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征.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50457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9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征    文 蕾【Summary】:“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我国流行乐坛近期兴起的音乐类型,这种音乐风格已经产生,便深受听众欢迎,点播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一部分流行歌星在这一浪潮中也纷纷转型,在其个人作品中融入“中国风”因素,可以说,“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流行乐十分成功的一种尝试,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成功是其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对其特点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Keys】:中国风;流行音乐;特点“中国风”作为一种曲风其实历史比较悠久,广义的中国风包括我国古代的古韵、古曲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中国风是狭义的,具体指将有中国古风韵味的节奏和曲式融入流行音乐中,使之具有我国传统音乐的古风和古味,是一种古今风格的杂糅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风音乐之所以获得认可,是由其独特特征决定的,因此,对这些特征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一、古韵古调与现代乐器的结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乐器是独特的,在一首歌曲的编排上,可能出现古今中外各种乐器相融合的场面,这种音乐风格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乐器融合,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古筝和古琴等乐器作为伴奏为歌曲带来古韵古味。

      在众多中国风流行音乐中,都采用古筝或古琴等乐器来作为伴奏的主要乐器它们所蕴含的凄婉哀绝的音色赋予整个作品以古韵和古味,在现代调式的配合下,这种有规范性的古味伴奏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将整部作品塑上一层古风其次,现代音乐的融入使这种古风富于节奏感和时代感除了古筝等传统民间乐器之外,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现代元素这些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入,使得中国风本来比较缺失的节奏感和规范化得到一定补充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古韵古调与现代乐器的结合归根结底表明了一种融合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一种尝试,并且是一种成功的尝试,通过两者的结合,我们可以感受到在音乐曲调上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浓厚的、跨越时代的魅力二、歌词的半文半白性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是其最鲜明的特点,他的歌词既不同于我国古文,也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文,而是文白夹杂的,这种歌词既富有我国古文的清俊之美,又贴近现代人的话语方式,既优美又清晰,可谓古今杂糅地十分成功例如《贵妃醉酒》中,主歌部分属于白话语式的文白杂糅,而副歌部分则完全是古诗体,这种分段杂糅的方法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也很常见,这种歌词与前一种一样,同属于对歌词的半文半白化处理,但与前者不同,这样的歌词处理会使歌曲前后段分界清晰,达到主副分明的效果,这也正应和了这首歌的歌唱方式,在主歌部分,李玉刚用男性现代流行唱法进行演绎,而到后面副歌部分,则转为女声古典戏剧唱法,可谓词曲双双完成了转变。

      这种文白相间的谱词风格无疑是与前文提到的,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结合一样,都属于传统与现代的一种融合性尝试,两者虽着力点不同,但同属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三、应用的广泛性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另一重要特点普通流行音乐所承担的实用价值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粹的音乐欣赏和音乐学习,二是作为广告、电视剧等作品的捆绑品然而中国风流行音乐除了这两个方面的应用之外,还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首先,中国风流行音乐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其文化价值是普通流行音乐所不具有的其他音乐类型如摇滚乐也带有人文主义色彩,但它们所附带的文化色彩是零碎的,以歌为阵地,以阵痛的形式表现的而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文化烙印则是围绕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柱盘旋而上的,它所附带的文化因素更为系统、更为深厚,也更容易得到认同感其次,中国风流行音乐具有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近年来,中国风音乐已涉及到网络、游戏、动漫等各个领域,一款主题曲为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游戏会比采用其他宣传类型进行宣传的游戏作品更能吸引眼球,借助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流行风潮,其他领域也纷纷形成中国风之气,中国风流行音乐成为这些产业推动发展的现行者和推动者,现如今,各个领域甚至食品领域都可以打上中国风的标签,这中促销无疑会带来文化泛化的弊病,但无疑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四、结语纵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风流行音乐具有词曲上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性,以及英勇的广泛性需要认识到,这些只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特点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音乐类型能发展到如此成功,定还有许多特点是有待于我们发现的,对这些特点的挖掘,有助于我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也同样可以为我国文化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份有力的参考资料Reference:[1] 亓迪.浅析中国风歌词中常用修辞格[J].安徽文学,2009,[来自WwW.lw5u.Com]3.[2] 徐元勇.近期三首优秀流行歌曲演唱的教学分析[J].音乐探索,2008,4.[3] 刘颖.满城乱吹中国风?[J].北方音乐,2008,7.[4]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英]约翰·斯道雷(JohnStorey)著,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文蕾,女,出生于1972年,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