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产与运作类型及组织方式选择(powerpoint 36页).pptx

37页
  • 卖家[上传人]:ahu****ng1
  • 文档编号:236877012
  • 上传时间:2022-01-09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802.85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章 生产能力 及其实现方式2.1 生产能力及其核定2.2 生产与运作类型2.3 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1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2.1 生产能力及其核定一生产能力的概念 二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四 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五 生产能力的核算六 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七 合理利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2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 指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通常是一年),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指标.3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生产能力生产系统在一定期间能够提供的最大产量(capacity);指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通常是一年),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指标 汽车公司,台/辆;钢铁公司,吨;炼油公司,桶标准生产能力(nominal capacity): 与一天的生产数无关,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的最大产量(不包括加班,临时雇佣);最大生产能力(peak capacity): 包括加班,临时雇佣; 如,1天的某几个小时或1个月的某几天,短期维持的生产能力;维持生产能力(sustained capacity): 用正常的方法能够持续维持的生产能力。

      四个一定限制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4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生产能力的基础数 1)能力(人/机) =1个月开工日数每天平均实际工作时间开工率人员或机械(台)数 2)人员开工率=出勤率(1-间接作业率) 3)机械开工率=开机率(1-故障率)生产能力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5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2.作业时间-总标准作业时间= 生产量*(单位标准准备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 +(所需批次*每批标准准备时间) Batch 生产体系-总实际作业时间=总标准作业时间生产效率(组织效率*作业者效率*机器效率)-所需生产手段量 (机械,劳动力)总实际作业时间一定期间内单位生产手段的可能作业时间=Batch 1Batch 2单位作业时间单位准备时间Batch准备时间 生产单一产品的某一公司,下月需求是200个,现无库存.单位产品的标准准备时间是0.5小时,标准作业时间是3小时.200个产品分别由10个Batch生产,每个Batch的标准准备时间是4小时,组织效率100%,作业者效率95%,机械效率90%.若下月22个工作日(每日8小时作业)需要几台机器?总标准作业时间= 200*(0.5+3)+10*4=740小时总实际作业时间= 740/(1*0.95*0.9)=865.5小时所需机器= 865.5/(22*8)=4.9(约 5台)=6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

      产能负荷分析表工程别分析时段产能分析正常班可调度天数说明可调度设备数每班人数每日班次设备产能时间人力产能时间加班可加班时间设备可加班时间人力可加班时间合计设备产能合计人力产能负荷分析订单排程量标准工时负荷时累计备注分对析策产能负荷分析?7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二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1 固定资产的数量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8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1 固定资产的数量设备数量:指能用于生产的设备数,含处于运行的机器设备;正在和准备安装、修理的设备;因生产任务不足或其他不正常原因暂停使用的设备不含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不配套的设备;企业留作备用的设备;封装待调的设备 注意:辅助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相同的设备,不参与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能力的计算 生产面积数量:生产面积只含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面积,不含非生产性房屋、建筑物和厂地面积9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指在规定的工作制度下,计划期内的工作时间 年制度工作日数=全年日历日数365全年节假日数114=251 年制度小时数年制度工作日数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f 一班制:f=8h(2008) 两班制:f15.5h(3890.5) 三班制非连续设备:f=22.5h(5647.5)有效工作时间: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 制度工作时间扣除设备修理、停歇时间 后的工作时间数 生产面积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年制度工作日数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设备计划利用系数10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

      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产量 设备的生产效率 时间定额:制造单位产品耗用的设备时间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量定额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 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和占用时间总: 设备与生产面积越多,工作时间越长,生产效率越高,则生产能力越大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11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1 设计能力: 指企业在基建设计时,设计任务书和技 术设计文件中规定的生产能力2 核定能力: 若企业没有设计能力;或企业有设计能 力,但在投产一段时间后,原设计水平 明显落后;或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重 大变化时,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3 计划能力: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生产技术 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为编制 生产计划提供准确依据12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四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1 具体产品2 代表产品3 假定产品13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四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1 具体产品 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的大量生产类型企业2 代表产品 适用于:产品结构、工艺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选择其中 一种作为代表产品,以代表产品产量表示生产能力 换算步骤: 计算产量换算系数 Ki:i产品产量换算系数 ti :i产品工时定额 t代:代表产品工时定额 将i产品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例: 14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

