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体写作课件绪论新编版.ppt
51页《实用文体写作》 n n 第一章 绪第一章 绪 论论n n 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n n一、应用文的演化与沿革n n 《《尚书尚书· ·序序》》说:说:“ “古者伏栖氏之王天下也,即画八卦,造书契,以古者伏栖氏之王天下也,即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n n 在殷墟甲骨文中,多数是生活、生产中某些事项的记载,主要是占卜记 在殷墟甲骨文中,多数是生活、生产中某些事项的记载,主要是占卜记录,涉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内容,这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录,涉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内容,这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它们和商周时期的钟鼎铭文,它们和商周时期的钟鼎铭文,《《周易周易》》中的卦辞、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早中的卦辞、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早期形态《《尚书尚书》》,则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专集则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专集 n n 战国中后期以来,应用文中的主体形式即公文的文体 战国中后期以来,应用文中的主体形式即公文的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基本形成,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别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基本形成,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别。
n n 秦始皇时期,还对公文作了许多具体规定皇帝制作 秦始皇时期,还对公文作了许多具体规定皇帝制作的公文的公文“ “命曰制,令曰诏命曰制,令曰诏” ”,向臣的,向臣的“ “圣旨圣旨” ”有:制、诏、有:制、诏、策、戒臣下的上书称策、戒臣下的上书称“ “奏奏” ”,还制定了,还制定了“ “避讳避讳”“ ”“抬头抬头”“ ”“用印用印” ”等制度,规定了开头、结尾等书写规范等制度,规定了开头、结尾等书写规范n n 如开头用 如开头用“ “臣臣××××言言” ”,结尾用,结尾用“ “臣臣××××诚惶诚恐,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首顿首,死罪死罪” ”遇有“ “皇帝皇帝” ”字样时,另起一行,字样时,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此乃顶格书写,此乃“ “抬头抬头” ”n n 此外,臣下向皇上的文书还有章、表、议,刘勰在 此外,臣下向皇上的文书还有章、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文心雕龙· ·章表章表》》中曾归纳中曾归纳“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以陈情,议以执异” ”这些体式对后世的写作影响深远这些体式对后世的写作影响深远 n n 从写作实践上和理论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推动应用文发展的重要时期。
n n 曹操、曹丕父子亲自动手写过不少公文曹丕还在《典论·论文》中把文章分为4类8种:奏议、书论、铭诛、诗赋,有6种属应用文体刘勰的《文心雕龙》把文章分为33类,其中2l类属应用文萧统编的《昭明文选》也有二十多类应用文 n n 唐宋以来,在科举选士的要求上,应用文写 唐宋以来,在科举选士的要求上,应用文写作因为乃政事之先务,成为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作因为乃政事之先务,成为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n n n n 至明清时期,应用文的文体分类更加详备, 至明清时期,应用文的文体分类更加详备,各体格式趋于定型,公文的管理制度愈加系统严各体格式趋于定型,公文的管理制度愈加系统严密,应用文理论研究也进一步发展密,应用文理论研究也进一步发展n n 明代王志坚 明代王志坚《《四六法海四六法海》》、吴纳的、吴纳的《《文章辨文章辨体体》》、徐师曾的、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文体明辨》》、清代姚鼐的、清代姚鼐的《《古古文辞类纂文辞类纂》》,都收集了许多应用文都收集了许多应用文n n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艺概· ·文概文概》》正式提出正式提出“ “应用文应用文” ”名称,指出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名称,指出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的分别,以及重辞、重实的写作特征。
下行的分别,以及重辞、重实的写作特征 n n 古代的应用文写作,佳篇比比可见如李斯 古代的应用文写作,佳篇比比可见如李斯的的《《谏逐客疏谏逐客疏》》,贾谊的,贾谊的《《过秦论过秦论》》,晁错的,晁错的《《论贵粟疏论贵粟疏》》,司马迁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曹操的,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让县自明本志令》》,诸葛亮的前、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出师表》》,李密的,李密的《《陈情表陈情表》》,魏征的,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骆宾王的,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文讨武曌檄文》》、韩愈的、韩愈的《《祭十二祭十二郎文郎文》》,范仲淹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李清照的,李清照的《《金金石录后序石录后序》》,宗臣的,宗臣的《《报刘一丈书报刘一丈书》》,林觉民的,林觉民的《《与妻书与妻书》》等等,皆是应用文中的佳作,也是文等等,皆是应用文中的佳作,也是文学史上的奇葩学史上的奇葩 n n 1912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新公文程新公文程式式》》,规定政府公文为令、谕、咨、呈、示、公,规定政府公文为令、谕、咨、呈、示、公布、状等,并取消了布、状等,并取消了“ “老爷老爷” ”、、“ “大人大人” ”等称呼,等称呼,代之以代之以“ “先生先生” ”或以职务相称。
