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人工挖孔桩成孔安全技术.doc
2页浅谈人工挖孔桩成孔安全技术关键词:人工挖孔桩 安全施工 主要对策 论文摘要:湿陷性黄土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应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注意事项,和施工过程中事故的类型分析及主要对应方法等 人工挖孔桩成孔技术在水电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安全技术问题却不可忽视,必须重视和加强笔者所参与的延安供水工程,其招安调压池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孔直径0. 8 m,最大深度达 10 m因挖空人员在地下施工,活动余地小,工作环境恶劣,情况复杂,因此人身伤亡事故极有可能发生,安全技术尤显重要 1 事故类型 (1)孔壁坍塌:当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为渗透系数大的粉土、粉细沙等砂性土层或深厚的饱和淤泥质粘土,且无护臂,不能承受水、土侧压力,又未采取降水措施时,极易出现渗水、流砂、涌泥现象,最终可能造成孔壁坍塌 (2)孔口落物:桩孔附近有堆积物未能及时清理,在人为或雨水冲刷下,物体落人孔内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窒息中毒:下挖较深时,孔内可能积累大量有害、可燃气体 ;若桩位处原有害物质掩埋时未作相应处理,均会对人员构成伤害 (4)触电伤亡:桩孔内施工面窄且多水、潮湿,若未作采用低于36 V 的安全电压和安全灯,易发生触电事故。
(5)坠落孔内:孔口无盖板、护拦等防护措施或明显的标志,夜间又无足够照明,人员易失足掉人孔内 (6)施工人员用麻绳、尼龙绳吊挂或脚踏孔壁上下及电动葫芦( 或卷扬机)无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也易发生事故 (7)扩底塌方:桩扩大头完成后,没有及时进行桩体填筑,土体丧失稳定,出现塌方 2 主要对策 2.1 地基勘察应注意事项 (1)地质各层的强度、厚度、透水性;地下水类型、水位变化情况、补充来源和有无侵蚀性等不良影响等 (2)地下有无埋设物(电缆、煤气管线、上下水道等)障碍物(原构筑物基础、废钢铁等) (3)是否存在危害较大的滑坡、断层破损带、泥石流、崩塌以及强烈发育的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 (4)有无缺氧、有害气体情况;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5)相邻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资料 2. 2 施工方面及图纸会审应注意事项 (1)成孔工艺的选择: 人工挖孔桩较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填土、季节性膨胀土、自重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中间有硬夹层与砂夹层在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有承压水的砂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高压缩性淤泥层和流塑淤泥质土层中施工时,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如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旋喷装等形成截水帷幕 (2)人工孔桩最下中心距须小于 3 d(d 为桩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扩底直径不宜大于 3d,斜率为 1/3-1/2,扩底最下中心距须大于 1.5 或D+1.0 m(D 为扩端设计直径) ,以防相邻桩间土壁无法直立而坍塌 (3)护臂通常为混凝土护臂,厚度不宜小于 1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强度,护臂内等距放置 6#8-8 的直钢筋,上下节护壁间用钢筋拉结孔不太深且土质密实时可采用砖护壁,但当土层松散或为流砂层时,则应采用钢护筒或钢筋混凝土沉井。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