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doc

80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48050318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69K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3443字)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1)游戏法:儿童的生活是快乐无邪的,学习也应该是美好、愉悦的这节课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游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例如:本节课开始的猜谜语游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最后回顾一节课40分钟的经历,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学习例1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在已知1小时=60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这样子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高效的  2)动手操作的方法课上可让学生在在黑板的钟面上拨一拨,学生轮流操作,验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五、说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六、说教学流程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11时20,12时05分,4时15分,5时25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 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概念:1时=60分,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2时=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单的时间的计算鼓励学生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办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做游戏,让学生从练习当中找到知识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时 间 的 计 算  例1、 2时=(120)分  a) 60+60=120分  b) 602=120分  例2、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经过了(15)分钟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三年级数学说课稿2(4505字)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4-65页的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学生认识分数,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4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是几分之几的问题这里是每份1个桃的情况,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感知,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1/4”来表示想一想”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在集合图的帮助下,让学生说出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1/2通过例题和“想一想”的教学,学生初步体会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刚才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思想方法,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桃片、小棒  二、说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这样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归纳法等进行教学。

      我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形象体会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利用农远资源中的图片创设小猴分桃的情境贯穿整个新课的教学,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真正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通过上网查阅,浏览网上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案例资源吸收别人好的教学方法,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整合出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情境:老师带来了一个桃子,准备把它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并适时复习分数各部份的名称及各部份表示的意义。

        (2)课件出示复习题1:用分数表示红色部分请个别学生说说想法)  (3)课件出示复习题2:请学生用分数表示红色部分(说说想法)  此题主要复习一个物体的1/4,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1/4做好铺垫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揭示课题)  (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勾起回忆,感知平均分在分数中的意义,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埋下伏笔,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  第二环节:操作交流,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的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迁移我主要创设三个情境,分三步进行教学:  1、初步体会(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情境:孙悟空给小猴们准备了一盘桃,要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一? 你知道吗?请你拿出4个纸桃片片帮小猴分一分!  我先引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