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古代经典哲理诗赏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6589346
  • 上传时间:2024-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古代经典哲理诗赏析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这是一首在理致与笔趣上都非常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既能写出别人诗中全部(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诗人客观地提醒出人各有所长的道理,简洁又布满意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凹凸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首小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它以浅显的语言告知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游山所见与世上事物一样,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动身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熟悉难免有肯定的片面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熟悉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需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此诗其次联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们在探讨学问、讨论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状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假如锲而不舍,连续前行,突然间眼前消失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会豁然开朗,发觉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它告知人们迷茫的时候肯定要坚持前进,由于光明会在不经意间消失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颇有哲理的是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由于“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久“深”而且“清”。

      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因此,只有像活水的源头一样,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究,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避开思想的枯竭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似乎是写游春观感,其实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由于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比方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气,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