或以职务相称n n 19161916年年7 7月月2626日,北洋政府公布了日,北洋政府公布了《《新公文新公文程式程式》》类增至类增至1313种,并明确规定:种,并明确规定:“ “凡处理公事凡处理公事之文件为公文之文件为公文” ”,对公文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对公文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n n 在新文化运动后,随着白话文在各个领域的 在新文化运动后,随着白话文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公文写作也进一步融入现代白话文之中推广,公文写作也进一步融入现代白话文之中白话语体也取代古文语体,在其他应用文体中广白话语体也取代古文语体,在其他应用文体中广泛运用n n 19281928年以后,国民政府曾三次颁布公文程式年以后,国民政府曾三次颁布公文程式条例,并对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进行专门规定条例,并对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进行专门规定n n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进行了公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进行了公文和其他应用文的改革文和其他应用文的改革 n n 19491949年后,新中国的应用文写作有了符合年后,新中国的应用文写作有了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长足进展从时代发展方向的长足进展。
从19511951年到年到20002000年,年,针对公文写作,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了十多个关于针对公文写作,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了十多个关于机关公文写作的文件和法规机关公文写作的文件和法规n n 19961996年年5 5月月3 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了党的,规定了党的机关公文共机关公文共1414种;种;1999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公文格式》》;;n n 20002000年年8 8月月2424日,国务院发布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公文,规定了行政机关公文1313种这些文件和法规使公文写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这些文件和法规使公文写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标志着我国以公文体式为中化、系统化的道路,标志着我国以公文体式为中心的应用文写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心的应用文写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n n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n n[1] [1] 靳能法靳能法.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M].[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2009.n n[2] [2] 杨文丰杨文丰. .高职应用写作高职应用写作[M].[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06.n n[3] [3] 严廷德,喻克明,董小伟严廷德,喻克明,董小伟. .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应用文写作[M].[M].天津: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2011.n n[4] [4] 张兵张兵. .罗玉林罗玉林. .高职应用文写作高职应用文写作[M].[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9.2009.n n[5] [5] 张文英张文英. .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M].[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社,2010.2010.n n[6] [6] 张耀辉,谢福铨张耀辉,谢福铨. .应用写作应用写作[M].[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社,2006.2006. n n二、应用文的含义与作用n n(一)应用文的含义n n n n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处理各项公务和日常事务时所使用的,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惯用体式的实用性文章的总称。
n n(二)应用文的作用n n1. 指导公务,进行行政管理n n2.沟通信息,交流联系n n3.宣传教育,促进发展n n4.凭据作用,资料价值n n n n三、应用文的特点与分类 三、应用文的特点与分类 n n(一)应用文的特点(一)应用文的特点 n n1.1.实用性实用性n n2.2.真实性真实性n n3.3.规范性规范性n n4.4.时效性时效性n n5.5.简明性简明性n n 意味着应用文的主旨单一、明晰还意味着 意味着应用文的主旨单一、明晰还意味着语言表达上的简洁、明确和直白语言表达上的简洁、明确和直白 n n(二)应用文的分类(二)应用文的分类 n n 通用的分法是按应用文的适用范围,将其通用的分法是按应用文的适用范围,将其分为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公务文书又分为通分为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公务文书又分为通用文书和专用文书用文书和专用文书 通用文书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 通用文书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应用文它又分为法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应用文它又分为法定公文和事务文书法定公文,即定公文和事务文书。
