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山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二.docx
40页2024年度山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选题(共60题)1、不属于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的是( )A.人文性B.审美性C.体验性D.实践性【答案】 C2、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手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等之间存在哪种关系?( )A.竞争B.协同C.对立D.附属【答案】 B3、下面谱例出自古典主义时期的《小夜曲》,其作曲家是( )A.J.C.巴赫B.贝多芬C.巴赫B.贝多芬C格鲁克D.莫扎特【答案】 D4、下列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是( )A.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歌曲B.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模唱歌曲C.通过教师逐句教唱,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D.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三连音【答案】 A5、门德尔松的《第三交响曲》也叫( )A.《苏格兰交响曲》B.《意大利交响曲》C.《宗教改革交响曲》D.《德国交响曲》【答案】 A6、“吴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A.理解多元文化B.面向全体学生C.重视音乐实践D.弘扬民族音乐【答案】 C7、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是( )。
A.竹笛B.长笛C.梆笛D.曲笛【答案】 B8、用于肺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的是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抑木扶土法D.滋水涵木法E.培土生金法【答案】 B9、“概念、理论等并不是世界的答案,判别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看其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而是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感觉和效果这是( )的主要观点A.永恒主义B.实用主义C.存在主义D.解构主义【答案】 B10、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A.燕乐B.清商乐C.西凉乐D.龟兹乐【答案】 A11、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这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 )A.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B.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C.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D.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答案】 C12、 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A.纸笔评价B.档案评价C.表现性评价D.概念评价【答案】 C13、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三者的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A.发热恶寒B.气滞血瘀C.胸胁胀满D.纳呆食少E.鼻塞流涕【答案】 B1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C.标准性评价D.导向性评价【答案】 A15、学生体验、感知音乐的能力和审美情趣评价主要采用( )评价模式进行A.模块学业质量B.日常学习表现和模块学业质量C.日常学习表现D.教师口头【答案】 A16、在音乐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了舞剧《睡美人》,请学生说出看完后的感受之后,教师讲解了该音乐作品的风格及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音乐流派、作曲家以上课程体现了哪一教学模块?( )A.音乐与戏剧B.演奏C.歌唱D.音乐鉴赏【答案】 D17、在学习《辽阔的草原》时,老师运用了如下导入方法引入本课:A.温故导入B.激趣导入C.创境导入D.故事导入【答案】 A18、构成交响乐团的基本乐器组是( )A.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B.弦乐组、管乐组、弹拨组、打击乐组C.弦乐组、木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D.弦乐组、铜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答案】 A19、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 )的音乐思想A.阮籍B.嵇康C.李延年D.京房【答案】 B20、多利亚调式为( )级音上构成的一种中古调式A.ⅠB.ⅡC.ⅢD.Ⅳ【答案】 B21、由郑律成作曲的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这首歌是( )A.《祖国颂》B.《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C.《歌唱祖国》D.《救国军歌》【答案】 B22、春秋时期产生的著名古琴曲是( )A.《高山流水》B.《平湖秋月》C.《广陵散》D.《潇湘水云》【答案】 A23、《黄河大合唱》中有两首分别是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它们是( )A.《黄河船夫曲》《黄河怨》B.《黄河颂》《黄水谣》C.《黄河船夫曲》《黄水谣》D.《黄河颂》《黄河怨》【答案】 D24、下列哪两个音为燕乐G七声宫调式的偏音?( )A.C、?EB.B?FC.?EB.B.?FC?B.ED.C.F【答案】 D25、完全进行的和弦序列进行是()A.T—D—TB.T—S—TC.T—S—D—TD.T—D—S—T【答案】 C26、“在唱歌课《游击队歌》的教学中,教师为大家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抗日根据地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部队相互配合,一举歼灭敌人的故事随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游击队歌》这位教师采用的导课方式是( )A.温故型导入B.设疑型导入C.故事型导入D.机变型导入【答案】 C27、下列属于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是( )。
A.体态律动学说B.柯尔文手势C.首调唱名法D.元素性【答案】 D28、偶然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是()A.梅西安B.施托克豪森C.约翰·凯奇D.泽纳·基斯【答案】 C29、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年A.1930B.1935C.1940D.1945【答案】 B30、合唱协调的要素不包括()A.音高B.音色C.音准D.音量【答案】 A31、( )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现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音乐教学工作A.综合性评价B.定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32、我国的教育体系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受西方及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音乐教学评价方面同样如此虽然在较长时间的发展中经过不断地融合和改革,教育体系基本适应于我国的国情,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教育的发展,仍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地方,因此我们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音乐课程的评价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下列不属于新型A.审美教育思想B.主体教育思想C.综合教育思想D.情感教育思想【答案】 D33、“梅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故事,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所授角色的理解,现场表演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与形态,模拟森林中的各种音响,使整个教室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森林’。
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创作模块教学的哪个特点( )A.理论性B.民族性C.即兴性D.科学性【答案】 C34、对世界音乐教育有着广泛影响的德国( )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A.铃木镇一B.柯达伊C.奥尔夫D.达尔克罗兹【答案】 C35、根据不同民族、地域,以及演唱风格特点等,可以把声乐分为许多不同的唱法,通常我们大致分为四类分别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 )A.原生态唱法B.呼麦唱法C.即兴演唱D.童声合唱【答案】 A36、在歌曲《鳟鱼》的欣赏教学中,最能增进学生音乐审美思维的过程是( )A.讲述背景,学生谈感受B.识读乐谱,学生谈感受C.描写主题,学生谈感受D.聆听作品,学生谈感受【答案】 D37、常规交响乐队中弦乐组由几个声部组成( )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答案】 A38、患者,男,30 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出现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A.杏苏散B.桑菊饮C.桑杏汤D.清金化痰汤E.百合固金汤【答案】 D39、“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 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A.自由创作B.采风创作C.命题创作D.模仿创作【答案】 D40、 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民歌是单声部形式?A.蒙古族呼麦B.侗族大歌C.壮族双声D.飞歌【答案】 D41、张老师在音乐课堂上会有计划的提问3—5个同学,来考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还会请1—2名同学演唱或演奏本节课学习的曲目。
张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终结性评价B.定量评价C.导向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 D42、童声合唱队可由( )组成A.已变声的女同学B.未变声的男女同学C.已变声的男女同学D.未变声的女同学【答案】 B43、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及管弦乐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乐派的典型代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