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中白云词疏证》研究.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0543619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8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中白云词疏证》研究    薛竹摘  要:有清一代,词学兴盛,学者们对于词集的编纂、刊刻、考证等工作日益重视,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之风盛行,词集笺注取得了突出成就《山中白云词疏证》就是江昱以经学考据之法疏证南宋词人张炎词集的成果全书共有疏证和按语近二百条,引书一百三十多种江昱将大量精力用于对人名、地名和时间的考证,补充了相关的唱和词作及张炎的佚词,并且评点作者风格,发掘文本寓意《山中白云词疏证》推进了张炎在清代词坛的经典化进程,江昱将经学与词集笺注相结合的疏证方法也为后世所采用,有效提升了词体的地位Key:《山中白云词疏证》;江昱;词集笺注《山中白云词疏证》是清代学者江昱的词集疏证著作江昱在龚翔麟刊刻的八卷本《山中白云词》的基础上,裁缀成帙,著成《山中白云词疏证》传统的词集笺注较为注重字句解释、名物考辨、典故训释和修辞运用等,《疏证》则主要是对张炎词中的人地、岁月、本事、轶事、唱和之作进行疏证,侧重文字校勘与词意疏通,着力考证张炎的生平与交游情况江昱用近二十年的时间,耗费极大的心力,将经学考据之法运用于《山中白云词》的疏证全书征引方志、文集、史书、笔记、小说等各类文献共一百三十多种,于原词之后先疏证,再附按语。

      一方面,《山中白云词疏证》考证、补充了张炎的生平资料与交游情况,为后世研究张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疏证》考证张炎词中人名、地名等,有疏通词意之功,推进了张炎词在清代的经典化进程因此,江昱的《山中白云词疏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研究价值一、江昱与《山中白云词疏证》江昱(1706—1775),字宾谷,号松泉,祖籍安徽歙县,此后祖父迁居扬州,遂占籍扬州江昱安貧嗜学,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与其弟江恂并称为“广陵二江”江家祖上以业盐获得的丰厚利润,大量购书、藏书家中有凌寒竹轩,藏书万卷,多为善本江昱《山中白云词疏证》自序云:“间与弟蔗畦涉猎之余,遇可相发明者,辄笔之简端垂二十年,翻书不下万卷[1](序,P2)可见江氏家族藏书之丰与江昱用力之勤江家学术氛围浓厚,江昱的父亲潜心于声韵之学,江昱自幼便继承了家学其弟江恂在《韵歧·跋》中说道:“忆先子平昔究心音学,于余兄弟能言,即授以平仄,稍长《文选》《杜诗》日以授读,而于声韵间尤为斤斤[3](P779)丰富的藏书与江氏家族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江昱的读书、治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少时便有“圣童”之目,极为聪颖;又好为诗词,才学甚高江昱本人酷好读书,蒋士铨在《江松泉传》评价江昱云:“君久困诸生中,嗜学安贫,不改其乐。

      偕恂坐凌寒竹轩,拥书万卷,上下古今,以述酬酢,怡怡然[2](P2114)江家是书香世家,虽然曾经以业盐为生,但子孙多以科举为业只是江昱在科举上一直仕途不畅,屡试不第他便潜心研究学问,一生都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相伴江昱学殖深厚,通音韵训诂之学,又好金石文字,在诗词创作方面也颇有成就著有《韵歧》四卷、《梅鹤词》四卷、《松泉诗集》六卷、《潇湘听雨录》八卷等在词学方面有三种词集疏证著作:《山中白云词疏证》《蘋洲渔笛谱考证》《草窗集外词考证》三种疏证著作资料翔实,考证精详,为后人研究张炎和周密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山中白云词》是南宋词人张炎的词集张炎(1248—1322?),字叔夏,号玉田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自六世祖张俊起迁居钱塘张炎家世兰锜,门第显赫,戴表元称张炎是“翩翩然飘阿锡之衣,乘纤离之马”的勋贵少年南宋灭亡之后,张炎家道中落,流落播迁,客游无方曾经北游燕蓟,最后失意而归;晚年寓居临安,落拓而终张炎早期词作的内容多是赏游湖山、风花雪月一类;宋亡之后,其词作的风格发生了很大转变,以抒发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为主《山中白云词》在元、明两代仅有抄本流传,今存最早的是元代陶宗仪的抄本清代初年,由朱彝尊转录传布,厘为八卷。

