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67431127
  • 上传时间:2024-07-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0.51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饮酒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待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杂诗十二首(其二)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陶渊明(陶渊明(352或或365或或372或或376—427),字元亮,),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时代思潮和家庭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培养了“猛志逸四海猛志逸四海”和和“性本爱丘山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在学者以《《庄庄》《》《老老》》为宗而黜为宗而黜《《六经六经》》的两晋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老子》》《《庄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六经》》和文、史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培养了““猛志逸四海猛志逸四海””和和““性本爱丘山性本爱丘山””的两种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不同的志趣 1.1.居家读书时期居家读书时期 ((2929岁前)岁前)2.2.三仕三隐时期三仕三隐时期((2929岁至岁至4141岁)岁)3.3.彻底归隐时期彻底归隐时期((4141至至6262岁)岁)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相关背景相关背景 白日沦西河白日沦西河①①,素月出东岭,素月出东岭②②遥遥万里辉,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荡荡空中景③③风来入房户风来入房户④④,中夜枕席冷气变,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悟时易,不眠知夕永⑤⑤欲言无予和欲言无予和⑥⑥,挥杯劝孤,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⑦⑦念此怀悲悽,终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晓不能静⑧⑧ ①①沦沦:沈西河西河:一作:一作“西阿西阿”;阿,山岭;;阿,山岭;西阿,西山 西阿,西山。

       ②②素月素月:白月 :白月 ③③万里辉万里辉:指月:指月光荡荡荡荡:广阔的样子广阔的样子景景:同影,指月轮 :同影,指月轮 ④④房户房户:房门⑤⑤时易时易:季节变化季节变化夕永夕永:夜长 :夜长 ⑥⑥无予和无予和:没有人和我对答和,去声没有人和我对答和,去声⑦⑦日月日月::光阴骋骋:伸、展⑧⑧此此:指有志不得伸展这件事指有志不得伸展这件事悲悽悲悽::bēiqī亦作亦作“ 悲凄悲凄 ”悲伤凄凉悲伤凄凉终晓终晓:彻:彻夜,直到天明夜,直到天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终晓不能静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问题探讨一:问题探讨一: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悲凄悲凄 问题探讨二:问题探讨二:诗人为什么诗人为什么“悲戚悲戚”?? ““日月掷人去,有志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不获骋”” 问题探讨三:问题探讨三:诗人是如何表现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悲戚”的?的? (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荡荡空中景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替,更以““天寒天寒””衬托出衬托出““心寒心寒””,,刻画了自己刻画了自己““不眠不眠””的凄寒心境接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问题探讨四:问题探讨四: 诗歌前六句中有哪些意诗歌前六句中有哪些意象,他们有什么意味?象,他们有什么意味?       时间在交替时间在交替, ,日沦月出。

      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遥遥万里辉, ,荡荡空中景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比的无穷大的宇宙, ,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风来””、、““夜中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分离, ,限定在一个点上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房户、枕席; ;““气变气变””与与““不眠不眠””两句中两句中““易易””和和““永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夕””之间拉开了距离之间拉开了距离, ,前者迁化不已前者迁化不已, ,此时已此时已非彼时非彼时, ,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而凝定不动, ,从而凸现了此从而凸现了此““夕夕””对生命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的体验与感受                                 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以““悟悟””和和““知知””引入到下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探讨五:问题探讨五:    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何作用? 问题探讨六:问题探讨六:     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者何种感情 ??        生命是孤独的生命是孤独的, ,不仅不仅““欲言无余和欲言无余和, ,挥杯挥杯劝孤影劝孤影””, ,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情地抛弃了它, ,自顾自地奔向前方自顾自地奔向前方, ,把人播种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

      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日月掷人去去, ,有志不获骋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场, ,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 ,增加生命密度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 ,焉能不焉能不““念此怀悲念此怀悲凄凄, ,终晓不能静终晓不能静””呢呢! !   时间交替时间交替, ,生命凝止生命凝止; ;宇宙无垠宇宙无垠, ,生命孤独生命孤独; ;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 ,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问题探讨七:问题探讨七:       有人说隐居后的陶渊明已经找到他心中的桃花源,不复苦恼和忧愁,这首诗中却流露出痛苦和矛盾,这是为什么? 陶渊明为官十三年,看惯了战乱、陶渊明为官十三年,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决心归隐田园,篡夺、阴谋、危机,决心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现实,现实, 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之情。

      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之情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 问题探讨八:问题探讨八:      从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从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角度比较此诗与的角度比较此诗与《《咏怀八十二咏怀八十二首首》》的区别的区别 意意象象阮诗:阮诗:陶诗:陶诗:明月、清风造成一种凄清的明月、清风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也象征志趣的高雅、气氛,也象征志趣的高雅、品行的高洁孤鸿、翔鸟象品行的高洁孤鸿、翔鸟象征内心的孤寂征内心的孤寂 白日、素月浩荡光明,可见白日、素月浩荡光明,可见渊明光风霁月的胸怀渊明光风霁月的胸怀风风来来”照应下文照应下文“气变气变”,引,引入入“不眠不眠”  艺艺术术构构思思 阮诗:阮诗:陶诗:陶诗:开篇直抒胸臆,中间借开篇直抒胸臆,中间借景抒情,结尾直接抒情景抒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 开篇写景,中间触景生开篇写景,中间触景生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 意意境境阮诗:阮诗:陶诗:陶诗:清幽冷寂清幽冷寂 空阔冷清空阔冷清  情情感感阮诗:阮诗:陶诗:陶诗:孤独苦闷忧愤,感情孤独苦闷忧愤,感情表露隐晦曲折。

      表露隐晦曲折 抒发了时光流逝、壮志难抒发了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哀,感情表露直接酬的悲哀,感情表露直接一些,点出了悲凄的原因一些,点出了悲凄的原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