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咏物诗鉴赏汇总课件.ppt
45页咏物诗鉴赏咏物诗鉴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与能力1 1、掌握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把握作者掌握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2 2、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练习巩固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练习巩固三、情感与价值观:三、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体会“一草一木总关情一草一木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对古诗的生活感悟,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词的热爱之情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物画菊画菊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石灰吟_于谦(明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概念理解概念理解:(1)咏物诗:)咏物诗:借描写借描写的的_表达表达_2)主要的写作技巧)主要的写作技巧客观的客观的“物物”(山(山川河岳、草木虫鱼)川河岳、草木虫鱼)特点特点 (形态、色彩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或其所处的环境)诗人理想、志向、情怀诗人理想、志向、情怀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画画 菊菊 郑思肖(南宋)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宁可枝头抱香死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何曾吹落北风中注:注:元兵南下,郑思肖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之策,被拒不纳策,被拒不纳不第后赋菊不第后赋菊黄巢(唐)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你你的的舞舞台台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画画 菊菊 郑思肖(南宋)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宁可枝头抱香死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何曾吹落北风中注:注:元兵南下,郑思肖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之策,被拒不纳策,被拒不纳1、事物特征:、事物特征: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决不被北风吹落。
2、所言之志:、所言之志: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不第后赋菊不第后赋菊黄巢黄巢(唐)(唐)待到秋来九月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士考试,不中1、事物特征:、事物特征:在百花凋谢后,菊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香透长安花盛开,香透长安2、所言之志、所言之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甘为人下壮志,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的远大抱负讨论:讨论:如何鉴赏咏物诗?如何鉴赏咏物诗?托物言志诗鉴赏步骤:托物言志诗鉴赏步骤: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求其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求其“形形似似”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第二步:分析物象的内在品性,由实到虚,找出精神第二步:分析物象的内在品性,由实到虚,找出精神品格,求其品格,求其“神似神似”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第三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第三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言之志。
人所言之志咏山泉咏山泉 储光羲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之能的同时(形似形似),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高自守的品格(神似神似)诗人托物言志,借咏山泉)诗人托物言志,借咏山泉表现了自身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表现了自身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所言之志所言之志)马诗马诗李贺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登高登高杜甫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抒发了什么情感?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抒发了什么情感?托物言志,作者托物言志,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又不被赏识借景抒情,常年借景抒情,常年漂泊,年老多病,漂泊,年老多病,人生多难,仕途人生多难,仕途失意托托物物言言志志借借景景抒抒情情物:客观外物物:客观外物志: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志: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景: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景: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托物物言言志志借借景景抒抒情情描写的描写的“事物事物”只有一个只有一个同一事物被进行了多角度同一事物被进行了多角度或多层次的描写或多层次的描写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假托的假托的“物物”一般具有一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种约定俗成的性质描写的描写的“景物景物”多个多个几种景物融合在同一画面中几种景物融合在同一画面中作一次性的描写作一次性的描写注重注重“形形”、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所借之景都具有临时性,一所借之景都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常见意象示例常见意象示例常见意象举例莲莲志行高洁;蝉志行高洁;蝉高洁;高洁;松柏松柏坚韧不拔;梅坚韧不拔;梅孤高孤高脱俗;菊脱俗;菊清高隐逸;白云清高隐逸;白云逍遥恬淡;竹逍遥恬淡;竹正直谦虚;正直谦虚;鹰鹰奋发向上奋发向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穷。
宁可立疏篱趣味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落北风中郑思郑思肖肖寒菊寒菊 (菊花:(菊花:孤傲高洁、坚贞不屈)孤傲高洁、坚贞不屈)参考参考完胜完胜P1241271 1、看题目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 2、整体把握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紧扣文本3 3、找、找“物物”与与“人人”的契合点,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联系写作背景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架空分析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4 4、关注表现手法关注表现手法常用常用比喻、象征、拟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之外,还常之外,还常用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鉴赏咏物诗要注意鉴赏咏物诗要注意咏物诗常见提问方式咏物诗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情?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3、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垂绥饮清露,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非是藉秋风蝉蝉虞世南虞世南头部的触须像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下垂的冠缨,饮着清露饮着清露它伏在树枝上,它伏在树枝上,鸣声响亮,声音鸣声响亮,声音飘出树外飘出树外蝉声悦耳远传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但并非借助秋风注:虞世南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蝉蝉虞世南虞世南小小试试身身手手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部的触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但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并非借助秋风诗人诗人写蝉是托物自比,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写蝉是托物自比,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严郑公宅同咏竹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唐杜甫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箨(tu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帙,包书的布套1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形象?