      之后,龚翔麟与李符校订、传刊,共收词作296首,是为龚本龚本以后,有多种翻刻版本,但一直无人为其笺注至乾隆时期,始有江昱作《山中白云词疏证》,《疏证》以龚本为底本江昱以经学考据之法笺注词集,在词后加疏证和按语,共计近两百条,引书一百三十多种,对词集中的人名、地名、时间以及张炎的生平事迹和交游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考证其他如辑补佚词、评点词作、校勘文字、疏通词意等,亦有发明《疏证》于乾隆十八年完成,首卷题“江昱宾谷辑江恂于九较”,《疏证》中字体不一,多处有眉批和签条,可以判断是由江昱、江恂兄弟二人共同完成的夏志颖在对江昱的《潇湘听雨录》考辨时指出:“所谓的‘辑注草窗、玉田’,显然是指《考证》《疏证》两部书稿,‘秘之而不刻以行世’说明《考证》《疏证》均没有刻行,江昱本人也似乎没有将之刻行的打算[4](P73)由此可知,《疏证》一直是以稿本的形式存在,在江昱生前并未刊行此后多年,此书一直明珠蒙尘,直到后世朱祖谋将《山中白云词疏证》收入《彊村丛书》中刊刻行世,才广为人知二、《疏证》的主要内容与学术路径词集笺注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词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和时间进行考证,其他如一些典故考释、名物考辨、修辞运用等亦包括其中。

      江昱在《山中白云词疏证》自序中云:“夫集中之题但云某人某地,读者亦仅就其词臆为人如是,地如是,是人与地因词而见,而不知词实有以确洽其人与地,何啻目眩珊瑚木难而不能名邪?其或实有所指而本题未能注明,则又往往忽略,甚且以为宽泛之语,而曾不经意,可胜三叹[1](序,P2)因此,江昱在疏证《山中白云词》时,详细考证了词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和时间,并注释唱和词作与补充佚词,不过,对于词中所涉及的名物、典故、修辞一类,江昱并不疏证此外,江昱在文字校勘上十分细致,颇下功夫,对于一些具有争议者,他从相关史料中爬罗剔抉,仔细辨误,再作判断一)考释人名、地名与创作时间《山中白云词疏证》考证人物众多,如戴表元、郑思肖、仇远、舒岳祥等江昱在疏证这些人物时,多引用文人集和地方志来进行考证,选取必要信息,作成人物小传,令读者一目了然于知名人物的生平考证,因相关信息较多,江昱则引证适当,并不多加考辨真正能够体现江昱考证之功的,是在于他对词史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深入挖掘江昱从相关史料中予以钩沉,为他们一一作传如卷四《霜叶飞》(故园空杳)是悼念吴立斋之作,但吴立斋是谁,似乎无从稽考,江昱则征引《汉泉漫稿》中《南塘戏赠立斋主人》诗,为考证吴立斋此人提供了线索。

      此外,江昱还考证了玉田词中一些人物的字、号如卷一《声声慢》(平沙催晓)后按语:“又录载沈词后有‘秋江’二字葫芦小印,及‘尧道’二字印,知玉田集中所称‘秋江’即尧道也[1](卷五,P4)在卷六《浪淘沙·秋江》中,江昱又指出:“词意非徒赋秋江景物,秋江乃沈尧道号,此当为沈赋者[1](卷六,P5)江昱点明这里的秋江并非秋日江景,而是为沈尧道而作如果不知沈尧道号“秋江”,那么在阅读本词时便很可能会混淆词意《山中白云词疏证》在考证地名上也十分细致在《疏证》中,江昱曾多次对地名进行考释,如长春宫、蓬莱阁、霅溪等地有些地名在不同朝代中都有所变迁,或因为一些人物轶事而具有别称,江昱采用征引地方志和史书、笔记等方法来详考这些地名的源流如卷一《忆旧游》(问蓬莱何处)就对越州与蓬莱阁予以考证,先是引《元和郡县志》以解释越州名称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接着引《名胜志》来证明“蓬莱山正偶会稽”再引《宝庆会稽续志》和《嘉泰会稽志》说明蓬莱阁的地理位置、名称来源、何人修建,并附按语:“西湖孤山亦有蓬莱阁,故别本题冠‘越州’以别之[1](卷一,P18)这是解释别本题目中在蓬莱阁之前冠以“越州”的原因,以免读者将本词中的“蓬莱阁”与西湖孤山的蓬莱阁相混淆。