法定公文,即《《国家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中规定的1313种公文文种;种公文文种;事务文书,则包含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事务文书,则包含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规章制度等等报、规章制度等等 n n 专用文书是指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应用文 专用文书是指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应用文它包括礼仪文书、传播文书、经济文书、教学它包括礼仪文书、传播文书、经济文书、教学及研究性文书、诉讼文书等等及研究性文书、诉讼文书等等 n n 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的表达方式n n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文章写作的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文章写作的五种基本表达方式应用文也不例外一篇文章究竟以种基本表达方式应用文也不例外一篇文章究竟以何种表达方式为主,这主要看文章写作目的、文种的何种表达方式为主,这主要看文章写作目的、文种的表达规范一般说来,叙述、议论和说明是应用文写表达规范一般说来,叙述、议论和说明是应用文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n n一、叙述一、叙述 n n(一)叙述的含义及要素(一)叙述的含义及要素 n n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对文章中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所作的述说和是对文章中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所作的述说和交代。
交代n n 通常人们将叙述的要素归纳为五个 通常人们将叙述的要素归纳为五个WW,,即即WhenWhen、、WhereWhere、、WhoWho、、WhatWhat、、Why ,Why ,也就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通常所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有时还加上一个有时还加上一个H H和和MM,即,即HowHow和和MeaningMeaning,也,也就是需要在叙述中展现事件或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需要在叙述中展现事件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以及该事件或事物的后续影响这几个要素的以及该事件或事物的后续影响这几个要素的展现,将给读者以清晰完整的印象展现,将给读者以清晰完整的印象n n 当然,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一 当然,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一篇文章并不需要将所有的要素都加以一一交代,篇文章并不需要将所有的要素都加以一一交代,可以视情况加以减省可以视情况加以减省 n n(二)应用文写作叙述的注意点:(二)应用文写作叙述的注意点:n n1. 1. 应用文写作中叙述的人称及方式应用文写作中叙述的人称及方式 n n 叙述的人称,是作者认识事物和表现事物 叙述的人称,是作者认识事物和表现事物的角度和立足点。
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在叙述的角度和立足点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在叙述的人称上存在有较大的差异除了部分着眼于介的人称上存在有较大的差异除了部分着眼于介绍自身言行、沟通情感、表达社交礼仪诉求的函绍自身言行、沟通情感、表达社交礼仪诉求的函件及言辞以外,一般不使用第一人称件及言辞以外,一般不使用第一人称n n 多数应用文使用客观的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 多数应用文使用客观的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以及许多专业文书中,即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以及许多专业文书中,即使使用第一人称,也多摒弃使使用第一人称,也多摒弃“ “我我”“ ”“我们我们” ”这样这样的文字,而代之以的文字,而代之以“ “我部我部”“ ”“我局我局”“ ”“本单位本单位” ”诸如此类的称谓诸如此类的称谓n n n n 在叙述的方式上,应用文写作多是采用顺叙 在叙述的方式上,应用文写作多是采用顺叙的方式,即按照事物或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先后的方式,即按照事物或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顺序来叙述n n在具体表达方式上,有的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在具体表达方式上,有的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叙述,n n有的按照与事件相关的机构或事主的行动来展开有的按照与事件相关的机构或事主的行动来展开叙述,叙述,n n有的是按事件的发展进行叙述,有的是按事件的发展进行叙述,n n还有的按照写作者认识的变化过程加以叙述。
还有的按照写作者认识的变化过程加以叙述n n 另外,多数叙述方式呈现出概叙的特征,视 另外,多数叙述方式呈现出概叙的特征,视角开阔,注重给人整体认识,介绍总的方面的情角开阔,注重给人整体认识,介绍总的方面的情况 n n2. 2. 对叙述要素的掌握要充分对叙述要素的掌握要充分 n n 前文已经提到叙述的要素,一般将之归纳为 前文已经提到叙述的要素,一般将之归纳为五个五个WW,也有的还加上一个,也有的还加上一个H H和和MM但就其性质而但就其性质而言,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所包含言,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所包含的进程等要素所带有的客观性质明显而原因这的进程等要素所带有的客观性质明显而原因这一要素,在行文表述中会出现客观原因和主观原一要素,在行文表述中会出现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分别因的分别n n 应用文写作中涉及到叙述的要素,表面上看应用文写作中涉及到叙述的要素,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单纯,但其中任何一项,在现实生活中起来比较单纯,但其中任何一项,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都有可能出现“ “变量变量” ”的形式 n n以单一句式为例:以单一句式为例:n n “ “昨晚在学术一厅举行的学术报告,小王因故缺席。
