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经典参考模板范本.doc
3页感受经典感受经典 《永恒的经典》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两首《哈里路亚》(亨德尔和莫扎特),简介两位著名的作曲家并从歌曲中寻找和感受巴罗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征(重点),学唱《哈里路亚》主旋律及合唱片段(难点),感受经典,进一步提高审美情趣和品味 教学内容: 欣赏两首《哈里路亚》学唱主题与合唱片段 教学过程: 导入:设问----同学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忠诚的基督教徒们怀着感恩的心对上帝的赞美和歌唱——欣赏不同版本的《哈利路亚》直接进入课堂主题 欣赏莫扎特《哈里路亚》 引入(简介莫扎特) 经文歌《欢乐,高兴》——阿里路亚 1773年,17岁的莫扎特为意大利歌唱家拉乌乔尼写了一首教堂音乐:经文歌《欢乐,高兴》(女高音、乐队与管风琴),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就是《阿里路亚》阿里路亚”是希伯来语“感谢主”、“赞美主”的意思 全曲就“阿里路亚”一句歌词,在歌曲中反复了34次,其中,歌曲的音乐绚丽多姿、神采飞扬,明快而流畅的旋律,轻柔而连贯的拖腔,这抒情的歌声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阿里路亚”最后一个音,在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花腔上,起伏翻滚,绚丽多彩,奥妙无穷。
它给演唱者以充分展示自己花腔才能的机会,也给听众以极美的艺术享受它可以用多种形式演唱,它的实质已离开了歌词本身的宗教意义,而成为一首典雅,优美,技术性非常强的,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歌曲 3、介绍歌曲并讨论分析,探究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 4、探讨什么样的音乐是经典?经典音乐具备什么特征? 发声练习:两声部三度音程练习,结合歌曲练习母音a、li、lu、a注意气息、咬字吐字、音准、声部的和谐等问题 学唱主旋律 欣赏歌曲 (合唱)并学唱二声部难点) 拓展 1、简介亨德尔教材分析:《弥赛亚》 ——哈里路亚 1741年8至9月,亨德尔在二十四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当他写完 《哈里路亚》合唱时,他的仆人看到亨德尔热泪盈眶,并激动地说:“我看到了整个天国,还有 伟大的上帝” “弥赛亚”一词源于希伯莱语,意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封立君王、祭祀时,常举行在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后被基督教用于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全剧分三部分,共有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第一部分叙述圣婴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是关于耶稣为拯救人类,四处传播福音以及受难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的经历;结尾处的高潮部分就是《哈里路亚》。
第三部分则是耶稣显圣复活的故事和赞美诗这是亨德尔少数完全表现宗教内容的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实际上其中对音乐的戏剧性和人性的宣传远胜于对宗教的虔诚感情 全剧为主调和声音乐风格,以旋律优美、和声洗练见长在清唱剧《弥赛亚》57段里,以《哈里路亚》这一段最受欢迎.它是D大调,4/4拍,快板.歌曲以“哈里路亚”这个赞美词为主要唱词,其它词很简单在音乐写作手法上以主调和声写法为主,并运用了复调及对位手法加以发展开始有三小节引子,合唱进入后,庄严而热情地用和声反复咏唱“哈里路亚”,形成第一段中段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随后,又是“哈里路亚”的欢呼声: 这样,在音型上形成了一张一弛他在反复时,不断向上冲击,造成两次离调(A、b)随后,又是和开始一样的乐句,造成首尾相呼应的效果快结束前,突然休止了两拍然后,合唱队和乐队以更加磅礴的气势,纵情歌颂“王中之王”的上帝 2、欣赏亨德尔《哈里路亚》 3、介绍歌曲并探究巴罗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不同 四、结语3 / 3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