      郑思肖评价张炎词作云:“互相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飘飘征情,节节弄拍,嘲明月以谑乐,卖落花而陪笑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绣山水,犹生清响[1](序,P1)结合张炎的生平来看,其词作中确实涉及到许多与杭州西湖相关的地名,江昱一一考证,为之笺注卷一《高阳台·西湖春感》直接引《方舆胜揽》介绍西湖十种胜景,卷三《高阳台》(古木迷鸦)释南园,引《西湖游览志》和白珽的《西湖赋》等他如卷一《忆旧游》(记开帘过酒)释吴山,卷四《数花风》(重整旧渔蓑)释灵隐山,卷五《壶中天》(万尘自远)释乌石峰等,凡此之类,不一一枚举《山中白云词》与杭州及西湖相关的山水地名繁多,这与张炎长期在临安生活有关正因如此,如果對这些地名不加以疏证,非杭州地域的读者或许难以知晓其中之意江昱在考释这些地名时,在不脱离原作的情况下,先引书疏证,后加按语,各条疏证在逻辑上也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疏证》之严密细致,由此可见一斑《山中白云词疏证》对张炎词中所涉及的时间尤其是词作的创作时间也有所考辨在疏证时间时,江昱通常会将原作的干支纪年法转换为年号纪年法如卷二《西子妆慢》(白浪摇天)张炎序云:“吴梦窗自制此曲,余喜其声调妍雅,久欲述之而未能甲午春,寓罗江……”昱按:“甲午,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

      [1](卷二,P11)卷八《临江仙》序云:“甲寅秋,寓吴,作墨水仙为处梅吟边清玩时余年六十有七,看花雾中,不过戏纵笔墨,观者出门一笑可也[1](卷八,P7)江昱由此推知这里的甲寅实为元仁宗延祐元年有些词作的时间无法确定,则存疑待考如卷七《风入松·闰元宵》按曰:“元史世祖至元五年、成宗大德十年、仁宗延祐四年俱闰正月,此词未知何时作[1](卷七,P4)由于以上三个时期的“闰正月”都有可能和此词的创作时间相关,江昱亦无法确认此词究竟作于何时,于是便把推断的结果列举出来,以供大家参考二)引用倡和词作,勾稽佚词《山中白云词疏证》在人地时间考证外,对于张炎词作本身相关的倡和词亦有考辨如果玉田词中有明确次韵者,江昱则在原词后补出原作如卷三《探芳信·西湖春感寄草窗》就直接引用《绝妙好词》中周密的《探芳信·西泠春感》,这也是江昱疏证倡和词作最常用的方法江昱也会在“似倡和之作,但不次韵”的词后补出同调词作如卷二《绮罗香·红叶》(万里飞霜)引王沂孙《玉笥山人词集》中《绮罗香·红叶》,卷二《疏影·梅影》(黄昏片月)引王沂孙《玉笥山人词集》中《疏影·咏梅影》、周密《草窗词》中《疏影·梅影》这种补出倡和词作的方法,说明江昱对于词坛唱和也颇为了解。

      在有些词作后,江昱还会补出与词作内容相关的词,如卷一《国香》(莺柳烟堤)后补入周邦彦的《台城路》(绿芜凋尽台城路)和《意难忘》(衣染莺黄)由于张炎曾师法周邦彦、姜夔,在创作时所运用的意象、风格,乃至神韵上难免会与二者相似,在原作后补出相似词作,可以方便读者对照阅读,了解其渊源所在《山中白云词疏证》在辑补佚词上,亦作出一定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卷一《声声慢·都下与沈尧道同赋》中,江昱按曰:“《大观录》载温日观葡萄墨迹题词,凡三人,调《甘州》,玉田首倡,和者鄜州刘沆、汴沈钦又,曾遇自序及诗玉田云:‘《题曾心传所藏温日观墨葡萄画卷》’[1](卷一,P4)《题曾心传所藏温日观墨葡萄画卷》为张炎词作之“遗珠”,江昱在惋惜该词未被收入《玉田词》的同时,也肯定了《大观录》的辑录价值他认为:“《大观录》者,本朝吴门吴升子敏就所见书画汇为一集,多出前人编辑之外,鲜有副墨流传尧道、心传作不少概见,玉田作集亦不载[1](卷一,P4)夏志颖指出:“嘉庆年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亦辑录此词,但未注明出处,而实际上,江昱早在乾隆初年已发现此词,只因《疏证》流传未广,发现之功才旁落他人[5](P564)由此可见,江昱对这首词的发现是要早于他人的。

      三)点评词作,发掘寓意点评词作也是江昱疏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江昱主要是着力于人地岁月的考证,同时对疏证的词坛人物和词作词风也偶有点评一般情况下,江昱会转引前贤或时人评价,自身并不多作点评,可见其评词的客观态度《疏证》中江昱直接评词只有两处,分别为卷五《蝶恋花》(济楚衣裳眉目秀)和卷八《壶中天》(波明昼锦)在卷八《壶中天》(波明昼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