昨晚在学术一厅举行的学术报告,小王因故缺席 ”n n实际上的情形是这样:实际上的情形是这样:n n 昨天下午四点,小王与小李、小张在学校室内运动场昨天下午四点,小王与小李、小张在学校室内运动场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伤了脚踝小李、小张将他送至校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伤了脚踝小李、小张将他送至校医院包扎,医生劝告小王最好休养几日小王向员告医院包扎,医生劝告小王最好休养几日小王向员告假后,晚七时没有出席在学术一厅举行的假后,晚七时没有出席在学术一厅举行的“ “关于当代网络关于当代网络文学的发展走向文学的发展走向” ”的学术报告在今天早上一二节课的课的学术报告在今天早上一二节课的课堂讨论中,小王没有发言堂讨论中,小王没有发言n n也就是说,在实际情形中出现的时间、地点、相关的人物、也就是说,在实际情形中出现的时间、地点、相关的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结果以及最终影响)这些事件(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结果以及最终影响)这些要素,都不一定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对叙述要素要素,都不一定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对叙述要素的掌握要充分的掌握要充分 n n除此以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除此以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生,应用文写作者对于中心事件的叙述,作还是学生,应用文写作者对于中心事件的叙述,至少还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至少还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n n谁(机构或个人)是事件中有关行为的施动者谁(机构或个人)是事件中有关行为的施动者(即谓语动词的执行者)?(即谓语动词的执行者)?n n哪些因素对事件中有关行为的发出有直接或间接哪些因素对事件中有关行为的发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的影响?n n谁(机构、个人或某些方面)是事件中有关行为谁(机构、个人或某些方面)是事件中有关行为的受动者(即谓语动词的被执行者)?的受动者(即谓语动词的被执行者)?n n哪些因素是事件中有关行为的被影响者?哪些因素是事件中有关行为的被影响者?n n 写作前对这几个因素能够深入了解,往往可 写作前对这几个因素能够深入了解,往往可以理清头绪,避开一些枝蔓材料的干扰,起到事以理清头绪,避开一些枝蔓材料的干扰,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半功倍之效 n n3. 3. 注意与文学叙述的区别注意与文学叙述的区别 n n 一是多采用概叙的方式,往往平铺直叙文学一是多采用概叙的方式,往往平铺直叙文学叙述中所展现的时间的频率有多种形式而应用叙述中所展现的时间的频率有多种形式而应用文的概叙避免了接受心理上对于静态时间以及非文的概叙避免了接受心理上对于静态时间以及非常态时间的关注,也就是说其概叙中一般不包含常态时间的关注,也就是说其概叙中一般不包含静态时间内的描写、抒情,没有对话与独白,也静态时间内的描写、抒情,没有对话与独白,也不采用意识流、蒙太奇等着重非常态时间的叙述不采用意识流、蒙太奇等着重非常态时间的叙述方式此外,对于倒叙、插叙、平叙等增加文章方式此外,对于倒叙、插叙、平叙等增加文章生动性和曲折性的叙述手法也不予采用生动性和曲折性的叙述手法也不予采用n n 二是叙述中避免情感的渗入除少部分要求二是叙述中避免情感的渗入除少部分要求情感抒发的特定的应用文以外,绝大多数的应用情感抒发的特定的应用文以外,绝大多数的应用文都需要用客观叙述的方式,避免情感性的修辞文都需要用客观叙述的方式,避免情感性的修辞和句式。
和句式n n n n二、议论二、议论 n n(一)议论的含义与作用(一)议论的含义与作用 n n 议论是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材料表明写 议论是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材料表明写作主体的观点和态度,达到明辨是非和阐明事作主体的观点和态度,达到明辨是非和阐明事理的目的理的目的n n 从逻辑上说,议论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所 从逻辑上说,议论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因果联系一般认为,完整的议论有三存在的因果联系一般认为,完整的议论有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论点,是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论点,是文章中的观点、主张论据,是文章中证明论文章中的观点、主张论据,是文章中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是建立论点的依据,故谓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是建立论点的依据,故谓论据而论证方式,则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据而论证方式,则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的形式,要求合乎逻辑的形式,要求合乎逻辑n n n n 议论的作用十分广泛n n它评价人物或有关事实,点明文章在思想和情感上的某种倾向;n n它点明事物的内蕴,突出对某些事物的重视程度,便于认识上的统一;n n更多的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证明的思维形式阐明事理,在讲究实证的各个专业领域进行议论说理。
n n(二)应用文写作议论的注意点:n n 1. 确定论点与论据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 n n 不论立论还是驳论,首先要对论点与论据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有清晰的认识不然,即使以外在的论证形式来表现其论证过程,其合理性仍然不能建立起来,也达不到证明论点存在必然性的目的 n n以下列文字为例:n n “四川的私塾在清政府灭亡后有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因为清政府宣布改制,所涉及的学校是官学,而私塾不在清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第二是在四川省的广大农村,由于当时省内的人口急剧增长,还需要私塾这种形式;第三私塾作为官学的补充,填补了童蒙教育的空白 n n 表面上看,这一段文字通过三个方面的因素证明其论 表面上看,这一段文字通过三个方面的因素证明其论点但究其各个论据的内容实质而言,与论点点但究其各个论据的内容实质而言,与论点“ “四川的私四川的私塾在清政府灭亡后有扩大的趋势塾在清政府灭亡后有扩大的趋势” ”无关论点的关键词集无关论点的关键词集中于中于“ “扩大扩大” ”二字,而第一条论据只是说明私塾没有受改二字,而第一条论据只是说明私塾没有受改制冲击的影响,而且其事实所在的时间是在清政府存续期制冲击的影响,而且其事实所在的时间是在清政府存续期间,不能说明清政府灭亡后四川私塾的发展状态;第二条间,不能说明清政府灭亡后四川私塾的发展状态;第二条论据只能说明四川私塾在当时继续存在,并没有证明其扩论据只能说明四川私塾在当时继续存在,并没有证明其扩大的态势,而且人口急剧增长与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并不大的态势,而且人口急剧增长与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并不一定存在着必然的正相关联系,这已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一定存在着必然的正相关联系,这已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至于第三条论据,更是可有可无,它说的是私展所证明;至于第三条论据,更是可有可无,它说的是私塾的功能,而这一功能在清政府存续时期和灭亡后,并没塾的功能,而这一功能在清政府存续时期和灭亡后,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它仍然证明的是私塾的存在,并不能证有发生什么改变,它仍然证明的是私塾的存在,并不能证明明“ “扩大扩大” ”这一中心命题。
