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教案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10课-第2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4402254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1.0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明确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2.理解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理论创新的重要性3.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点: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难点: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基础初探]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2.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3.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4.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预习提升]1.判断(1)科学技术的创新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理论创新决定的)(4)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发达的唯一决定因素)2.思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提示: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78探究问题【提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教材P79探究问题【提示】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中,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同时,理论、科技、文化都受到制度的制约,与此相应,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也必将受到制度创新的制约因此,唯有制度创新才能为其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3.教材P79探究问题【提示】 (1)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2)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4.教材P79探究问题【提示】 如京剧的诞生,《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古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水浒传》、《三国演义》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加工整理创新而成的学生分组探究 创新的作用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创新是山东省近年来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政策、新业态、新品牌、新布局,使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新增100多亿元,平均增幅超过15%,在强力支持山东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还推动了山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试分析创新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示:①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创新强力支持山东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体现了这一点②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创新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体现了这一点③创新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创新推动了山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体现了这一点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创新是山东省近年来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全面理解创新(1)创新的内容(是什么):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2)创新的哲学依据①从唯物论角度: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②从辩证法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③从认识论角度:整个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认识具有无限性3)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1.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关村一直未曾停下先行先试的脚步,联想从创立到实现100亿销售额用了15年,百度用了12年,小米用了不到3年;第一批100家企业上市用了20年,新增加的100家用了不到4年。

      这说明科技创新(  )A.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对象【答案】 B2.自主创新首先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因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说明(  )A.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B.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D.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答案】 A3.下列对创新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A.创造性思维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B.打破常规,逆向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C.要敢于否定一切,树立创新意识,革故鼎新D.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答案】 D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认识到,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先对接知识]———————————————材料信息知识对接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再演练应用]———————————————1.习近平主席强调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内涵④创新既要立足实践,又要尊重权威A.①②          B. ①③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A2.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原因在于(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3.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  )①创新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创新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创新能够更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政治作为文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知识点也是让同学们头疼的。

      哲学,制度等知识点让同学们背坏了头但是一切学习都是有方法的,备考政治是要有“工匠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注重积少成多,积累知识,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及好用的教辅书1经济意义的题描述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3、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4、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描述对外经济意义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2政治意义的题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交往活动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党的政治意义(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3《蝶变笔记》教辅推荐高中政治的特别之处体现在教材的深度、难度和广度上教师将知识点一一讲述,学生在做题时却仍然找不到要点,这是因为高中政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概括能力这里推荐大家使用《蝶变笔记政治》里面把高中政治的知识归纳整理了很多 考点模块,按照讲练结合的形式划分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全书的考点解读,知识导图,知识梳理都是各位名师精心编写,可以让同学们真正实现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想要准确的练习政治的相关知识点的话,就可以试试这本笔记整体的基础讲解详细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使用因为高中复习阶段是重要的补习基础的阶段,合理运用教辅书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提升效果高中政治思维导图(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