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自考0102世界市场行情自考自考笔记自考讲义串讲.doc
3页自考三件法宝:小抄笔记、历年真题和答案、音频 索取联系 :1273114568前前 言言该门课的特点:理论多、概念多、有数理内容、难度较大但思路清晰因此,学习方法:1、学会读懂每一个知识点,全面复习 2、及时梳理各章的脉络2005、2006 年陆续推出新版本教材,请广大同学在复习备考时注意教材的改版,尽量采用最新版本新旧教材比较:结构上没有大的改动,框架做了调整,主要内容未变,但有内容增删,而且资料数据大量更新本书内容:分四大部分一、基本理论部分:1-4 章,总论,马克思、西方的理论,战后经济周期(增加重要内容)二、 (经济)行情研究部分:5-7 章,宏观角度,指标体系,总体指标,其他指标(降低难度)三、商品市场行情研究部分:8-10 章,微观角度,研究方法,供求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四、行情预测部分:11-13 章,增加预测概论部分,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回归、时间序列)(数学部分) 第一章总第一章总 论论本书的综述,总纲一、行情的概念一、行情的概念1 1、什么叫行情?、什么叫行情?“ “随行就市随行就市“ “马克思的定义马克思的定义:(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即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
既包括生产领域,也包括流通、分配、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 马克思的定义是科学的为什么?马克思的定义是科学的为什么?1)不仅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2)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竞争与无政府状态)3)还明确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具体波动4)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把行情看作两个表现:马克思把行情看作两个表现:1)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2)资本主义再生产内在规律的外在表现 行情的一般含义:相互联系的信息、形势、情况、条件的总和;经济动态的含义英文文献的对应概念:business cycles, economic fluctuations, economic oscillations, economic conditions, business conditions2 2、行情与价格动态的关系:、行情与价格动态的关系:价格动态价格动态:行情变化的最明显的反映,经济贸易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只是行情研究的内容之一,是狭义的行情,决不止于此1.行情变化最明显完整版请联系1273114568 索取的反映是(B )A.经济危机 B.商品市场价格动态 C.商业循环变化 D.经济波动状况3.3. 价格变动的原因:价格变动的原因:比如粮食价格的变动:可能是供给方面;可能是需求方面;可能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再如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动:2005 年一再走高(有人称为第四次世界石油危机),中国是净进口国当然应该关注,但是不能仅仅关注价格变动,要看原因是什么?生产方面:OPEC 限产需求方面:战略石油储备,经济增长主要产油区动荡:中东2005 美国飓风袭击南部地区:影响许多炼油厂石油-成品油一般来讲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供给(生产)、需求(消费)、市场结构(竞争、垄断、寡头)、流通领域(现货、期货、期权)4 4、行情的理论:、行情的理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论(基本矛盾、内在矛盾、经济危机、经济周期)为什么不用西方的行情理论?与马克思理论的本质区别,总是回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只研究表面现象,看不到本质,可能也不想看到本质二、行情研究的范围二、行情研究的范围广泛,按性质来分:1 1、经济行情研究、经济行情研究:宏观角度,整体经济活动,区别于个别部门,3 个层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区域(EU、NAFATA、APEC、ASEAN 不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2 2、商品市场行情研究、商品市场行情研究:微观角度,定义,大类可以再细分:粮食,纺织品(ATC)根据研究需要两者关系:两者关系:1)性质、内容有明显区别:如上所述2)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研究商品行情→必须研究宏观经济行情,在很大程度上经济行情制约影响着商品行情。
如经济萧条时,市场条件恶化研究经济行情→必须研究重要商品的行情如石油价格重点: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市场原因:原因: (一)经济行情的研究(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行情研究按其性质可分为(AC )A.经济行情研究 B.行情分析 C.商品市场行情研究 D.行情预测 E.行情周期研究三、行情研究的任务三、行情研究的任务按主要内容和程序,行情研究可分为:1 1、行情分析、行情分析:就是通过对历史和当前市场状况的研究,描述当前行情变化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各种因素2 2、行情预测、行情预测:是在行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情分析的结论,依据行情变化的规律,考虑可能影响今后行情变化的各种因素,对今后一定时期内行情的可能变化进行估计两者关系:都是行情研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必要前提:正确行情分析→准确行情预测2)目标结论:行情预测→行情分析3)不能止于分析不预测就没实际意义4)不重视分析的预测不是科学的预测,是主观臆断,缺乏根据,无稽之谈,误导因此,行情分析是前提,行情预测是主要任务▲行情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行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B )A.行情理论的研究 B.行情预测 C.制定商品价格 D.决定投资方向四、行情波动的特征四、行情波动的特征波动:象波浪一样变动,有时规则,有时不那么规则。
现象比本质复杂行情比再生产本质规律复杂行情波动的 3 个特征--一道很好的多项选择题1 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经常变化、动荡不定: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性根源(2006.01):基本矛盾为什么基本矛盾是其根源?3 点:1)社会生产能力无限扩大2)社会消费能力经常受限3)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 综合作用→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性结论:资本主义不可能持续、稳定和均衡地发展,只能时好时坏、时盛时衰、时升时降总体经济情况如此,不同领域、个别部门也是这样更新数据:美国 2005 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动年度、季度、月度其他国家,其他指标如就业、失业、国民收入、投资、内贸、外贸、物价水平2 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行情波动的时间不一致、程度有差别为什么会这样?1)国家之间不平衡:1980 年,美国、英国下降,德国、法国停滞,意大利、日本上升1981 年,美国回升,法国、德国、意大利却在下降1979-1982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日本一直在上升2)不同商品、不同部门之间不平衡耐用品、非耐用品3 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各领域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产发展,流通不畅或消费不足;生产缩减,失业、收入、购买力、贸易、金融,反过来加速生产缩减,贸易恶化,出口恶化,进口减少。
