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2[1].doc
35页唐朝中国古代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唐代文学的主流是诗歌优秀诗人如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流派众多,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诗歌艺术形式日臻完备,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 唐诗的发展,一般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 唐一、上官体 “上官体”是初唐前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承袭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形成一种浮华靡丽的诗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高宗时期的上官仪 二、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 卢照邻《幽忧子集》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王勃 《王子安集》 杨炯《盈川集》) 三、陈子昂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同时也是在初唐和盛唐之间推进唐诗高潮到来的关键人物他要求恢复《诗经》“风雅”传统,倡导汉魏风骨,反对齐梁媚艳的诗风他的许多优秀诗篇都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兴寄”、“风骨”的理论主张他为唐诗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四、沈铨期、宋之问 、张若虚 沈铨期和宋之问,声望颇大,他们不仅使五律的体制完全定型,而且使七律的体制走向规范 张若虚的诗存于《全唐诗》只有二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被后人认为“孤篇横绝”,是“一首盖全唐”的杰作盛 唐一、边塞诗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他们都曾厕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 高适的诗歌具有沉雄深厚的特色他的一些绝句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然岑参想象力丰富,喜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异域奇特的风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他的诗歌充满奇情壮采,极富力量感二、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情景交融,意趣盎然,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创造性,对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 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艺术三、王之涣、王昌龄、崔颢 王之涣、王昌龄、崔颢三人是盛唐诗坛上的杰出代表。
他们都是位卑而名高的诗人他们在仕途上落拓不遇,但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却激荡着其诗情,使他们的创造才华喷涌而出尽管他们各有侧重,各有擅长,但都能别开生面、拓展诗境,使初唐以来以“风骨”为号召的诗歌审美理想得以血肉丰满的表现四、李白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李白的诗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蓬勃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强烈的个性色彩,饱满的青春热情,高扬亢奋的理想主义展望,这一切汇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富浪漫色彩的高亢乐章五、杜甫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成为其显著特征 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前夕杜甫背负着沉重的责任感,凝视着流血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种关注社会,关切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标志着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中 唐一、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中唐时期出现了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该诗派发展了杜甫“即事名篇”的优秀传统,大量创作新题乐府诗,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种种弊政,掀起了又一次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是其杰出代表。
二、孟郊、韩愈、贾岛、李贺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 孟郊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韩愈的七言古体最具特色,气势雄放而怪奇瑰丽 三、刘禹锡、柳宗元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中唐时期开创新的诗歌境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独特建树的重要诗人 晚 唐晚唐是唐诗发展的夕阳返照时期这个时期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等诗歌艺术成就较高,但气度、魄力大不如前,诗作浓艳纤巧,为晚唐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韩愈、柳宗元所领导的古文运动,是一次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等各方面进行变革的散文革新运动六朝时期,骈文鼎盛,散文中衰,骈文成了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严重障碍古文运动提出了比较明确、系统的文学主张,开拓了散文的应用范围,丰富、发展了散文的表现手法,确立了古文的新体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古文作家,开创了以唐宋古文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传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唐传奇 唐传奇是唐代兴起的文言短篇小说,它的兴盛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大演进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而为的小说创作,是小说意识开始成熟的标志 宋代文学 一、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和宋代在散文创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八位著名文学家。
