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doc
6页对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沈阳市第五十八中学 李涛 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实质,教学效果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低效现象《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战略的高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思考下面本人结合自身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教育的范畴来说,教育的灵魂是育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方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解决教学问题和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地将“以人为本”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部分体育工作者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在理论上缺乏深入研究,在工作实践中缺少落实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偏向于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课的目标而忽视学生的体育基础状况,最终使得教学目标的制定失去基石,也无法达成某种意义上说,引领学科教学的基石是“以人为本”,因为目标的制定只有建立在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才是有意义的。
本人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去年九月,我开始接手初三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根据课标要求和初中体育升学考试方案,本人设计了“篮球行进间投篮”的单元教学计划但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发现该班的男女同学的体育基础差异很大,我立刻将原定的教学设计放弃,重新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包括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的调整 二、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能服从于教师的主观意愿,更不能僵化地执行某些文件总的来说,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期望达到的某种教学效果,是一种预设这种预设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立足于学生的现有基础,包括认知水平、体育运动基础等其次是全面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体能等多个方面三是具体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便于操作,有利于检测,否则教学质量就无法保证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要合理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一节课的目标的达成密切相关,本人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帮助的例如在投掷课时,大部分教师从教学初就使用实心球、小铅球等,整节课不但练习密度上不去,而且练习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在《体育教学》2008年第11期中有一篇投掷案例很值得我们学习,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出手速度,选择了一种“纸炮”的游戏,并且我在教学中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都是非常的高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相关性在选择时首先要注意主、辅教材的相关性,其次就是课前的准备部分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要紧扣主教材,为下面的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最后注意,结束部分是一节课的延伸,也是为主教材服务的而有的老师在选择时随意性很大,例如,在一节课的开始游戏活动部分,只是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却疏忽了与下面内容的相关性所以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还要考虑与整节课的关系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在中学阶段,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分析学生的体育兴趣、性别差异,能力差异将教学内容分解、分层,让学生选择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在实践过后都有小小的“成就感”,也就是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身体的接触、抚摩孩子、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等,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行动感染学生,以微笑服务学生如做《老鹰捉小鸡》游戏时,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模仿老鹰的动作,幽默的脸部表情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练习欲望这些都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不妨大家都能试一试,看一看是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作用 五、安排适宜的生理负荷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是应有之意,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安排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 1、根据体育课的不同类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不同类型的课其运动负荷应该是不同的,如新授课,一般练习密度和强度中等;复习课练习密度和强度为中等以上;展示课、总结课一般练习密度中等,强度较大;测验课一般练习密度较小而练习强度较大 2、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高矮胖瘦之分,身体素质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我们人为地为他们制定统一的标准或要求,必然会造成有的学生没感觉到累而有的学生却吃不消,这样的锻炼或练习效果肯定是失败的 3、因时而异安排运动负荷。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学生有时运动负荷的安排也是不同的例如,由于学校场地、教师资源或其他学科课程的安排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全天5节课(不同时段)都有体育课,体育课上运动负荷的安排就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如上午第一节或第四节等,为了对学生下节课或学生的健康不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们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要认真做好放松活动 4、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有一个合适的“度”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既要考虑因人、因时而异,针对每一个个体还要注意一个“度”,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或锻炼身体,如果负荷小,则不会起到练习或锻炼的效果,如果负荷过度,则会造成学生疲惫不堪甚至出现运动损伤,这样的练习或锻炼同样也没有效果,古人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还要考虑一些因素,如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学生练习时的情感体验、情绪变化等等,体育教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学习、研究、总结,合理安排好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六、开展积极的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励;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但是要注意,评价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七、预防伤害事故 体育课是以学生的身体活动练习为主要特征的,尽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生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体育教师的安全防护措施只能尽量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做不到杜绝,但体育的根本目标是增进健康,因此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时刻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二是要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三是消除心理障碍;四是加强纪律教育;五是学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八、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就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而言,课的总体效果、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有效、场地器材的运用是否合理等都是反思的主要内容当然,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最好还要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利用课中小结和课后找部分同学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这样经过教与学的不断反思,体育教学就一定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以人为本”,一切的有效性都要体现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去实践、思辨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