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榆林市麻黄梁镇二墩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简本.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02293
  • 上传时间:2017-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0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榆林市麻黄梁镇二墩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90 万 t/a)环境影响评价简本榆林市麻黄梁镇二墩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于 2010年 1 月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承担,目前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编制完成,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进行如下公示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本井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北约 21km 处麻黄梁镇二墩村,行政区划隶属麻黄梁镇管辖地理坐标在北纬 38°26′03″~38°27′56″,东经 109°52′42″~109°56′11″之间1)公路运输条件旧榆(林)—神(木)公路从矿区南缘通过,向西南约 20km 与西(安)—包(头)高速公路相接,北部 10km 处有榆(林) —神(木)二级公路通过;榆阳区运煤专线从井田 8km 处通过,与牛家梁煤炭集装站连接本矿区煤炭外运条件便利,交通方便2)铁路运输条件包(头)—安(康)铁路从井田西北部 10km 处通过,该铁路北入内蒙,南与陇海、西康铁路相连,东与神朔铁路相通直达外运港口,神朔铁路复线亦同步建设本区交通极为便利, 交通位置图见附图一二、项目工程概况榆林市麻黄梁镇二墩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为单井整合,由原二墩煤矿扩大产能整合而成。

      整合后生产能力 0.9Mt/a该工程符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6】26 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榆林市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 (陕政函【2007】167 号文)及《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 (榆政发【2008】4 号)等相关要求及程序整合后井田面积 8.43km2,开采煤层为 3、3 -1煤层,地质储量 103.174Mt,可采储量 31.461Mt,服务年限 24.97 年整合项目利用二墩煤矿原有工业场地,工业场地总占地 12.4hm2淘汰原有采煤工艺,采用壁式综采,条带式开采;新建破碎筛分系统,原煤加工后堆放于筒仓;拆除原有锅炉,新建锅炉房,配备脱硫除尘装置;新建矿井水处理站、工业场地污水处理站,新建矸石仓;工业场地绿化率为 30%(设计仅为 18.31%)整合后矿井采用主斜井、福立井单水平开拓全井田,一水平大巷布置在 3煤层,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井田划分为一、二盘区首采 3 煤,主运输采用皮带,辅助运输采用防爆胶轮车,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生产及生活用水取自柳巷河双回路供电整合方案静态总投资 23801.52 万元,其中环保估算投资为 547 万元,占工程建设静态总投资的 2.30%。

      总在籍人数前期421 人全员工效为 9.25t/工日,矿井工作面回采率为 93%,采区回采率50%、52%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地表水:各监测断面各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Ⅱ类标准本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地下水:地下水监测点除细菌总数略有超标(超标倍数为 0.94) ,其余项目监测结果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Ⅲ类标准,细菌总数超标可能是由于井口管理不善,可见该地区周围且无其它污染源,地下水水质较好环境空气:SO 2、NO 2 的小时和日均浓度在各监测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TSP 的日均浓度在各监测点均有超标现象,最大超标倍数为 1.73 倍,超标点为工业场地 TSP 超标主要原由本区气候原因所致,本区风沙较大,沙尘天气较多工业场地粉尘较大超标倍数较高,与煤矿露天堆煤也有一定关系声学:矿井工业场地场界 3(西南场界)昼间超标 8.6 dB(A),主要原因是西南场界紧邻旧榆神公路,交通噪声过大引起超标其余各监测点现状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区标准要求生态:评价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

      井田内大部分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是一个以自然土地资源和煤炭资源为经济动力的资源依赖性生态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目前生态经济系统的主体土地类型多样,土地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抗干扰能力差是评价区基本生态特点现状调查煤矿开采采空区存在地面塌陷、裂缝现象土地利用现状:本区为半干旱气候,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部,为典型的荒漠化草原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受地形、地表组成物质、气候及水资源条件的控制,以灌林地为主,水域面积次之,耕地面积较小与道路面积较小四、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①评价区主要地下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层潜水,以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为主,是井田内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②由预测结果可知,3、3 -1 号煤层较近,两层煤开采后,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 69.50m,防水煤岩柱高度为 96.05m根据现有资料,3、3 -1 号煤层间距均小于煤层最大导水裂隙高度,因此两层煤开采后,各煤层导水裂隙是贯通的对于第四系含水层,煤层顶板与第四系地层底板间距离约 79.4m,一般情况下导水裂隙不会触及第四系底部,但在上覆基岩薄弱区仍存在导通第四系浅水层的危险,尤其在柳巷河一带更是如此。

      为保护第四系松散岩类基岩风化带孔隙层孔隙潜水,矿井设计采用“采 12 留 8”条带开采“保水采煤”法进行采煤,并在柳巷河两侧留设了 90m 的保护煤柱条带采煤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相对于模式计算的理论导水裂隙应该偏小一些,据此可以推断采煤形成导水裂隙基本不会对第四系含水层造成影响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的地面废污水和井下用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或资源化综合利用,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3)地表沉陷影响评价3 煤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 5309mm,最大倾斜值为 53.98m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 1593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 24.61mm/m;3-1 煤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 1023mm,最大倾斜值为 10.17m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 307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 4.64mm/m;全井田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 8080mm,最大倾斜值为 78.07m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 1938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 45.88mm/m根据井田的地质特征及已确定的参数,本矿井地表沉陷影响范围一般在井田边界外侧 65.96~67.24m 范围内,开采后地表移动地表移动延续的时间一般约 450~463d。

