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试题模拟训练含答案[40].docx
66页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试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真题】关于工作分析方法中的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法通常可以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B.观察法更适用于对脑力劳动要求较高的工作C.观察法可以获得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D.观察法不会使观察的员工产生厌烦心理【正确答案】A2.信息传递者为迎合接收者的需要故意操纵信息传递,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这属于哪种形式的沟通障碍( )A.编码B.选择性知觉C.过滤D.认知失调【正确答案】C3.提建议属于员工表示不满的()方式A.建设性且积极的B.破坏性且消极的C.建设性且消极的D.破坏性且积极的【正确答案】A4.【真题】认为每个员工都有其典型的工作满意度水平的工作满意度理论模型是( )A.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模型B.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模型C.工作满意度的均衡水平模型D.工作满意度的多维度模型【正确答案】C5.【真题】引发作业疲劳最直接、最客观的原因是( )A.年龄因素B.心理因素C.工作环境因素D.管理风险因素【正确答案】C6.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从而使人力资源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A.德鲁克B.弗洛伊德C.舒尔茨D.卡特尔【正确答案】C7.员工对工作不满的反应方式中体现建设性和积极特征的是()A.辞职B.提建议C.忠诚D.忽视【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工作分析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工作的职责,以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B.工作设立的目的是指该工作为何存在,有何意义C.工作内容包括从事的工作活动和工作责任,以及如何完成工作D.工作任职者的要求是指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技能条件【正确答案】D9.组织内部在岗培训与开发的优点在于()A.现实性B.现实性和即时性C.即时性D.实用性【正确答案】B10.【真题】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时期,我国的很多出口产品的外销数量明显下滑,导致生产这些出口产品的企业大量裁员这种情况表明( )A.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B.劳动力需求会对产品需求产生影响C.劳动力需求与产品需求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D.劳动力需求与产品需求无关【正确答案】A11.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____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规定裁减人员,在____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A.90;12B.60;6C.30;12D.30;6【正确答案】D12.人事管理的质变的具体表现不包括()A.以人为本的思潮B.组织的最高管理层亲自过问人力资源管理C.科技的发展D.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确答案】C13.【真题】人力资源管理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特点是( )A.不对企业外部客户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B.将所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行政事务性工作集中起来处理C.将人力资源职责转交给企业外部的服务供应者去完成D.接受服务的本企业各部门无需支付服务费【正确答案】B14.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A.在试用期内B.在用人单位濒临破产的情况下C.在劳动者患病的情况下D.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正确答案】A15.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赔偿责任D.领导责任【正确答案】B16.关于人格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对他的人格没有什么影响B.人格是不稳定的,随时都会改变C.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影响D.精神分析从个人意识经验发展和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正确答案】C17.下列关于职业倦怠的干预,不正确的做法是()。
A.对管理者进行心理技能培训,帮助员工建立心理恢复计划B.通过有效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改善职业倦怠现象C.适当丰富工作内容、采取轮岗的方式,缓冲乃至消除疲劳感和乏味感D.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正确答案】D18.不属于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是()A.任务分析法B.绩效分析法C.查阅工作说明书D.头脑风暴法【正确答案】D19.【真题】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B.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决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C.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备案D.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是21.75天【正确答案】C20.何种态度反映了员工工作中深入的程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以及把工作视为整个生活的核心部分的程度()A.工作满意度B.工作投入C.组织忠诚度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1.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工资水平增长最快的地区是()A.经济最发达地区B.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C.劳动力流出量最大的地区D.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地区【正确答案】B22.在下列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A.试用期内B.熟练期间C.见习期内D.医疗期内【正确答案】D23.反映员工对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或情绪体验的工作态度指标,称为()。
A.情感承诺B.工作满意度C.工作投入度D.组织承诺【正确答案】B24.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A.物质性、可用性、有限性B.物质性、可用性、时效性C.情境性、可用性、有限性D.物质性、情境性、有限性【正确答案】A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替代效应会导致劳动力需求量下降A.工资率B.失业率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质量【正确答案】A26.泰勒的"时间-动作"分析的主要内容是()A.通过工作板向员工提供工作业绩反馈信息B.描述录用汽车司机、舰艇人员和接线生的过程C.改变生产车间的照明度,观察照明度变化对员工生产效率的影响D.使用秒表精确计时,对装卸工人的工作过程进行细致、准确的研究【正确答案】D27.关于工作分析方法中的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法通常可以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B.观察法更适用于对脑力劳动要求较高的工作C.观察法可以获得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D.观察法不会使被观察的员工产生厌烦心理【正确答案】A28.根据快感度,情绪被分为()A.轻松和紧张B.平静和激动C.愉快和不愉快D.一般愤怒和大怒、暴怒【正确答案】C29.工作对任职者的知识要求可以分为四个层级来描述,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工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B.专业知识C.心理知识D.相关的政策法律知识及其他【正确答案】C30.反映员工继续留在组织中的义务感的组织承诺类型是()A.情感承诺B.继续承诺C.规范承诺D.理想承诺【正确答案】C31.组织承诺是指()A.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B.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或情绪体验C.员工认同组织,并愿意继续积极地参与其中的程度D.员工在工作中深入的程度,以及把工作视为整个生活的核心部分的程度【正确答案】C32.就业服务主要通过()提供A.人力资源市场B.失业登记C.就业援助D.职业中介机构【正确答案】A33.小军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老职工,工作表现一直十分优秀,今年春节因一次交通事故被法院判处交通肇事罪,刑期为有期徒刑1年缓刑三年执行汽车修理厂借此想与小军解除劳动合同,小军表示不同意,专门向李律师咨询,李律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罪,不是故意罪,且小军被判的是缓刑,仍然有人身自由可以从事劳动,汽车修理厂不能借此解除劳动合同B.汽车修理厂如果想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小军C.汽车修理厂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应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D.汽车修理厂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也不用提前30日书面通知小军【正确答案】D34.为了使组织和社会获益,人力资源生产性和消费性的关系是()。
A.生产性大于消费性B.生产性小于消费性C.生产性和消费性持平D.大小关系时有交替【正确答案】A35.根据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不能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是()A.改变态度B.增加认知C.增加选择感D.改变行为【正确答案】C36.下列()不属于用人单位的禁止性行为A.委托职业中介机构招聘B.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金C.暂时扣押被招聘人身份证D.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正确答案】A37.关于进行工作分析时所使用的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法有利于工作分析人员了解工作现场B.观察法适用于对脑力工作进行工作分析C.观察法不会使员工产生厌烦心理D.观察法可以获得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正确答案】A38.下列关于培训与开发理解错误的是()A.培训与开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唯一核心要素,是传统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B.培训是指组织通过学习性活动,有计划地给员工传授其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应具备的工作态度,从而使员工能够胜任工作,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C.培训的目标就是让员工掌握具体培训项目所包含的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态度,并能够在工作中将它们转化成为促进工作绩效的行为D.开发是指组织着眼于未来的变化和长远目标,为员工能够适应技术和组织的发展而提供的学习过程【正确答案】A39.劳动力供给()。
A.具有数量的概念而无质量内涵B.具有质量内涵而无数量的概念C.既有数量的概念也有质量内涵D.既无数量的概念也无质量内涵【正确答案】C40.劳动力市场以一定的()将劳动者配置于一定的工作岗位上.A.工资率B.劳动生产率C.受教育程度D.生产利润【正确答案】A41.国家职业标准由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