这一中心命题 n n 许多专业性强的议论文讲究实证,讲究学理,因此,特别需要对核心事物的有关概念和判断有清晰的认识,文字严密,能够包含事物的内涵与外延,其陈述便于以逻辑思维进行相应的推理 n n2. 2. 根据文种,选择议论的方式,并控制议论的深根据文种,选择议论的方式,并控制议论的深入程度及详略篇幅入程度及详略篇幅 n n 不同应用文写作中的议论方式和呈现内容是 不同应用文写作中的议论方式和呈现内容是不一样的,写作者需要根据文种来确定自己行文不一样的,写作者需要根据文种来确定自己行文上的这种差异上的这种差异n n 在一些并不强调专业性,同时讲究引诱群体 在一些并不强调专业性,同时讲究引诱群体性认识并进行情感诉求的应用文写作中,比如讲性认识并进行情感诉求的应用文写作中,比如讲话稿、新闻评论等文书,其议论的方式最为自由话稿、新闻评论等文书,其议论的方式最为自由灵活写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议论灵活写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议论的方式和论证方法,甚至可以在议论中表达相应的方式和论证方法,甚至可以在议论中表达相应的个体情绪,也容许出现比喻性的形象化的论证的个体情绪,也容许出现比喻性的形象化的论证方式。
方式 n n 对专业性强的应用文来说,绝大多数选择立 对专业性强的应用文来说,绝大多数选择立论的方式,并选用常见的举例、分析、归纳、演论的方式,并选用常见的举例、分析、归纳、演绎以及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一些以反驳为目的绎以及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一些以反驳为目的的应用文,如批判对方观点的学术性论文或诉讼的应用文,如批判对方观点的学术性论文或诉讼文书,则往往采用驳论的方式文书,则往往采用驳论的方式n n 这些类型的应用文,往往在议论中放弃对形象这些类型的应用文,往往在议论中放弃对形象化和主体情绪的表达,不采用类比等方式进行议化和主体情绪的表达,不采用类比等方式进行议论议论的实证性或学理性的特征都比较强,即论议论的实证性或学理性的特征都比较强,即客观性明显议论的深入程度比较高,往往从多客观性明显议论的深入程度比较高,往往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证,文字篇幅也比较详个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证,文字篇幅也比较详细 n n 在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中,议论这一表达方在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中,议论这一表达方式在文字内容的扩展程度上是比较有限的与叙式在文字内容的扩展程度上是比较有限的。
与叙述、说明相比,处于次要位置其行文也受到很述、说明相比,处于次要位置其行文也受到很强的控制强的控制n n 议论性文字的出现,往往立意高远,视野广议论性文字的出现,往往立意高远,视野广阔,不从一已之视角出发阔,不从一已之视角出发n n n n 议论的内容并不追求论据的丰富和论证过程的议论的内容并不追求论据的丰富和论证过程的严密,而是或着眼于评价人物或事件,或强化事严密,而是或着眼于评价人物或事件,或强化事物的意义,或提升文章的主题精神,其画龙点睛物的意义,或提升文章的主题精神,其画龙点睛的功能明显反映在篇幅上,这些议论性文字多的功能明显反映在篇幅上,这些议论性文字多言简意赅,点到即止 言简意赅,点到即止 n n n n三、说明 n n(一)说明的含义 n n 说明是用简明的文字将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功用等方面的内容加以客观的解说和阐释作为基本的写作表达方式之一,涉及有关定义的界定、名词的解说、原理的诠释等,都需要说明的方式 n n(二)说明的方法 (二)说明的方法 n n1 1、定义和诠释 、定义和诠释 n n 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揭示概念内涵,明确概念。
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揭示概念内涵,明确概念下定义的过程如下:首先找出被定义者临近的属概念;其下定义的过程如下:首先找出被定义者临近的属概念;其次找出该概念与同一属概念下几个同级概念在内涵也就是次找出该概念与同一属概念下几个同级概念在内涵也就是本质属性上的差别;最后通过文字把定义项联结起来本质属性上的差别;最后通过文字把定义项联结起来n n如给如给“ “文学文学” ”下一个定义,其过程如下:下一个定义,其过程如下:n n被定义者:文学被定义者:文学n n其属概念:艺术其属概念:艺术n n“ “文学文学” ”与同一属概念下几个同级概念如与同一属概念下几个同级概念如“ “音乐音乐”“ ”“舞蹈舞蹈”“ ”“绘画绘画” ”相比所体现的本质属性:以语言为工具和手段相比所体现的本质属性:以语言为工具和手段n n最后,其定义表述为最后,其定义表述为“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和手段的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和手段的艺术” ” n n 诠释则是对事物的概念、性质、特点、功能、原理等进行详细解释它与定义不同,在行文的内容和形式上不象定义那样严格,可以只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内涵诠释和定义都采用“什么是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型,但定义的“是”字两边是可以互换的,而诠释的“是”字两边不可以互换。