2)各种商品市场行情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3)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经济衰退的传递4 4、认识行情变化特征的意义、认识行情变化特征的意义是把握行情变化方向,掌握行情变化规律的必要前提只有正确的分析市场行情,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马克思的理论,特别是危机和周期理论的指导意义不能教条,要具体历史、辨证地运用正确认识规律,理解变化特点,估计未来趋势五、行情研究的作用五、行情研究的作用行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服务,是做好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重要前提1)主要经济贸易伙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逻辑链条2)生产、消费难以观察,流通环节能较快观察到3)提高经营效益,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动态提供依据 必须做到主观意图和客观情况相结合,必须知己知彼否则,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的局面实际上,行情预测更重要因为:制定战略决策、计划、政策措施,必须以行情预测为依据行情预测是前提和基础 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有利时机、不利时机 利用有利因素和有利时机,避免不利因素和 不利时机完整版请 :1273114568 索取第二章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 理论与行情变化理论与行情变化前面讲的是入门,现在要打好理论基础。
两大脉络的交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依然如故不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生产力如何发达,资本形式如何变化,总是波浪式发展,反复出现危机1825英国2000 美国概莫能外而且有周期性马克思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阐明了经济周期本质,是行情研究的理论基础忽视它,就会被迷惑,可能会知其表不知其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茫茫然不知其然 第一节第一节 马克思周期理论与经济行马克思周期理论与经济行 情情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衍生于危机理论,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 三个理论组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周期性、周期的阶段性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什么叫经济危机?经济周期?周期长度?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危机,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形成一个周期,其间隔时间叫做周期长度为什么发生经济危机?马克思深入到经济制度内部,从制度着手下面有一个逻辑链条1 1、资本主义经济有、资本主义经济有 3 3 个层次规定性:(选择个层次规定性:(选择题)题)1)发达的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2)社会化大生产,现代经济物质载体3)私有制为基础,造成事实上不平等 三者结合,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 2、生产方式内在的一个基本矛盾:、生产方式内在的一个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3 3、基本矛盾体现了、基本矛盾体现了:物质生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又分解为 4 个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利润最大化规律、无产阶级贫困化规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四大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持久地稳定发展,只能间歇式发展,而且每隔一定时期就爆发一次生产过剩危机4 4、基本矛盾的、基本矛盾的 2 2 个具体表现:个具体表现:1)生产能力无限扩大与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2)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分析,前者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后者反映资本主义占有关系规律,最终导致资本比例在两大部类之间失调,从而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爆发5 5、恩格斯又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具体、恩格斯又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具体表现概括为生产与市场的矛盾表现概括为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分别由不同规律支配,市场扩张赶不上生产扩张1825-2001 的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马克思理论。
西方周期理论有几十种1982 年兴起的 RBC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100 多年前就科学论证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理论正确而且理论本身在不断发展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有很大不同 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1)对生产力的破坏,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工厂倒闭,失业增加2)通过破坏,暂时强制性解决了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使生产适应需求,借助这种破坏调整资本比例,为生产强行开辟道路马克思认为,危机本完整版请联系1273114568 索取身就产生了走出危机的力量经济危机成为一种纠正经济失衡的机制危机过后,伴随产业结构调整一般,危机越深,调整幅度越大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不仅必然要爆发,而且周期性地爆发动态理解周期性内涵:1) 重复出现2) 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相对固定: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周期长度为 10、11 年为何经济危机反复出现?危机只是暂时地、局部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缓解矛盾但不能消除矛盾随着生产发展,矛盾又逐步激化,危机再次爆发,而不管生产力绝对水平和市场绝对规模如何危机本身就产生了走出危机的力量这种力量如何形成的呢?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与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 有关。
完整版请 :1273114568 索取自考三件法宝:小抄笔记、历年真题和答案、音频 索取联系 :1273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