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公开课.ppt
31页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一、李白生平简介 1.1.蜀中求学,崭露头角蜀中求学,崭露头角 ((701—725701—725)) 2.2.出蜀远游,求道访友出蜀远游,求道访友((725—735725—735))3.3.移家东鲁,供奉翰林移家东鲁,供奉翰林((736—744736—744年)年)4.4.离开长安,漫游南北离开长安,漫游南北((745—757745—757))5.5.巫山遇赦,病逝当涂巫山遇赦,病逝当涂 (758-762(758-762年年) ) 2•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李白李白(701—762),唐代最伟,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大的诗人之一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带),隋末其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带),隋末其先人迁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先人迁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域)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起,即四川江油)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起,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等推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等推荐,应召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即遭谗去荐,应召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即遭谗去职。
安史之乱起,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职安史之乱起,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被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病殁于当涂(今属安徽)东南一带,病殁于当涂(今属安徽) 3• 李白一生同庐山有密切关系,公元李白一生同庐山有密切关系,公元726年首次年首次游庐山,以后由于在九江经商的一位兄长的接游庐山,以后由于在九江经商的一位兄长的接济,又几度上庐山隐居安史之乱起,李白于济,又几度上庐山隐居安史之乱起,李白于756年秋再次上庐山,入冬,永王李璘出兵东年秋再次上庐山,入冬,永王李璘出兵东南,经过浔阳(今江西九江),三次派人上庐南,经过浔阳(今江西九江),三次派人上庐山邀请他做自己的僚佐李白不知其野心而入山邀请他做自己的僚佐李白不知其野心而入其幕第二年,李璘败,李白受牵连,坐狱浔其幕第二年,李璘败,李白受牵连,坐狱浔阳,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半路遇阳,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半路遇赦东归,又到庐山居住李白在庐山期间,曾赦东归,又到庐山居住李白在庐山期间,曾建有建有“李白读书堂李白读书堂”,创作了许多吟咏庐山的,创作了许多吟咏庐山的优美诗篇人们为纪念李白,将一些地方用他优美诗篇。
人们为纪念李白,将一些地方用他的名字或诗句来命名例如五老峰背的青莲谷的名字或诗句来命名例如五老峰背的青莲谷及青莲寺,就是因李白而得名而日照庵、黄及青莲寺,就是因李白而得名而日照庵、黄云观,则是分别取他的云观,则是分别取他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日照香炉生紫烟”、、“黄云万里动风色黄云万里动风色”的诗意 4•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词采瑰伟绚丽,风格飘逸想象奇特丰富,词采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自然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表现出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表现出李白豪迈、正直、傲岸的性格现存诗九李白豪迈、正直、傲岸的性格现存诗九百多首,以古体、绝句见长有百多首,以古体、绝句见长有《《李太白李太白集集》》5•2【【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李白时年六十头年春天,他于),李白时年六十头年春天,他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获释他以为长安、洛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获释。
他以为长安、洛阳两京收复,国家中兴在望,个人命运也阳两京收复,国家中兴在望,个人命运也可能否极泰来,又有仕朝之意结果又失可能否极泰来,又有仕朝之意结果又失败,惟有痛饮浇愁,狂歌当哭当他还至败,惟有痛饮浇愁,狂歌当哭当他还至豫章(今江西南昌)时,一生中最后一次豫章(今江西南昌)时,一生中最后一次登上庐山,作此诗,意欲求仙学道,过隐登上庐山,作此诗,意欲求仙学道,过隐居生活,以度残年居生活,以度残年6解题解题•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7内容简析内容简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一生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一、以上可算是序曲一、以上可算是序曲 我本来就象楚狂接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我拿着仙人孔丘我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到庐山来呢?是因为为“好入名山游好入名山游8庐山秀出南斗傍,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影落明湖青黛光 先写山景鸟瞰,用粗绘法,写出庐山的雄奇瑰先写山景鸟瞰,用粗绘法,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丽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花烂熳,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9101112九叠云屏九叠云屏13九叠云屏九叠云屏14鄱阳湖鄱阳湖15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障凌苍苍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障凌苍苍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总摄全景总摄全景以上写山的瑰玮和秀丽,以上写山的瑰玮和秀丽,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天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161718香炉山香炉山19三石梁三石梁三叠泉三叠泉20翠影红霞映朝日翠影红霞映朝日21翠影红霞映朝日翠影红霞映朝日22翠影红霞映朝日翠影红霞映朝日23翠影红霞映朝日翠影红霞映朝日24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彩绘长江雄伟气势彩绘长江雄伟气势二、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景象二、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景象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
浪高如雪山25诗人豪情满怀,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诗人豪情满怀,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雄伟、壮美的大自然之景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雄伟、壮美的大自然之景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26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三、描绘想象中的仙境三、描绘想象中的仙境我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我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飞向玉京 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27三清山三清山2829•小结小结•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30Thank you!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