人卑大君尊翁尊府尊堂b.令+称谓:令尊令堂令兄令弟令郎令妹令爱令嫂令徒以上所举的例了在现代汉语中都会碰到,然而它们有的是文言词,有的是口语词,有的 是书面语词,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对使川场合和使川者的身分也是冇限制的中国古代冇成 套的谦敬称谓,在今天它们己基木不用了,不过因为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有吋 为了需要不得不借用I 口的称谓形式6. 亲昵称谓亲昵称谓是一种特殊的称谓方式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小张 小王(“小” +姓);小明 小玫(“小” +名)(2) 张儿 王儿(姓+ “儿”,“儿”不占音节);英儿 花儿(名+ “儿”,“儿” 不占音节)(3)李子杨了(姓+ “子”);梅子英子(名+ “子”)(4)大王人刘大李大杨大陆人张人徐(5)明明朗朗星星西西月月芳芳(6) 人令(darling) 亲爱的 宝贝儿 乖乖 甜心(sweetheart )爹地(daddy) 妈咪(mammy)(7) 哥们儿爷们儿姐们儿(8) 小伙子小姑娘闺女小朋友亲昵称谓最常用的是在姓氏或名字的最后一个咅节前边加“小”或在姓氏后边加“儿”, 不过有些姓氏可以加“儿”,有些姓氏不行,比如以下姓氏不能加“儿”:*孙儿*魏儿*沈儿*韩儿*崔儿*石儿……这里冇语咅规律在起制约作用另外,外來的亲昵称谓形式H前生命力还不太强7. 戏谑称谓戏谑称谓也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对称谓对象來说,这种称谓形式显得不够尊重或缺 乏礼貌,但是在开玩笑的时候当属例外。
常见的戏谑称谓有:小妞儿老外人兵 老(冒)儿板爷儿侃爷小子 老农8. 名字称谓人人都有名字,有名字就是为了便于称谓和指别但是在现代汉语称谓系统里,名字并 不是可以随便用做称谓的名字包括全名(连名带姓)形式和纯名(不含姓)下对上、卑 对尊使用全名称谓是不礼貌的,而平辈之间则要看交际双方的关系远近来确定使川什么样的 称谓形式除了老师叫学生、警察审小偷、平辈之间互相称呼等场合以外,指名道姓是不够 礼貌的但是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在现代汉语里,中国人的名字有单名和复名之分 (少数人述有三音节的名字),单名只能连名带姓一起用,女II:赵刚钱进孙夏李红复名则冇两种可能:连名带姓称谓或纯名称谓,示者比前者要亲呢得多,所以异性之间 使用纯名称谓是不口由的比如“崔希亮”这个名字,在止式的场合要姓和名一起说,同学 Z间也经常是连名带姓一起说,如果只称“希亮”则显得很亲密,所以为了保持一定的距离, 异性Z间往往避免使用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包括三种形式:小名、大号、绰号(当然文人还有笔名,艺人还有艺 名)小名是童年时期所使用的名字(不是人人都有),使用范围仅限于家庭邻里Z间,而 大号则是学名,是一个人从上学时开始使用的正式名字。
这个名字一般來说要伴随人的一住, 绰号是别人强加的名字(冇的木人会欣然接受,冇的木人不接受前者可以作为面称使用, 后者如果不是故意使对方难堪,不会作为而称使用绰号也不是人人都有),但常常会在一 段时间里代替木名,作为称谓形式存在例如:胖子小二黑三仙姑二诸葛周扒皮座山雕老解决假洋鬼子名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了儿千年,人名的研究也很有成绩但是人名作为-•种称谓 形式,历史上却有很多讲究,有避讳、有变化,如曾国藩名国藩,字们涵,号涤生,在他的 家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不同的对彖使用不同的落款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古 代的遗风在今天也还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