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园林史课件:第四章园林的全盛.ppt
71页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历史发展进程历史发展进程 •文化艺术发展文化艺术发展•隋唐时期园林特点: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隋唐时期园林特点: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小结小结一、历史发展进程•公元581年,北周贵族杨坚废北周静帝(宇文阐时),建立隋王朝•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结束了两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使中国复归统一•隋文帝 杨坚 勤俭治国,社会繁荣——大兴土木•隋炀帝 杨广 杀父之后,一反其父作风,穷奢极侈地营建宫苑,游幸江南多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结果国民怨声载道——定京东都洛阳,开凿西苑——造园艺术•公元618年,豪强李渊削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兴盛,定都长安•初唐:为了巩固其统治,施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及有处发展生产的措施,做得百余年间社会相对安定和统一——南北文化交流,对外贸易发达,丝绸之路源源流入,异国文化,疆域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亚洲文化交流中心——文人掀起•中唐以后:•天宝年间,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功叛乱,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国势衰落,公元907年,节度使朱全忠自立为帝,唐王朝灭亡。
•但在中国文明进程中,唐代是一个极引人注目的时代,文化交流中心,使得唐朝的文学、绘画、雕塑、建筑、园林、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达到了新阶段•唐代在土木工程技术方面也十分兴盛,统治阶级豪富的宅邸有很大的发展,大庄园别墅不断出现,除此之外,还有山池树木和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唐朝时宗教盛行,有许多教,其中以佛教为最盛行,各宗教建筑都力求力求宏伟华丽在技术及艺术方面都有新的发展,表现新的成就,如出现佛教建筑宠大华丽的木结构寺庙,连绵数里的石窟雕刻,高大巍峨的砖、木、石等佛塔及优美园林二、文化艺术发展•1.隋唐以来,意识形态上儒、道、释共尊而以儒家为主,儒家重新获得正统地位放大知识分子改变了避世和消极无为的态度,通过科举积极追求功名,干预世事,成为国家大一统局的主要力量•尤其唐以后更把中国推向了一个昌盛时代2.山水画的发展•隋隋 展子虔《游春图》展子虔《游春图》•展子虔 北周末隋初畫家歷北齊、北周,入隋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擅建人物、山水及雜畫 ,幾無所不能,人物描法細緻,以色暈染面部:畫馬入神,立馬有走勢,臥馬則腹有騰 驤超躍之勢與董伯仁齊名亦工台閣,但不及董伯仁,寫山川遠近,有咫民千里之勢 曾在洛陽天女寺、雲花寺,長安靈寶寺、崇聖寺等繪製佛教壁畫。
畫跡有隋朝官本《法 華變相圖》、《長安車馬人物圖》(白麻紙)、《弋獵圖》、《南郊圖》、《王世充像》 (白描)等六卷,著錄於《貞觀公私畫史》:《朱買臣覆水圖》、《北齊後主幸晉陽圖》 、《維摩像》等,著錄於《歷代名畫記》;《北極巡海圖》、《石勒問道圖》等二十件 ,著錄於《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遊春圖》軸,描寫貴族遊春的情景, 青綠設色, 金線鉤斫,景物穠麗,山巒樹石亦用鉤勒,筆致凝練勁挺,為最古的卷軸山水畫(一說唐 人摹本),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楊廣•隋代書畫鑒賞家即隋煬帝一名英,華陰(今屬陜西)人都長安,在位十 五年(604一618)大業初,興修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大造宮殿西苑,迫使人民從事無 償勞役,嚴重破壞生產,後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禁軍將領宇文化及等縊殺善詞詩, 能草書,擅飛白,工丹青,富收藏曾於東京觀文殿後起二台,東曰「妙楷」,藏法書 ,西曰「寶跡」,藏名畫,為藝苑所稱巡遊揚州時,盡攜二台所藏書畫隨行,中途船 覆,大半淹失其殘留者,歸宇文化及,後俱人唐內府著有《古今藝術圖》五十卷, 已佚 •唐 中期,山水画成熟期的开始•《历代名画记》一书中,唐·张彦远:“山水变,始于吴,而成于二李”•吴——吴道子•李——李思训/李照道•天宝中,唐玄宗命画家吴道子、李思训二人于兴庆宫大同殿各画嘉陵山水一幅,唐玄宗评曰:“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无论工笔或写意既客观抽象的写生,又能注入主观的意念和感情•山水画家总结创作经验,著为“画记”•山水诗、山水游记,已成为两种重要的文学体载•“外师造化、内法内源”确定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准则李思训吴道子3.诗画互渗•大诗人王维的诗生动地描写山野、田园的如画自然风光•宋代苏轼评论他创作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木兰柴•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4.山水画影响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园林艺术开始有识融于诗情,画意,尤为私家园林尤为突出,•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对园林的影响•建筑:建筑:平面布局具有深远的空间层次平面布局具有深远的空间层次• 垂直方向垂直方向-台、塔、楼、阁的穿插台、塔、楼、阁的穿插•植物:植物:珍稀植物珍稀植物-牡丹、琼花等牡丹、琼花等• 花品:牡丹花品:牡丹-贵客贵客• 兰花兰花-幽客幽客• 梅花梅花-清客清客• 桃花桃花-妖客妖客三、园林类型•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3.寺观园林•4.公共游览园林太极宫太极宫西市东市芙蓉园芙蓉园隋代为西苑唐代为东都苑1.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大内御苑•1)唐:皇室园居。