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可以使读者既有理性的认识,又有形象具体的了解 n n2、分类与分解n n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属性的异同将其分成若干类,再依据类别分别加以说明n n 分解则是把被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进行说明n n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大类与小类是属与种的关系;而后者是整体与内在必要组成部分的关系 n n3 3、举例与引用 、举例与引用 n n举例是通过个别事物的举例,把抽象的道理、复杂事物的举例是通过个别事物的举例,把抽象的道理、复杂事物的特征、功能、原理等表述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引用在特征、功能、原理等表述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引用在于引证资料,使说明对象具有可靠的根据,便于读者的进于引证资料,使说明对象具有可靠的根据,便于读者的进一步的了解一步的了解n n4 4、比较和比喻、比较和比喻n n比较是用熟知的事物去和陌生的事物作比照比喻则多是比较是用熟知的事物去和陌生的事物作比照比喻则多是用熟知的事物比喻不常见或不易懂的事物或道理二者都用熟知的事物比喻不常见或不易懂的事物或道理二者都注重由此及彼,帮助读者理解注重由此及彼,帮助读者理解n n5 5、数字和图表、数字和图表n n有的事物、事理有时从其他角度很难说得清楚。
一旦运用有的事物、事理有时从其他角度很难说得清楚一旦运用数字和图表进行说明,便会使人感到直观,易于理解这数字和图表进行说明,便会使人感到直观,易于理解这两种方法在应用文写作中运用得尤其普遍两种方法在应用文写作中运用得尤其普遍 n n( (三三) ) 应用文写作说明的注意点:应用文写作说明的注意点:n n1 1、根据不同的行文目的、文体和读者对象选择相应的说、根据不同的行文目的、文体和读者对象选择相应的说明方法,并根据上下行文需要选择说明的时机明方法,并根据上下行文需要选择说明的时机n n 行文目的、文体和读者对象的差异对说明方法的影响 行文目的、文体和读者对象的差异对说明方法的影响很大n n 比如为了传播科技知识,在科普性的说明文中,面对 比如为了传播科技知识,在科普性的说明文中,面对普通受众,可以自如的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其中,分类、普通受众,可以自如的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其中,分类、诠释、举例、比喻、图表等相对形象化的说明方法运用得诠释、举例、比喻、图表等相对形象化的说明方法运用得更为普遍一些,行文也要求更为通俗易懂更为普遍一些,行文也要求更为通俗易懂n n 而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中,其说明的方式,更侧重于 而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中,其说明的方式,更侧重于定义和对事物要素的分解,在运用其他说明方法如比较、定义和对事物要素的分解,在运用其他说明方法如比较、数字和图表时,行文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也倾向于集中于数字和图表时,行文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也倾向于集中于专业领域之内。
在具体行文过程中,也往往通过读者与被专业领域之内在具体行文过程中,也往往通过读者与被说明对象之间认识上的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进行说明说明对象之间认识上的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进行说明 n n2 2、说明性文字的表达要有客观性,科学、准确地、说明性文字的表达要有客观性,科学、准确地把握其内容把握其内容n n 写作者在行文前,要熟悉和了解被说明对象, 写作者在行文前,要熟悉和了解被说明对象,充分认识其有关内容要素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充分认识其有关内容要素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在行文中,有关定义、概念的话,文字上因素在行文中,有关定义、概念的话,文字上要准确严密,仔细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在解说事要准确严密,仔细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在解说事物和事理时,要说对、说准,甚至援引的文字和物和事理时,要说对、说准,甚至援引的文字和数据也都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另外在行文中,不数据也都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另外在行文中,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情感加入到说明性文字中,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情感加入到说明性文字中,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n n 除以上三种表达方式以外,应用文写作并 除以上三种表达方式以外,应用文写作并不是绝对地排斥抒情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
即不是绝对地排斥抒情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即使在非常严肃的公文文书中,也有它们存在的空使在非常严肃的公文文书中,也有它们存在的空间比如情况报告中,有可能出现廖廖数笔的白间比如情况报告中,有可能出现廖廖数笔的白描式的描写;在表彰或批评性的通报中,也有可描式的描写;在表彰或批评性的通报中,也有可能出现个别带有强烈倾向性色彩的抒情语句至能出现个别带有强烈倾向性色彩的抒情语句至于在一些反映社会现状的传播类文书和社会调查于在一些反映社会现状的传播类文书和社会调查报告,以及根据社交平台的性质表达主观思想和报告,以及根据社交平台的性质表达主观思想和情感诉求的一些礼仪类文书中,写作者使用这些情感诉求的一些礼仪类文书中,写作者使用这些表达方式的机会也是不少的但总的说来,应用表达方式的机会也是不少的但总的说来,应用文写作仍以叙述、议论、说明这三大表达方式为文写作仍以叙述、议论、说明这三大表达方式为主 n n 第三节 第三节 第三节 第三节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n n一、准确一、准确 n n 所谓准确,即能恰到好处地表述作者的思想、观点或要所谓准确,即能恰到好处地表述作者的思想、观点或要求,正确并清楚明白地传递写作者欲表达的信息,不出现求,正确并清楚明白地传递写作者欲表达的信息,不出现歧义,不模棱两可,不含糊笼统。
歧义,不模棱两可,不含糊笼统n n (一)用最恰当的词语,以表达写作对象的实际,防止(一)用最恰当的词语,以表达写作对象的实际,防止歧义,避免误用尤其是用词语表达概念的时候,要讲究歧义,避免误用尤其是用词语表达概念的时候,要讲究其客观性其客观性n n 如如《《××××县政府关于认真贯彻县政府关于认真贯彻××××省省5 5号文件的通知号文件的通知》》,,这个这个“ “5 5号文件号文件” ” 指代不明指代不明n n 在对有关写作对象的措辞方面,也要注意其在意识形 在对有关写作对象的措辞方面,也要注意其在意识形态中的思想和情感倾向态中的思想和情感倾向n n 如对同一对象,使用如对同一对象,使用“ “暴徒暴徒”“ ”“武装分子武装分子”“ ”“恐怖分恐怖分子子”“ ”“不同政见力量不同政见力量”“ ”“解放组织解放组织” ”有可能导致对该对象有可能导致对该对象及有关事件明显不同的价值判断及有关事件明显不同的价值判断 n n(二)语句需要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句子结构完(二)语句需要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句子结构完整,没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杂糅等语病。