      代表产品法例: 某厂车床组有车床10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48小时在车床上加工A、B、C三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是:280台、400台、22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台)分别是45、50、55,试用代表产品法求车床组生产能力 确定B为代表产品 以B产品为标准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见表)产品名称计划产量(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台)换算系数换算为代表产品的量(台)各种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以代表产品为计算单位表示的生产能力(台)换算为具体产品单位的生产能力 / 1/ A280450.925228.19930291B40050140044.74416C220551.124227.07229合计90089410093615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3 假定产品适用于:产品结构、工艺不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换算步骤:将各种产品按其产品产量比重构成一种假定产品假定产品的时间定额i产品的时间定额i产品的产量比重产品品种数i产品的换算系数i产品产量换算为假定产品产量 例16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假定产品例: 某厂铣床组有铣床14台,每台铣床的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553小时,铣床组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台时分别为200台、100台、140台、16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为100台、60台、100台、120台。

      试用假定产品法计算铣床组的计划产量和生产能力以及各具体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产品名称计划产量(台)各种产品占产量总数比重(%)每种产品铣床组台时定额(台时/台)假定产品台时定额以假定产品为单位的生产能力(台)铣床组各种计划产品的生产能力(台)换算系数Ki假定产品计划产量Qi假=/=/98=A2000.3310033(455314)/98=650214.51.02204B1000.176010110.50.6161C1400.2310023149.51.02143D1600.2712032175.51.22195合计6001.00-9865065060317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五生产能力的核算1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2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3 企业生产能力确定18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 先将设备按其功能、生产率、功率、精度等 分组 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 M: 设备组生产能力 F: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S: 设备组设备数量 t: 产品的时间定额 q: 产品的产量定额1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19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2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 生产能力取决于设备组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以大多数设备组的能 力或以主要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作为车间生产 能力综合平衡的依据 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面积(如装配车间) M: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 F制: 计划期制度工时(h) A: 生产面积(m2) a: 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m2/台) t: 单位产品占用时间(h/台) q: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 F制Aq20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

      五 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以实物单位进行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比较以台时为单位进行比较 : j设备组生产任务所需台时 : i产品计划产量 : i产品在j设备组加工的台时消耗定额 :i产品 废品率 : 品种数 21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七 合理利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1 提高设备的实际利用时间,减少设备的停歇时间2 提高设备的利用强度3 改善生产面积的利用4 增加工作班次,增添设备生产面积22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2.2 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一 生产与运作过程的时间组织 二 生产与运作过程先进性、合理性的主要标志1产品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2 (1)顺序移动方式3 (2)平行移动方式4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52 选择移动方式要考虑因素23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1)顺序移动方式 概念:指一批零件或产品在前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整批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 例: 加工批量n4,工序数m4,各道工序时间 t110min t2=5min t3=15min t4=10min 其顺序 移动方式示意图如下:10515工序4工序3工序2工序1t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10一 生产与运作过程的时间组织 特点:整批移动24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

      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n批量 m工序数 ti i工序单件工时 T顺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周期例: T顺4(1051510)=160n=4, t1=10, t2=5, t3=15, t4=10T顺=nti =4(10+5+15+10) = 16025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2) 平行移动方式概念:指每个产品或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 转到下道工序加工,使各个零件或产品在各道 工序上的加工平行地进行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t长:工序时间最长的工序时间例: T平=(1051510)(41)15 40458526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t20 40 60 80 85 100 工序4工序3工序2工序1n=4, t1=10, t2=5, t3=15, t4=10T顺=ti +(n-1)tL 最大的单件工序加工时间 =(10+5+15+10) +(4-1) 15 = 85特点:单件移动27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3)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概念:即一批零件或产品,既保持每道工序的平行性,又保持连续性的作业移动方式101510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5 45t工序4工序3工序2工序128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四点 三分。

      计算公式: 相邻两工序中,工时较短的工序单件工时 T平顺=160(41)(5510)100min或 t较大: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大的工序单件工时 t较小: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小的工序单件工时 T平顺=4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