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吐鲁番学的源起及其发展.doc
3页敦煌吐鲁番学的源起及其发展导言史学除依据史藉论证外,还须依靠考古发现的文物及文献来验 证,即史学的二重论证法由此近代兴起了许多新学问:金甲学、简 帛学、出土文献学、古代档案学敦煌吐鲁番学是指以敦煌、吐鲁番为代表的中国西北地区苗存的 地上地下文物、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其核心是对大批出土文书的 研究20世纪初在敦煌、吐鲁番的惊人大发现1、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2、吐鲁番古城、佛窟、古墓大批古文书的出土二、文书、文物被切往国外与西方之“东方学”的兴起1、敦煌、吐鲁番文书连续被列强探险家们却往国外了一 J1=11902年一1906年德国探察队先后三次到吐鲁番发掘古城、搜括佛窟,带走佛经、回鹘文等民族文字文书数千件1907年5月英国人斯坦因到莫高窟从王道士处诱骗走7000余份写、印本文书,1914年又来骗走570件写本1908年3月法国人伯希和到藏经洞精挑细选,用500两银子从王道士手中骗走6000余件写、印本文书1909年俄国人奥登堡到吐鲁番搜寻了高昌古城和近百个 洞窟遗址,却走了一批文物写、印本文书o 1914年又到莫高窟骗走200余件文书1902—1914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先后三次到敦煌、新疆等地探险,1912年王道士手中骗走300余件写、印本文书。
接着到吐鲁番盗掘古墓,获文书5000余号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继日人之后,也在吐鲁番盗掘古墓,获文书100余件,对佛窟、古城的盗掘又获得一批文书2、西方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基础兴起了 “东方学”敦煌、吐鲁番所出古文书除大批汉文外,还有14种古代民族文字的文书,西方的研究初始于此日本学者对汉文 文书及佛经研究,上世纪30年代已有许多成果故敦煌、 吐鲁番学从一开始就具国际性三、中国敦煌学的曲折道路1、切后余生的敦煌遗书命运 2、中国敦煌学者艰难的海外求真法国人伯希和拿走的敦煌文书,曾挑了部分写卷于09年拿到北京找学者鉴定,惊动了国人罗振玉借出拍照, 即时影印出版了《呜沙石室遗书》等,向国内作出介绍;辛亥以后,罗振玉在日本,见到大谷带往日本的吐鲁番古 墓碍志,及时抄录,在上海出版了《高昌碍志》他还与王 国维对所见到的吐鲁番文书作有题跋研究O1925年苗学法国的刘复(半农)到巴黎图书馆抄录了 100多件敦煌文书,出版了《敦煌掇琐》1934年,北图王重民、中山大学姜亮夫相继到巴黎图书馆,王停苗五年,除进行伯希和卷编目外,还拍了三万多 张文书照片,写成了《敦煌古籍叙录》姜亮夫自费凿学, 节衣缩食,拚命抄录拍摄(14法郎1张),回国后完成了 24卷《嬴涯敦煌韵辑》。
1935年,北图委派向达(觉民)到英国伦敦博物馆考察斯坦因敦煌卷子,受到馆中东方部主任翟理斯的经常刁 难,1936. 9—1937. 8月一年时间,只给看了 500个卷子,后写有《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伦敦的敦煌俗文学》1938年,苗学日本的金祖同,在一次展览会上看到了从中国吐鲁番弄去的一批唐代官府文书,设法拍成照片,后在上海出版为《流沙遗珍》四、解放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的大发展U1专门研究机构的建设文物的发掘与保护文书的搜集与整理专业研究队伍迅速成长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溥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