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对策分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0932874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6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对策分析    姚腾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Reference]目前,产业布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总体状况与主要产业的布局现状,还对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如何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提出了建议[Keys]环渤海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环渤海经济圈指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地带,包括三省两市,即北京市、天津市两直辖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三省进入21世纪,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极具成长潜力和较大的后发优势目前,在环渤海产业布局方面,仍存在各自为战,一体化程度低等问题产业布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需要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一、环渤海区域产业总体布局状况1.环渤海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进入21世纪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快速,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环渤海区域三省两市2008年共实现增加值77564.65亿元环渤海第一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6574.64亿元,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40505 92亿元,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30484 08亿元。

      2008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8.48%,第二产业占52.22%.第三产业占39.30%2.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分布状况环渤海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2008年山东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元大关,达到3002 6亿元河北省第一产业也发展较好.2008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两千亿元,达到2034.6亿元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省第二产业最强,2008年实现增加值17702.2亿元其后的河北省2008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77.4亿元,辽宁省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512.1亿元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北京、河北、辽宁四省市山东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10367.2亿元,北京市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682 1亿元,河北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5376.6亿元二、环渤海区域主要产业布局状况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环渤海区域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善环渤海区域已经形成了钢铁、煤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1.钢铁工业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最重要和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河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从2001年到2008年河北钢铁产量已经连续七年全国第一,是我国的第一钢铁大省环渤海区域内,拥有众多大型钢铁企业,如河北省的唐山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辽宁省的鞍山钢铁集团、本溪钢铁集团、北台钢铁集团,山东省的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北京市的首钢总公司,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2.煤炭工业环渤海区域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在辽宁省、河北省和山东省都有大型煤田分布目前,环渤海区域有全国煤炭前100强企业超过20家河北省有开滦集团、金能集团、峰峰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辽宁省有沈阳煤业集团、阜新矿业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山东省有兖矿集团、新汶矿业集团、枣庄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3.石油化工在油气资源方面,环渤海从1955年开展大规模油气普查以来,截至2000年底已发现油田263个(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油田17个).气田9个目前,环渤海区域拥有众多大型资源类企业,包括:华北油田、大港油气田、冀东油田、渤海油气田等重要石油生产企业此外辽宁、河北、天津、山东还是我国北方海盐的主要产区环渤海沿岸现有盐田4 79万公顷主要盐区有:东北盐区、长芦盐区、山东盐区4.机械工业环渤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

      在重型机械、冶金矿山设备、化工设备、发电设备等行业具有较强优势辽宁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辽宁机械工业在企业数量、职工人数、产品种类、产值等方面,在全国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占10%左右,仅次于上海和江苏省,居全国第三位辽宁在冷冻设备、暖风机、机床配件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山东省机械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在全国的地位迅速提升,目前,机械产品总量占到了全国的12%左右山东省已发展成为我国“农机工业”大省,山东农机工业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环渤海区域还是我国汽车工业较为发达和集中的区域北京的轻型载重车和小客车,天津的微型汽车,山东和辽宁的载重汽车等,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也较高5.环渤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情况北京市拥有众多科研院所与大量高科技人才,具有高科技产业研发优势近年来,一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西门子、爱立信、三星等纷纷在北京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此外,北京有国内最大的中关村电子资讯产品交易、产品研发基地,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在IT产业上的创新、研发能力强,在开发高端产品上具有较强优势近年来,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已经拥有一批优势产业。

      青岛在家用电子、通信产品领域,济南在软件及服务外包、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领域的优势、特色明显山东半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软件、通信产业、家电产业、计算机及外设产品、光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六大优势产业天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在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五个特色鲜明、生产相对集中的产业密集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目前,天津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的生产基地十五”以来,河北省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辽宁省近年来,以沈阳、大连为龙头,重点发展动漫、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光伏产业等,也较快发展、发展较好三、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一体化环渤海区域面积达到5218 7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43%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地理跨度大,各主要经济体之间间隔远,需要完善与发达的交通体系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环渤海主要港口之间缺乏明确分工,也缺乏合作,各自为战,相互竞争,降低了经济效益环渤海具备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体系,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公路网和铁路网,但各网络缺乏高效连接,降低了交通网络的效率。

      2.环渤海区域仍存在重复建设问题环渤海区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尤其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港口发展为例,在环渤海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大连、旅顺、营口、锦州、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等港口,曹妃甸港也在加紧建设中近年来,这些港口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扩建,投资金额都在上亿元到十亿元,不仅将导致港口都“吃不饱”,而且会造成港口海岸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产业自成体系,各地都有自己钢铁、煤炭、化工、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产业同构性较为突出以钢铁产业为例,2007年河北省钢铁产量4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天津也在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来自www.lw5u.Com]作为支柱产业,年产量只有600多万吨,有的钢厂还需要从河北运生铁来炼钢在目前各省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领域,也出现了产业趋同问题,难以形成产业链与产业聚集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较短,使得该区域的竞争力不高四、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建议目前,环渤海区域三大板块各自拥有自己的经济中心和产业体系,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紧密。

      在环渤海区域,目前需要明确各主要经济体的功能定位,做好重点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布局优化1进一步推进环渤海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市场一体化进程是渐进的、局部的推进的在一定基础上,逐渐扩张、渗透和辐射,形成区域性的大市场市场的一体化重点是突出自由流动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障碍的清除,相关政府部门要着力于消除区域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的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环境此外,要积极推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共同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共同市场另外,在统一市场体系建立过程中,要尊重市场机制,让企业、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来发挥主导作用2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北京应当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以其强大的高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强化北京对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天津在金融、物流、高科技产业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应当重点发展天津要进一步发挥其港口优势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其物流业与制造业,带动环渤海[来自www.lW5u.coM]区域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铁矿、煤炭等矿产资源。

      此外,劳动力资源也比较丰富河北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具有竞争优势新能源、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山东省轻重工业发展较好,尤其在家用电器、电子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应当重点发展辽宁省在重化工业方面优势突出,重工业的比重占到工业产值比重的70%以上辽宁省应重点做好产业结构升级与改造,发展现代制造业基地,提高竞争能力3.环渤海高科技产业发展策略第一,发挥各省市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差异化发展策略环渤海地区各省市都具有较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础,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那么错位发展是很好的发展策略对于其他地区规模比较大、成熟度比较好的产业要回避第二,有选择性地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与产业基础,选择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如河北省环保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与良好的发展潜力,应当重点发展此外,河北省在新能源、新材料、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应当集中力量进行发展山东省在家用电器、计算机软硬件等领域有较好规模优势与领先优势,应当重点发展。

      辽宁省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应用软件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应当重点发展第三,共同合作,做大做强环渤海高科技产业目前,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分布着中关村、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开发区、武清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塘沽高新区、泰达和津港保税区等八个规模产业区这八个产业园区聚集了大批高科技企业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应当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共同发展,联手开发沿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在农业领域,北京、天津具有很好的研发优势,京津冀应当共同合作,建设廊坊“农业硅谷”Reference[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