整,没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杂糅等语病n n(三)上下文语句的表达内容要合乎事理逻辑,(三)上下文语句的表达内容要合乎事理逻辑,不要顾此失彼比如不要顾此失彼比如“ “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个别同学还没来个别同学还没来 ”这就是明显的自相矛盾这就是明显的自相矛盾n n(四)根据表达需要,对于在感情色彩、适用范(四)根据表达需要,对于在感情色彩、适用范围、语义轻重、表现程度深浅上有细微差别的同围、语义轻重、表现程度深浅上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要小心使用,防止混淆不当比如义词要小心使用,防止混淆不当比如“ “严峻严峻”“ ”“严厉严厉”“ ”“严酷严酷” ”,,“ “破除破除”“ ”“废除废除”“ ”“解除解除” ”等词语之间的差别等词语之间的差别 n n二、简明二、简明 n n(一)在写作中力求简短扼要,言简意赅文句不拖泥带(一)在写作中力求简短扼要,言简意赅文句不拖泥带水,不造冗长句子,不使用欧化句型,不堆砌华丽的辞藻水,不造冗长句子,不使用欧化句型,不堆砌华丽的辞藻只有部分传播文书、以认识上的引导或情感沟通为目的的只有部分传播文书、以认识上的引导或情感沟通为目的的讲话稿和演讲辞等类文书,为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可以讲话稿和演讲辞等类文书,为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可以在这方面放宽要求。
在这方面放宽要求n n(二)文字上贵精要,以少胜多要将可有可无的字、词、(二)文字上贵精要,以少胜多要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尽可能删去公文中的一些习惯用语和缩略语,也句、段尽可能删去公文中的一些习惯用语和缩略语,也有明显的简练之效有明显的简练之效n n(三)语言的简洁是建立在明了的基础上的要避免故作(三)语言的简洁是建立在明了的基础上的要避免故作高深,选用一些冷僻生造的词语,而要使用含义确定、自高深,选用一些冷僻生造的词语,而要使用含义确定、自己明白、社会接受度高的词语己明白、社会接受度高的词语 n n三、得体三、得体 n n 语言得体,意味着根据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的 语言得体,意味着根据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的应用场合和接受对象,选用恰当的文种,在写作应用场合和接受对象,选用恰当的文种,在写作的思想内容、情感诉求,甚至称谓措辞等方面表的思想内容、情感诉求,甚至称谓措辞等方面表达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对于发文机构或个人有达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对于发文机构或个人有关其写作立场和写作目的等方面的社会期待关其写作立场和写作目的等方面的社会期待n n 绝大多数应用文如公务文书、各类专业文书、 绝大多数应用文如公务文书、各类专业文书、学术论文等等,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与庄重规学术论文等等,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与庄重规范联系在一起的,即做到严肃、端庄、符合变通范联系在一起的,即做到严肃、端庄、符合变通的基本规定。
的基本规定 n n得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得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n n(一)确定恰当的文种一)确定恰当的文种n n(二)行文内容在有关措辞和语气的表达上,讲(二)行文内容在有关措辞和语气的表达上,讲究礼貌,合乎写作者(机构或个人)相应的社会究礼貌,合乎写作者(机构或个人)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地位和身份n n(二)采用现代白话书面语言,在规定的写作结(二)采用现代白话书面语言,在规定的写作结构中使用带有构中使用带有“ “程式性程式性” ”特征的词汇和短语特征的词汇和短语n n(三)慎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俗语,忌用方言(三)慎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俗语,忌用方言土语 n n四、质朴四、质朴 n n 质朴是用平实朴素的语言,真实、自然、恰 质朴是用平实朴素的语言,真实、自然、恰如其分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如其分地表达有关的内容n n 应用文文辞以达意为主其表达方式往往集应用文文辞以达意为主其表达方式往往集中于叙述、议论、说明这三种,很少出现描写、中于叙述、议论、说明这三种,很少出现描写、抒情的表现手法抒情的表现手法n n 在叙述中,不追求曲折、设置波澜。
多是顺 在叙述中,不追求曲折、设置波澜多是顺叙,概括程度也较高,往往不使用比喻、象征、叙,概括程度也较高,往往不使用比喻、象征、夸张、仿拟等积极的修辞,避免语句中的富丽辞夸张、仿拟等积极的修辞,避免语句中的富丽辞藻n n 议论也追求质朴,放弃使用讲故事的类比或 议论也追求质朴,放弃使用讲故事的类比或讽喻的手法行文涉及对有关对象的评判的时候,讽喻的手法行文涉及对有关对象的评判的时候,要实事求是,符合议论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状要实事求是,符合议论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状态的某种程度措辞方面讲究客观、中正、公允、态的某种程度措辞方面讲究客观、中正、公允、平和,避免情感渗入,不采用抒情性议论平和,避免情感渗入,不采用抒情性议论 n n 除以上要求外,为使应用文的语言更为精进,值得注意的还有以下方面:n n为使文气贯通,拟稿时要一气呵成n n文稿完成后,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修改润色:n n比如是否变动表达角度;n n是否订正有关观点以及调整结构;n n是否增删有关材料 第四节 第四节 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及方法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及方法 n n一、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 n n(一)增强个人文化素质,优化知识结构n n(二)提升个人竞争能力 n