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质量分析.doc
5页物理教学计划总结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质量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是全市统一命题,以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现行教材(沪科版)为按照,命题内容是《密度与浮力》、《压强》、《机械与人》、《小粒子与大宇宙》全面调查了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简要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构造与特点: (一)构造 总分值值100,五大题35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题 题量 14 13 2 4 2 分值 28 27 8 24 13 (二)主要特点 1、以三维目的为基点,注重双基的调查试卷调查的知识面广,覆盖了命题范围内的所有知识点,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进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调查,留意每道题的调查功能的实现,表达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整卷联络生活的、四周的情景题较多,注重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学以致用,如选择题1、5、13简答题28、29等。
3、整卷充满时代气息,让考生感遭到物理与现代生活、现代技术的亲切联络,激发了考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填空题21、22、26简答题29等 4、整卷图文并茂,把抽象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直观地展现,也加强了对学生读图、观察才能的调查 5、整卷难易程度根本符合8:1:1的预设要求,难度不大又有一定的区分度,一些标题对考生的才能要求较高,如选择题13、14填空题25题等 二、考试成绩情况 与考数 优秀数 优秀率 优良数 优良率 及格数 及格率 平均 3241 758 23.4 1333 41.1 1830 56.5 60.2 三、学生答题主要错例分析 1、选择第9题:错误学生对质量、体积、压力、压强的概念理解缺乏,对P=F/S中的符号意义混淆而错选 2、选择第12题:学生对密度计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不好对浮力的计算更是一团糟而错选数学图表解题,对特别多数学明白差的学生来说,根本无从下手,因此,此题蒙选的学生不少,甚至有的学生干脆就选D无法推断 3、选择第13、14题,是综合才能较高的标题,对特别多数学知识差,理解才能差的学生来说,根本无从下手,中等的学生也是感到棘手,因此,此两题蒙选的学生不少,错误率特别高。
4、填空第23题,是调查学生对质量体积密度的理解和计算,以及对漂浮条件和浮力的计算,学生物理知识掌握不到位或数学不好都会导致此题错答,也失掉了一些分数 5、填空的第25题,也是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求浮力的,要求学生能纯熟掌握公式并对公式进展适当的变形,然后进展解答 6、计算题34题,本来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公式带入题,对有用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调查,但学生对公式中的符号物理意义不理解而乱套用,甚至出现记错公式、机械效率大于1的严峻错误,还有由于学生书写的不标准,造成此题丢分现象 7、计算题35题是调查学生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出错的学生主要在乱用公式,没有按照标题的详细情况进展分析,对桌面遭到的压力,对面积单位的换算也存在征询题 四、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再学 “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留意课程素材的积累要注重科学探究教学方式,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老师的教学行为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老师课堂上不应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要有开阔的视野,留意加强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科技应用的联络,让学生感遭到物理的有用和有趣,不断鼓舞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2、抓实“知识与技能”,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以“双基”为物理教学的主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一点,把知识理解得透彻一点、学习得扎实一点,物理技能训练多一点,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结实的物理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实现课程的“三维目的” 3、进一步加强实验认识,留意培养学生的物理才能老师要,注重对观察实验才能、分析征询题和处理征询题的才能、语言文字表述才能、知识迁移才能的培养,加强对阅读理解审题及信息处理才能的训练,加强对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等开放性试题的研究要实在搞好实验教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根底,实验教学在协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思维才能、观察与实践动手才能、创新精神与创新认识方面有特别的功能,应实在给予高度注重 4、要以身作则,注重学生良好物理学习适应的养成学生答题中出现的许多征询题老师是有责任的,老师课堂上应起示范作用,如:作图标准、文字表述精确简约、计算题的解题有根本的格式、物理思维明晰等 5、要关怀学困生,留意分层次因材施教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学困生比例高的征询题不断困扰着我们,对学困生来说,非智力要素对学习的阻碍起着决定的作用,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引导,课堂上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课后注重个别,留意让学困生学有所得,努力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