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论文.docx
8页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课程结课论文课程名称 英语国家概况教师姓名 骆艳助教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 计算机应用所在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日期:2016年6月1 F1英国崛起英国通过第一、二轮勃兴崛起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并最终攫取了海洋霸权,通过第三 轮勃兴英国的霸主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增强英国是通过其优越的地缘位置、制 度领域的创新所导致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根据机会所制定的合理政策而崛起为一个世界 性大国的虽然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英国的崛起对当今寻求崛起的国家仍然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英国从一个在1 5世纪并不为欧陆国家所重视的岛国逐步发展成为在1 9和20世纪大部 分时间里其统治范围覆盖了非洲南部广大地区、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及北美 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庞大帝国这个帝国控制的区域范围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近40倍,人口 达到了3亿多英国从一个位于北大西洋上的岛国崛起为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是通过与西班 牙、荷兰、法国争夺海上霸权三个阶段逐步实现的一、英国崛起的过程分析英国是在相继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之后才真正荣登世界霸主的宝座的地理大发 现对国际政治所造成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使欧洲经济中心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西 北沿岸诸国,这些国家包括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西班牙,欧陆大国法国,波罗的 海沿岸的荷兰与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的英国,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斯堪的那维 亚国家。
英国通过第一、二轮勃兴崛起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并最终攫取了海洋霸权,通过 第三轮勃兴英国的霸主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增强)第一轮勃兴(1 588—1 674年)这里把英国第一轮勃兴的起始时间界定为1 588年是从英西海战以西班牙失败而告终 这一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这一角度来分析的英国的地缘政治条件和伴 随着地理大发现而开始的国际性的海外贸易和拓殖决定了英国的崛起是一种海洋战略的崛 起,而这不可避免的会与处于海上霸权地位的西班牙殖民帝国产生矛盾1 588年,西班牙 国王腓力二世派遣了一支由1 30多艘舰船组成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其结果是英国凭借 着巧妙的战术和先进的技术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这次以弱胜强的海战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方面“它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开始衰落”另一方面,它增强了英国的信心和海外扩张 的欲望当然,我们并不能通过此次事件就认为英国的实力已胜于西班牙事实上在接下 来的几轮英西海战中英国胜少败多进入17世纪,西班牙主要是与法国争夺欧陆的霸权 英国由于地缘上置身于欧陆之外和国内的政治形势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 这场战争最终以1 659年《比利牛斯条约》的签订,西班牙接受《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条 款而告终。
它标志着西班牙“彻底败于其宿敌法国,从此不复为欧洲和世界的一大角色” 这样英国英国置身事外在客观上得到了不少好处经过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1 609年取得独立地位,荷兰迎来了 1 7世纪大部分时间里 的“黄金期”,这也就决定了英国谋求海外贸易和扩张的主要敌人不再是西班牙而是当时被 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通过1 640-1 649年议会与王权的较量,英国走向了共和克 伦威尔在实现了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远征胜利之后,把主要矛头指向了跟英国矛盾最为突 出的荷兰英国对荷兰的基本政策是“或者是两个海上强国结成坚固的同盟,几乎合并为一 个统一的国家,否则便做殊死斗争,以迫使荷兰承认英国在海上和海上贸易方面的霸权” 这样,英国议会为保护英国海外贸易利益便于1651年通过了《航海条例》,规定:“一切 在欧洲、非洲和美洲生产的商品,只有在英国船员管理的英国船上才能运入英国领土;欧 洲国家的商品或用英国船或用生产该商品国家的船才可以运到英国领土《航海条例》的 颁布对从事转口贸易的荷兰商业霸权是一种沉重的冲击,两国由于利益纠纷而引发的矛盾 最终导致了从1 652年到1 674年爆发的三次英荷战争由于以商业而著称的荷兰工业生产 的薄弱和有限的资源而导致其失败。
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海上优势便从荷兰转移到英国手 中了二)第二轮勃兴(1 688-1 763年)1 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与玛丽入主英国,荷兰逐渐变成 了依附于英国的二流国家无论是谋求海上优势还是维持欧陆均势,英国的主要对手是法 国法国通过签订《奈梅根和约》大大推进了欧洲霸权政策,然而这并没有满足路易十四 的扩张欲路易十四的对外扩张最终导致了反对法国霸权历时九年之久的奥格斯堡同盟战 争的爆发作为战争结果的《里斯维克和约》标志着法国的霸权开始衰弱条约承认了英 国舰队深入地中海的权利从而取得了对法国的海上优势地位它标志着“英国已经升到了欧 洲大国的地位,并在国际政治中开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和约并没有解决英法间的矛 盾,两国于1701-1713年围绕西班牙王位战争展开了争夺,最终以1713年《乌得勒支 和约》的签订而告终结通过这次战争法国的实力遭到了进一步的削弱和侵蚀,英国优势 得到了进一步凸显随后英国与法国之间爆发的七年战争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争霸战 争这次战争使法国丧失了在北美、西印度群岛的大部分殖民地,在印度仅保留了几个殖 民据点而英国通过将近二个世纪的对外扩张,终于成为了一个无人匹敌的海上霸权国家, 并且在欧洲大陆扮演起“居间制衡者”的角色。