      采煤地表下沉、变形总体上不会改变评价区地表形态类型;受影响的地段主要为沉陷盆地边缘;采煤对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采取留设保护煤柱、采前加固、采后修复以及搬迁等措施解决;地表沉陷、变形对评价区野生植被影响较小;对农作物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减产,沉陷区及时平整、治理、稳定后可使农作物产量得到恢复4)声学环境影响评价采取措施后工业场地厂界昼间净增值噪声值在 42.7~61.6dB(A)之间,场界1 超标 6.1 dB(A);夜间噪声值在 38.9~56.3dB(A)之间,场界 4 超标 6.3 dB(A);其它厂界昼夜均满足 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类标准要求,昼间场界 1 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坑木加工房距厂界较近(31m )所致,夜间场界 4 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筛分车间距离场界较近(25m )所致由于本项目场界外 500m 范围内环境敏感点,因此不会对周围居民及其它敏感点产生影响5)空气环境影响评价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锅炉所排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在各时段均可满足环境空气二级标准的要求,其净增落地浓度值较小,加上矿井各场地主导风向下风向 500m 范围内无居民点等环境敏感点,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均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

      生产系统采取除尘措施后,排入外环境的煤尘浓度和煤尘量均满足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允许限值,对外环境影响较小6)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本项目掘进矸石不出井,地面选矸量较少,优先综合利用,利用不畅时回填井下废弃巷道目前矿方已经和榆阳区三卜树砖厂签订了煤矸石综合利用协议灰渣和脱硫渣年产量小,全部综合利用,目前也已经和榆阳区三卜树砖厂签订了综合利用协议,作为生产原料煤泥浓缩后外销污泥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市政垃圾场处置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固废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整合施工主要是工业场地及道路施工,影响是暂时和局部的,施工结束后影响亦结束;营运期只要充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会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绿化和生物措施的实施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8)水土流失影响预测据预测,不采取任何水保措施的情况下建设期、营运期新增水土流失量分别为 16671t、4335.67t/a ,采取相应水保措施后新增水土流失量分别为4837t、0t/a五、污染防治措施1. (1)地表水污染控制矿井涌水量为 600m3/d,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深度处理后部分回用于井下洒水,其余送往宏蓬洗煤厂作为生产用水。

      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生活污水 57.1m3/d,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二级生化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工业场地内绿化、道路以及生产储煤系统洒水用水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整合后锅炉房三台锅炉均采用 STLC 湿式脱硫除尘器后, SO2 及烟尘排放浓度完全符合达到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另外经对采暖期大气污染源烟气对环境的预测分析,矿井整合后大气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同时也实现了整合前后大气污染物减排的目标矿井整合后点源大气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整合后,原煤和产品煤采用封闭式煤仓储存,可做到“不露天、不落地” ,而且在煤仓顶设袋式除尘器,同时加装洒水装置,从根本上消除了在堆贮过程中可能产生风蚀扬尘而污染周围环境的来源;皮带走廊及其转载点采用半圆型玻璃钢罩密封,同时在运煤皮带转载机头处设 FM 型下饲式袋式除尘器及喷雾洒水装置,从而进一步减少煤尘的产生并抑制煤尘向外扩散;筛分系统在筛上设一个除尘系统,并加装集尘设施并采取喷雾洒水抑尘措施,可大幅减少煤尘污染;另外在场区内外道路两侧和场区内空地上加强绿化,利用植被阻隔扬尘(煤尘)扩散,减少环境空气污染,并对进场车辆应进行统一管理,限载限速,装满物料后应加盖蓬布防止抛洒碎屑;对厂区附近的道路应派专人负责,经常维护以保持良好的路面状况,及时清扫、洒水降尘,以减少扬尘污染。

      因此扬尘对外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设计阶段优选低噪产品或配套提供降噪设施;对产噪环节,防噪降噪;锅炉房和提升机房设置隔声门窗和隔音值班室;锅炉房和驱动机房设置隔声门窗和隔声值班室;锅炉房的鼓风机和引风机进出口加装消声器;生产系统中在驱动机头上安装可拆卸式隔声箱;振动筛设于车间内,并设隔声罩,同时进行减震处理;在通风机口上加设消声塔或折流式进风声道,在机房内噪声直达的墙壁和屋顶上悬挂平板式吸声板;锅炉房、坑木加工房应采用隔声门窗;设立隔声值班室,工作的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劳保产品;同时在噪声源周围绿化降噪4)固体废弃物矿井建设期工业场地总挖方 12000m3, 总填方 12600m3(其中借方 600m3) ,以挖作填井巷工程产生的掘进矸石用来铺垫场地、做路基、做护坡、充填废弃井筒因此,建设期土石方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营运期井下掘进矸石 0.9 万 t/a,全部充填井下废弃巷道,不出井;地面选矸排放量为 0.3 万 t/a,全部综合利用,用于三卜树砖厂作为生产原料当综合利用不畅时,回填井下锅炉房灰渣和脱硫渣定期由三卜树砖厂运走做制砖原料,利用不畅时由建材生产单位负责临时堆放。

      井下污水处理站的污泥主要成份是煤泥,经浓缩池浓缩后用于当地销售地面污水处理站产生污泥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市政垃圾场处置 (5)地下水保护措施①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废水资源化,间接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对固废的管理,全部安全处置,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②污水处理站集水池底部应作防渗处理;加强管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