其中有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太极宫太极宫大明宫•长安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坎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兴庆宫•原是李隆基未做皇帝的丹苑,原名“隆庆坊”•“兴庆宫”:几度加以扩充,是一朝政治重心(玄家),现是西安市兴庆公园•李龟年咏歌、梨园弟子伴奏、杨贵妃手捧酒杯,李隆子吹玉笛沉香亭•诗人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向汉宫谁相似,可怜飞燕燕新装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常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行宫御苑、离宫御苑•1)隋:隋西苑—唐:东都苑•据《大业杂记》、《元河南志》载:“西苑周二百二十九里一百三十八步,比洛阳城大十倍•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北海周长十余里,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高出水面百余尺海北的水渠曲折萦行注入海中,沿着水渠建置十六院,均穷极华丽,院门皆临渠•《隋炀帝海山记》:“聚土石为山,凿池为五湖四海”突出造山是土石兼用——符合南北朝之后造山艺术发展趋势•西苑的风格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采取了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
这是中国园林从建筑宫苑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隋西苑是隋炀帝杨广的宫苑之一,又称会通苑,建于大业元年(605)据记载,隋西苑位于隋东都洛阳宫城以西,北背邙山,东北隅与东周王城为界,周一百二十里苑中造山为海,周十余里;海内有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台观殿阁,分布在山上山上建筑装有机械,能升能降,忽起忽灭海北有龙鳞渠,渠面宽二十步,屈曲周绕后入海沿渠造十六院,是十六组建筑庭园,供嫔妃居住每院临渠开门,在渠上架飞桥相通各庭院都栽植杨柳修竹,名花异草,秋冬则剪彩缀绫装饰,穷奢极侈院内还有亭子、鱼池和饲养家畜、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圃 •十六院之外,还有数十处游览观赏的景点,如曲水池、曲水殿、冷泉宫、青城宫、凌波宫、积翠宫、显仁宫等,以及大片山林可泛轻舟画舸,作采菱之歌,或登飞桥阁道,奏游春之曲隋西苑的布局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统治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十六组建筑庭园分布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之中,成为苑中之园,不象汉代宫苑那样以周阁复道相连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山上的建筑能时隐时现,反映建筑技巧的提高。
唐代 华清宫•以骊山脚下涌出的温泉是得天独厚和以杨贵妃赐华清池的艳事而闻名于世,华清宫苑中的华清温泉发现于西周,周幽王,秦始皇、唐玄家等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咏“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宫中不但有殿台楼池等,还有午马台、球场、驯鹿处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冬季,都在华清宫,过着后天室靡烂奢侈生活•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弟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华清宫总结•大内御苑紧邻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郊外的行宫、离宫御苑,绝大多数建置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反映了宫苑建设与风景建设相结合的高水准技巧•许多离宫御苑、行宫御苑改建成佛寺,并增设佛塔•郊外的宫苑,选址兼有军事的功能2.私家园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园林在“显达”与“穷通”之间起着缓冲的作用,文人参与造园•诗画派园林流派•以自然景色为主导思想辋川别业•这是王维隐居的庄园,是与友裴迪经常诗酒邀游之处,是利用天然山谷、湖水林木相地而筑的一座自然山水园林•规模很大,岗岭起伏,纵谷交错,泉瀑叠落,湖溪岩峡,高林藤菖的自然胜景,并加以构筑茅芦草亭榭石桥舟渡等园林建筑,更具湖光山色之胜。
成为既富有园艺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优美园林•王维与友人裴迪《辋川集》列名二十处•从此集中我们可以了解辋川别业中的风景•总之,辋川别业是一个林木茂盛、湖光山色、风景十分优美的自然山水园林,无论从景的题名还是从人的感受,处处都充满了诗和画的意味,通过诗人的描绘,强烈地反映是一代艺术巨匠的审美标准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中隐—白居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庐山草堂•白居易《草堂记》记述了别墅园林的选址、建筑、环境、景观以及作者的感受•选址于庐山的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自然峡谷之地•可仰观山,俯听泉,傍晚竹树云石,堂前有平地广十丈。
中有平台、平地、台南有方法、平台、可观周围之景,八室层,只见“下铺百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踞层崖积石,嵌空蛭块,杂木异草覆盖其上,绿荫蒙蒙,朱实篱篱,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巧于因借 春借锦绣谷的杜鹃花• 夏赏石门涧的云景• 秋有虎溪的月• 冬有香炉峰的雪 •草堂的室内装修极其简朴,朴实无华,木结构,设有油溪彩画,土墙不刷白材料以本色为美石阶梯,门帘窗户用竹和纸,尽量保持大自然的野趣,堂内陈设朴素,与庐山的自然美景十分融合,处处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草堂白居易草堂记白居易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而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窗户),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屋脊),纳阳日,虞祈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冥窗用纸,竹帘紵(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西,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选址+布局•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友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坚,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踞层崖积石,嵌空垤(小土堆)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荫蒙蒙,朱实篱篱,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 ,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堂西依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垒垒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覼缕而见,故云甲庐山者•——具体设计•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床席),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如,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矧(况且)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軱覆箦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守以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是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逐,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态清泉白石实闻此言,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感慨履道坊宅园•为洛阳城内“风土水木”•白居易58岁定居于此•园和宅共占地17亩,其中“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后来增建——文人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造园目的:在于寄托精神和陶冶性情,“城市山林”•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 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 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
•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 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 吾将终老乎其间3.寺观园林•慈恩寺 长安城内修的为了适合其因当时的佛教交流中心•荐禅寺,香积寺•寺观—交流中心—并作为其他功能•慈恩寺:牡丹与荷花著名——长安•大慈恩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比较出名的有下面几处:西安慈恩寺589年建立,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沈阳慈恩寺,建于唐代,是沈阳市佛教最大的寺庙•潮阳慈恩寺,在汕头市潮阳区,1997年至2001年建立,占地面积有900多平方米•天台山慈恩寺在浙江省天台山上,597年建立• 慈恩寺慈恩寺,中国佛教寺院,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位于陕西西安南郊,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而扩建为大慈恩寺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此寺为上座并主持翻经院,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玄奘奏请于寺内建贮西安慈恩寺西安慈恩寺存佛经的大雁塔 大雁塔•系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唐三藏玄奘,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现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令人心旷神怡。
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塔•主院-大殿•别院•水庭4 衙署园林•隋:绛守居园池(山西新绛县,建于596年)又名隋代花园•绛州太守梁轨居住之地•宋·范仲淹《居园池》•“绛台使君府,亭台参园圃•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5.公共游览园林•唐代-隋代——曲江•宜春苑(秦汉)——曲江——芙蓉池(隋)——曲江•皇家开辟的公园的性质•每年上巳(三月三) 、中和(二月初一) ,一片盛况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曲江初碧草初青,万轱知蹄匝岸行”曲江•曲江流饮,曲江池位于西安市南郊、距城约5公里它曾经是我国汉唐时期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常年的曲江池两岸楼台起伏、宫殿林立绿树环绕水色明媚每当新科进土及第、总要在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曲江流饮”由此得名四、隋唐时造园特点•1)山水画、诗歌等文学艺术融入园林•2)文人园林兴起,从而出现了写意山水园林•3)寺观园林普及、并进一步世俗化•4)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应用,较上一代跨入一个新的境界•5)皇家园林的规模与气质已经完全形成•6)植物造景达到一定的水平 五、思考题•1、举例说明唐代皇家园林的特点?•2、以辋川别业和庐山草堂为例说明私家园林的特征?•3、叙述隋西苑的布局特征?•4、总结唐代影响造园的理论思想来源与背景。
•5、寺观园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