三)第三轮勃兴(18世纪6 0年代一19世纪末)这一轮勃兴是以18世纪60年代爆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为起点的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达到了其最辉煌的时刻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的霸权权力 才明显地发生了跨大西洋转移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军事实力也随 之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到1815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海军总吨位数已经超过了法国、俄国、 西班牙之和从19世纪3 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逐渐完成到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迎来了 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它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它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了 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英国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强大的海上势力而传播到全世界,英国 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坚船利炮等连同廉价商品共同支撑着英国在全世界的霸权但发 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也为它树立了强劲的竞争者和继承者到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爆发,英国在某些部门和领域逐渐被美国、德国所超越,实力的相对地位开始 发生变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束了“不列颠治下的和平”,同时它也揭示了 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权力中心的跨大西洋转移英国的每次勃兴都是建立在前次勃兴基础上的进一步跃级。
第一次勃兴为英国崛起为 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通过第二次勃兴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欧洲大国并且攫取了海洋霸 权,充当起“欧陆居间制衡者”的角色;第三轮勃兴是英国在大国基础上的进一步跃级,通 过此次勃兴英国不仅扩大了同其他大国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英国凭借着工业革命亦超越了 自身使其成为了一个工业化国家但是也是在第三轮勃兴的后期,英国的相对实力逐渐下 降并在一些领域被其他国家所超越二、英国崛起的原因探析(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英国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英国作为一个岛国的天然地理位置为英国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英国位于欧洲大陆 西北部,隔北海、多佛尔海峡与欧陆相望这种地理位置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英国的崛 起第一,它可以置身于欧洲大陆之外免遭欧陆强国的攻击,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安全欧洲 三十年战争时,英国便凭借其自身的地理优势而超脱于欧陆争霸战争和宗教战争之外而顺 利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欧陆国家长期不断爆发冲突和战争,虽然英国也不断介入这些战 争,但是英国由于其独特的岛国位置从而避免了战争对其本土的巨大破坏,而这些是欧洲 大陆国家所不具备的第二,它促使英国发展起了强大的海军英国的岛国位置和英国谋求海上优势、维持 欧陆均势的战略使英国可以集中财力发展海军而不是既要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同时又要建 设一支强大的陆军以维护自身的安全。
而在1 8世纪作为英国主要对手的法国由于其海陆型 的地理位置,其谋求欧陆的霸权和争夺海外殖民地则必须同时维持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而 法国的财力使其无法完成这一双重使命遂以失败而告终第三、地理大发现所引发的一个重要国际政治后果是经济重心由地中海向西北大西洋 的转移而英国恰好处于这个范围之内英国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同低地国家、 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开展贸易另一方面向外开拓殖民地、贩卖黑奴进行远洋贸易殖民地 一方面可以向英国提供所需的原料,同时还成为了英国产品的销售市场,这样英国的资本 得到了不断积累,实力得到了增强此外英国濒临北海从而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海洋性气候使英国温和湿润,适合养羊,而羊毛向弗兰德尔的出口为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二)政治与经济制度上的创新刺激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英国崛起的物质基础英国自身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使其成为一个适合养羊的国家伴随着与欧陆国家羊毛贸 易的不断增长导致了两个重要的经济后果和一个重要的政治后果一方面,它拉动了英国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其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由此导致的圈 地运动在形成英国工人阶级队伍、资本原始积累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 用。
同时它表明了英国经济发展同欧陆国家的显著区别:“农业很早就与市场发生了联系” 而这在英国崛起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圈地运动的开展在政治上 导致了乡绅、商人和新贵族等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他们成了与王权和封建势力 相抗衡的中坚力量王权与民权之争最终以1 688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夺取政权而告终 这场革命在英国崛起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它恢复和保证了英国社会和政治所 需的稳定,从而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革命,资产阶 级掌握了政权并可以通过政治权力的运用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扫 清了障碍此外,英国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套由议会控制的公共财政体系金德尔伯格指 出:“从1 688年到1 720年,伦敦完成了金融革命,用一套有效的政府信用制度取代了 粗制滥造并受王室随心所欲所制约的制度这种基于政府信用的制度创新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英国于1 694年成立英格兰银行协助销售战争期间的国债,并通过贷出新发 行的银行券获利同时,在18世纪开始“乡村银行”也不断发展起来,这样英国便形成了 一整套公私金融信贷体系它不仅活跃了市场还为英国争夺筍权提供了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在王权与民权斗争的 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山国家控制的公共预算制度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政府对资金的使用而 且它具有强大的财政动员能力17世界60年代的英国大约有5.5百万人口,每年只能支持 不到2.5百万英镑的税负,国库空虚,其军力难以保卫英国本土1763年,英国人口整张 至8百万,比1660年代的人口多了不到50%但是,这时的英国的年财政支出高达2千万 英镑,且能支持髙达仁3亿英镑的国债由于战争所导致的国家支出的猛烈增长“造成了一 个反馈环,促成了英国的工业牛产,刺激了技术上的-•系列突破正是这种制度性的创新 所导致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英国炯起提供了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三) 英国采取的正确决策和对机会的把握是其崛起的主观条件英国根据自身的地缘因素制定了维持欧陆均势和谋求海洋优势的战略决策对于欧洲人 陆的事务,“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能全力以 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当欧陆国家试图打破均势寻求霸权时,英国总是能够根据 口身的利益和娴熟的外交手腕组织反霸联盟以遏制霸权国的称霸战略,从血维持口身的海洋 优势和保证岛国木土的安全除了这种建立在地缘垄础上的止确对外战略外,英国的崛起还 有赖于一些偶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