他们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黄庭坚(或欧阳修 )、曾巩二、婉约词派婉约词是婉约词派作家写的词婉约词派是与豪放词派相对的一个词家流派自从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提出词有婉约、豪放后,后人就把宋代一些词人分成婉约、豪放两派婉约词派形成于豪放词派之前,以温庭筠为鼻祖的唐五代“花间派”开其端,北宋婉约词人主要有柳永、秦观、周邦彦,南宋婉约词人有姜夔、吴文英等人婉约词题材较窄,多抒儿女之情、离别之思,风格婉约绮丽,与豪放词题材广泛,风格恢宏昂扬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三、豪放词派豪放词派主要以苏轼、辛弃疾、张孝祥等为代表,他们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范围,将通常只在诗 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等内容移入词中,并 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彻底打破了自晚唐五代以来所谓“词为艳科”的传统,而且冲破了传统的所谓“诗庄词媚”的界限;开“豪放词”派新风,拓展了词的题材,扩大了它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多样化四、岳飞、李清照、陆游v 岳飞所作《满江红》,其真伪尚有争议。
v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有易安居士文集 v 陆游,自号放翁其诗歌、词、散文有一定成就在南宋比较成功,影响较大五、严羽《沧浪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南宋后期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 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一生未仕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没有很突出的成就,但《沧浪诗话》却是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书分诗辨、诗体、 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 六、诗庄词媚“诗庄词媚”是指唐代诗歌多写悲凉慷慨、激昂庄重的题材,而宋词抒情多取与女性有关的角度,在宋人的观念中,词是以女声歌唱为本色的这种以软美的女声歌唱为本色的风气,对宋词的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造成宋词婉媚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唱词崇尚女声,士大夫作词也要追求风格的婉媚于是这种女性化的婉媚就成了词体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前人论词,有所谓“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词之为体如美人”等说法第一章 唐代文学概说(2学时)第一节 社会概况 1、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唐代政治开明,中下层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科举制度(诗赋取士)与唐代统治者的爱好与提倡 4、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5、社会思潮对文学的重要影响第一节 文学概况 1、唐诗发展的四个时期: 初唐:唐诗繁荣的准备期(约100年) 盛唐:唐诗繁荣的鼎盛期(约50年) 中唐:唐诗的继续繁荣时期约 70年) 晚唐:唐诗的夕阳晚照时期(约70年) 2、散文:中唐古文运动取得胜利,散文成就很高 3、唐传奇:唐传奇发展为真正成熟的小说文体,变文、讲唱文学在民间广泛流传 4、词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隋及初唐文学 (2学时) 第一节 隋代诗歌的过渡期状态 第二节 从上官仪到沈、宋 第三节 初唐四杰 1、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2、作家作品分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炯《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在狱咏蝉》第四节 陈子昂与张若虚 1、陈子昂及《登幽州台歌》 2、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2学时)第一节 孟浩1、孟浩然的生平及思想2、作品分析:《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第二节 王维1、王维的生平及思想2、王维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3、王维诗歌分析:《山居秋暝》、《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4、王孟诗歌风格分析 第四章 盛唐边塞诗人 (2学时)第一节 高适1、高适生平经历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2、分析作品《燕歌行》第二节 岑参1、岑参生平经历2、分析作品《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三节 王昌龄、李颀等诗人作家作品分析: 1、王昌龄生平简介2、王昌龄诗歌大致分为三类:边塞诗、闺怨诗、送别诗3、分析作品:《边塞》、《闺怨》、《长信秋词》、《芙蓉楼送辛渐》4、王之涣及其作品《凉州词》 第五章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3学时)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事迹及思想1、李白的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多年来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个谜李白的先祖不知因何原因被贬谪到偏远的碎叶,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他的一生可分为少年游历、隐居求仕、翰林供奉、求仙漫游等几个时期2、李白的思想:李白的思想比较复杂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不仅有诗才,还兼具游侠、刺客、隐士、道人、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他接受儒家、道家、游侠等思想,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就是“功成身退”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李白诗歌现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他在诗歌中表现了统治阶级日益腐化和奢侈的生活;自己的雄心大志;歌颂游侠的诗歌;难以施展抱负的痛苦与愤懑以及游历名山大川、求仙学道的诗歌等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1、李白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他炽热的 感情,强烈的个性,处处在诗中留下浓厚的自我现的主观色彩2、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具有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4、想象奇特,恰当运用想象、联想、夸张、比喻等手法,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还借助神话传说穿插历史如《蜀道难》 5、李诗语言特色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子夜吴歌》、《早发白帝城》。
分析:《将进酒》、《行路难》、《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发白帝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