n二、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二、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n n 就写作的动态过程来说,应用文写作者必须具备并强 就写作的动态过程来说,应用文写作者必须具备并强化几种能力:信息搜集能力、材料的选择和组织能力、对化几种能力:信息搜集能力、材料的选择和组织能力、对文种的把握和构建能力、对问题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语言文种的把握和构建能力、对问题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的表达能力 n n 就应用文的客观要求来看,还必须讲究以下方法: 就应用文的客观要求来看,还必须讲究以下方法:n n(一)提升理论水平,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增强政(一)提升理论水平,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立足自身的工作业务,提高对政策的把握和运治敏锐性,立足自身的工作业务,提高对政策的把握和运用能力n n(二)学习应用写作理论,阅读应用文范文,掌握多种应(二)学习应用写作理论,阅读应用文范文,掌握多种应用文的写作模式,增强模仿和创新能力用文的写作模式,增强模仿和创新能力n n(三)勤于练笔,在修改中提升应用写作能力(三)勤于练笔,在修改中提升应用写作能力 n n 一是可以熟悉多个应用文文体的结构组成、文体特点、 一是可以熟悉多个应用文文体的结构组成、文体特点、写作方式,掌握写作的基本功,二是可以在模仿和创新中写作方式,掌握写作的基本功,二是可以在模仿和创新中训练写作人员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培养看问题的视角、训练写作人员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培养看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层面等分析问题的层面等 n n练习题:练习题:n n判断 判断 n n1. 1. 应用文主要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使用的。
应用文主要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使用的 ( )( )n n2.2.公务文书有严格的格式,个人文书没有统一的公务文书有严格的格式,个人文书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 格式要求 ( ) ( )n n3. 3. 应用文写作不能使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不能使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 )( )n n4. 4. 行政公文中的议论与一般议论文中的议论存在行政公文中的议论与一般议论文中的议论存在着较大差异着较大差异 ( )( )n n5. 5. 应用写作在语言表达上追求创造性和个性化 应用写作在语言表达上追求创造性和个性化 ( )( ) n n请根据应用文语言的特点,指出以下语句的错误请根据应用文语言的特点,指出以下语句的错误n n1.1.如果得到贵单位协助,我们深表谢意如果得到贵单位协助,我们深表谢意n n2.2.我们特别地向上级做出这份报告我们特别地向上级做出这份报告。
n n3.3.特别地将有关事项通报在下列内容中特别地将有关事项通报在下列内容中n n4.4.我们急切的盼望你们的迅速研究并复函我们急切的盼望你们的迅速研究并复函n n 5.5.对于我们这个小单位来说,这回真是碰上大麻对于我们这个小单位来说,这回真是碰上大麻烦了帮助解决我们的困难,对你们来说,不过烦了帮助解决我们的困难,对你们来说,不过是区区小事请你们看在我们两校多年友谊以及是区区小事请你们看在我们两校多年友谊以及两边领导长年打交道的情分上,一定要拉兄弟院两边领导长年打交道的情分上,一定要拉兄弟院校一把在下周内把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案拿出校一把在下周内把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案拿出来,也便于我们迅速投入工作贵校的滴水之情,来,也便于我们迅速投入工作贵校的滴水之情,他日定当涌泉相报他日定当涌泉相报 n n改错:改错:n n n n 通 告 通 告n n客户同志:客户同志:n n 现在全市都在进行房屋改建,我公司用房又 现在全市都在进行房屋改建,我公司用房又旧又烂,很危险,但目前又无能力加以改建,经旧又烂,很危险,但目前又无能力加以改建,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同意我们搬到商业大厦隔壁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同意我们搬到商业大厦隔壁办公。
请联系业务的同志前往上述地址,不得有办公请联系业务的同志前往上述地址,不得有误n n 特此通告 特此通告 n n ××××公司公司 2006.10.152006.10.15 n n指正错误:指正错误:n n 首先让我们以 首先让我们以 × ×× ×电子工业学校的名义,向贵校表示衷心的电子工业学校的名义,向贵校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对我校办学给予的很大的帮助目前我校又面临感谢谢谢你们对我校办学给予的很大的帮助目前我校又面临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n n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我校开办不久,师资力量很差,决定派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我校开办不久,师资力量很差,决定派 × ×位年轻教师到贵校旁听进修一年。
我校与贵校有关部门多次商位年轻教师到贵校旁听进修一年我校与贵校有关部门多次商量,但这些青年教师进修的住宿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提量,但这些青年教师进修的住宿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恳请贵校设法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恳请贵校设法解决我校进修教师的师资问题贵校府高庭阔,物实人济,且具解决我校进修教师的师资问题贵校府高庭阔,物实人济,且具宽大为怀,救人于危的美德以上区区小事,谅贵校不难解决宽大为怀,救人于危的美德以上区区小事,谅贵校不难解决我们不知贵校还有什么实际困难,如果这些困难我校有解决的话,我们不知贵校还有什么实际困难,如果这些困难我校有解决的话,请尽量提出,我校会竭力去办再说一句,贵校如能解决我校进请尽量提出,我校会竭力去办再说一句,贵校如能解决我校进修教师的住宿问题,我们以我校领导的名义向贵校领导深深地表修教师的住宿问题,我们以我校领导的名义向贵校领导深深地表示谢意万望函复万望函复n n n n × ×× ×电子工业电子工业n n 200 × 200 × 年年× × 月月× × 日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