(2 2)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寓意的理解再再来来挑挑战战严郑公宅同咏竹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唐杜甫杜甫绿绿竹竹半含箨半含箨,新梢新梢才出墙色色侵书帙晚,侵书帙晚,阴阴过酒樽凉过酒樽凉雨洗涓涓雨洗涓涓净净,风吹细细,风吹细细香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箨(tu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帙,包书的布套1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再再来来挑挑战战【寓意寓意】示例一: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咏素蝶诗咏素蝶诗 刘孝绰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3 3分)分)(2)(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5分)分)(1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于树叶间上下翻飞2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采用了托物)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1 1、看题目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 2、整体把握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紧扣文本3 3、找、找“物物”与与“人人”的契合点,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感4 4、关注表现手法关注表现手法常用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5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指特点析感情析感情小结: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三步到位:三步到位:第第1 1步:步:概括事物的特征概括事物的特征第第2 2步: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第3 3步:步:分析表现手法分析表现手法 菊菊郑谷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由来不羡瓦松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菊花的菊花的高尚气节高尚气节作者不求高位、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不慕荣利战战乱乱图图思乡思乡同情百姓同情百姓渴望休战渴望休战移家别湖上亭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柳柳 李商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注:断肠,销魂断肠,销魂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春柳繁盛春柳繁盛秋柳枯凋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自叹身世依依惜别图依依惜别图对故居的对故居的依恋难舍依恋难舍咏物与写景的区别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一个主体描写对象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描写物的特征物的特征来来寄托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渲染一种气氛,一种气氛,从侧面从侧面烘托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官仓鼠官仓鼠曹邺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谁遣朝朝入君口?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2 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柳柳 李商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柳繁盛、秋柳枯凋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自伤迟暮、自叹身世3 3、表达志向的、表达志向的 早梅早梅齐己齐己万木冻欲折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先发望春台一支先开,幽香素艳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在京城独占鳌头4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在狱咏蝉骆宾王骆宾王西陆西陆蝉声唱蝉声唱,南冠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不堪玄鬓影影,来对白头吟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谁为表予心注:注:西陆,指秋天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南冠,指囚徒徒玄鬓,指蝉玄鬓,指蝉高唱、难飞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政治上不得意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表达喜好和兴趣的菊花菊花元稹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花开尽更无花花中最后凋谢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对菊花的喜爱6、借事物讽喻的、借事物讽喻的金钱花金钱花罗隐罗隐占得佳名绕树芳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应被豪门尽劚将注:劚,注:劚,zh,掘、砍,掘、砍形如铜钱,娇美可爱形如铜钱,娇美可爱戳穿了剥削者残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厌的本性2007年高考重庆卷: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海棠(宋宋)苏轼苏轼惜牡丹花惜牡丹花(唐唐)白居易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惆怅阶前红牡丹,香雾空蒙月转廊晚来唯有两枝残只恐夜深花睡去,明朝风起应吹尽,故烧高烛照红妆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苏轼的苏轼的海棠海棠与白居易的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不同?这二首诗都写到了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使人有空蒙迷茫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
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的无限怜惜怜惜,寄寓了,寄寓了岁月流逝、岁月流逝、青春难驻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的深沉感慨阅读下面一首诗,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画眉鸟画眉鸟王安石王安石百啭千声随意移,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不及林间自在啼本诗表现手法上最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答:托物言志林答:托物言志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灵的憎恶和否定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北陂杏花北陂杏花王安石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注】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池边或池中小洲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答:答:在诗中诗人用在诗中诗人用“作雪作雪”和和“成尘成尘”作喻作喻,形成对比,再,形成对比,再以以“纵被纵被”和和“绝胜绝胜”强调了宁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悲壮感情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愿同流合污的精神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梅花 王安石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梅花 陈焕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方信留侯似妇人注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发他们的情感的?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
抒写了诗人洁身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洁身自好的襟怀自好的襟怀课后作业:08广东高考诗歌比较鉴赏木芙蓉、窗前木芙蓉 问: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问: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木芙蓉木芙蓉吕本中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1)哀鸿比喻哀伤悲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2)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3)渔舟表现一种恬静优美的景象。
杜甫山居秋暝:(4)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5)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6)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7)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步:(8)早莺表现融和骀荡的春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9)草木常以草木繁代替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10)烂柯喻离家时间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1)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宋琬喜周华岑见过:(12)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李璟浣溪沙:(13)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14)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15)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16)禅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禅:(17)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卜算子:(18)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19)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20)杨花飘零之意郑谷淮上友人别:(21)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22)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23)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24)松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