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汕头大学.doc
4页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文献综述梁佩君(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学09401070)[摘要]吉登斯的风险思想及其理论,源于他对当代西方社会的“现代危机”的现代性批 判和反思本文主要对吉登斯有关现代社会风险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综述,为现代社会研究并 应对风险社会提供方向O[关键词]吉登斯;风险;风险社会自德国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于1986年首次提出了 “风险社会理论”后便引起了 学术界对于社会风险的广泛关注及探讨吉登斯虽然没有像贝克那样写出以“风险”命名的 著作,但他将风险置于现代社会的宏观考察之中,并以此来反思和重构现代性的研究同样得 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同尽管目前有不少学者研究吉登斯的风险理论,但仅局限于针 对其理论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并没有进行一个系统化的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吉登斯的 多本著作及目前有关吉登斯风险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吉登斯的风险理论作进一步的系统化综 述,包括风险社会的内涵,形成,影响等多方面内容,并以此为现代社会研究并应对风险提 供较为全面的方向一、风险社会的内涵吉登斯对“风险社会”这一专有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是从风险与危险、外部风险与人造 风险的区别分析上得出的。
1、 风险与危险以卢曼关于风险和危险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基础,吉登斯虽然不认同不行动就无风险的说 法,但同样认为风险概念是与人的行为相联的,而人之所以要进行某个行为又是与人们的动 机相联的因此,风险作为未能预期的后果可能恰恰是我们自已的行动和决定造成的,而不 是大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神意,更与所谓上帝的意图无关2、 外部风险与人造风险在吉登斯看来,风险分为外部风险与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外部风险是指来自外部的、因 为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固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如:火山、台风、虫灾等人造风险是山 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而旦是我们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 下所产生的风险,如:核池漏、赤潮、酸雨等因此,吉登斯认为:“现今社会所存在的风险主要以人造风险为主,而所谓的风险社会 是指山于新技术和全球化所产生的与早期工业社会所不同的社会特性,它是现代性的一•种后 果”二、 风险社会形成的原因在《风险社会的政治》一文中,他提出,风险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今天影响着我们生 活的两项根本转变,一项转变为自然界的终结,另一项转变为传统的终结1、 自然的终结吉登斯所指的自然的终结并不是指物质世界或物理过程不再存在,而是指我们周围的物 质环境没有什么方面不受人类干扰的某种方式影响,也就是说今天的自然大都已被打上人类 活动的烙印,成为人化的自然。
2、 传统的终结在吉登斯看来,生活在传统社会的人们不仅依靠确定性的礼仪、习俗等生活,更依靠这 些礼仪、习俗建构自我的认同模式然血,传统的终结将会使自然与社会口益成为人化的自 然与人化的社会,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和社会所能造成的后果,并有意识的 防范与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社会的人们在适应新的理念和制度 的同时,还需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来面对自然的终结与传统的终结后出现的风险社会三、 现代性风险的基本特征及类别伴随着自然和传统的终结,吉登斯认为人类开始进入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在这个社会 里,占据中心舞台的是山现代性所引发的并旦带有一种新型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非阶级化的 全球性的人造风险相比外部风险而言,人造风险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而:一•是人 造风险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发展所导致的,是“现代制度长期成熟的结果”,是人类对社会条件 和自然干预的结果;二是其发生以及影响更加无法预测;三是“后果严重的风险”是全球性 的同时,吉登斯还分别在其《现代性的后果》和《超越左与右一-激进政治的未来》两本 著作中按从不同的标准对风险进行划分1、 通过对现代社会更具体的风险景象的详细考察,勾画了七种风险:(1)高强度意义上 风险的全球化;(2)突发事件不断增长意义上的风险的全球化;(3)来自人化环境或社会化自 然的风险;(4)影响到几百万人生活机会的制度化风险环境的发展;(5)风险意识本身作为风 险;(6)分布趋于均匀的风险意识;(7)对专业知识局限性的意识。
2、 以现代性的四个制度维度为基础概括了四个方面的高风险:(1)现代社会发展对世界 生态体系的冲击引发的风险;(2)贫困大规模发展引发的风险;(3)大规模破坏性武器以及集 体暴力可能引发的风险;(4)对民主权利大规模压制引发的风险四、 风险社会的二重性吉登斯风险社会二重性思想不仅向人们展示了风险社会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种不确定 性与危机,同时也向人们指明了要正确合理地认识风险社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索和应对风 险一方面风险社会的存在的确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与危 害,主要表现在:风险社会加剧了社会压力;风险社会增加了社会成本;风险社会降低了社 会运行效率;风险社会引发了社会不安全感但另一方面风险社会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肯定 的,主要体现在:风险社会加强了人们的风险意识;风险社会扩大了人们的选择余地;风险 社会蕴含看创新与机遇五、 应对风险社会的态度面对日益严重的现代性风险,吉登斯反对实用主义地接受现实、持久的乐观主义、犬儒 式的悲观主义这三种适应性反应,坚持激进的卷入的反应,即相信我们能够而旦应该动员起 来以降低风险的影响甚至战胜风险吉登斯还强调,对待风险不仅要有积极的态度,更要具 备应对风险的本领和能力,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抵御风险的保障,但也需要具有而对风险并 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待风险的能力。
只有具备应对各种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危机和风险的 本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抵御极具破坏性的风险的冲击,把风险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为整 个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安全、合理的平台六、 总结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 内我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的考验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代 性的新视角研究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有助于能够培养和增强我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帮助我 们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观念,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使风险社会理论实现其现实意义,而 且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风险社会,正视风险,学会在风险社会中迎接机遇与挑战,寻 找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专著】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3、 [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一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0年版4、 薛晓源李惠斌:《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2006-200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薛晓源李惠斌:《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2005-200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论文】1、 [英]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王武龙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2、 [德]乌尔里希•贝克:《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王武龙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 年第2期3、 钱雪飞:《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风险思想初探》,载《社会科学家》,2004年7月第4期4、 吴正勇,欧阳曙:《贝克、吉登斯和拉什论自反性现代化解读》,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 月第5期5、 郑红娥,宋冉冉:《风险社会的研究述评》,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6、 程新英,柴淑芹:《风险社会及现代发展中的风险 乌尔利希•贝克风险社会思想述评》,载《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7、 江建丰:《风险社会与反思现代性 吉登斯的现代社会“风险”思想评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8、 刘岩:《风险意识启蒙与反思性现代化一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及其启示》,载《江海学 刊》,2009年1月9、 崔德华:《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载《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6月第23 卷第3期。
10、 李国亮:《吉登斯现代性视野下的风险与信任》,载《南方论》,2010年第5期11、 闫顺利,吴晓梅:《论风险社会及其困境-基于吉登斯、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视角》,载《前沿》,2011年 第09期12、 黄庆桥:《浅析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载《社会X 2004年3月13、 曾怀德:《现代风险环境中本体性安全的建立 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探索》,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年5月14、 鲍磊:《现代性反思中的风险-评吉登斯的社会风险理论》,载《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2期15、 郭忠华:《信任关系的变革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再思考》,载《现代哲学X 2008年1月16、 赵潺潺,易海威:《在风险社会中寻找个体安全的港湾 浅析吉登斯的反思现代性与个体性安全理论》,我《求实》,2009年1月。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