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参赛_《金蝉脱壳》教学设计_吴顺亭.doc
4页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小学语文《《金蝉脱壳金蝉脱壳》》一、一、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 、上网查询有关蝉生活习性的资料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4)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5)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二、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教育方面: 1、养成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习惯 2、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仔细观察能力、认真探究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三、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七课,课文主要介绍了金蝉脱壳这一自然 界的神奇现象,文中作者细腻地为我们呈现出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尤其对金蝉脱壳前、脱壳 中、脱壳后三个不同时期的行为描写更为详尽,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观察到金蝉脱壳过程的 喜悦以及对神奇大自然的热爱与赞叹之情。
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并感受大自然 的神奇,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之前师生都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跟蝉相关的资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搜索到的图片、视频、 音频等资料做成 PPT 课件给同学们观看,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掌握金蝉脱壳的神奇过程以及在金蝉脱壳过 程中发生的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乐于观察事物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观察事物 认真细致的习惯 四、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本课作者观察金蝉脱壳过程认真细致,叙述详细生动,语言极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 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网络搜索,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 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激发学生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视频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师生齐读课题 2、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3、请同学们看一下真实的“金蝉脱壳” 【百度视频】 金蝉脱壳 4、看完金蝉脱壳的过程,结合自己课前网络搜索的结果,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百度百科】金蝉: 5、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金蝉脱壳》这篇文章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大自然中这 一神奇现象的 二、初读全文1、听课文录音 【百度搜索】 《金蝉脱壳》课文录音 2、解释朗诵材料中“壳”的读音,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区分两种读音,可以收看微 课 【百度视频】 《如何区分“壳”字的两个读音》 3、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4、学生自读课文 (1)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指名逐自然段朗读5、默读课文,思考段意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6、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细读第一部分,边读边议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2、课件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 换上华丽的新装。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的理解3、齐读第 1-2 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 1、默读第 3-6 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默读第四自然段:(1)圈一圈蝉虫身体各部位的词,想一想蝉虫出壳的先后顺序 (2)开始脱壳了蝉(背)露露出来了,接着(头)钻钻出来了,不一会儿六只脚出来了,最 后蝉(尾)出来了 (3)请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找出描写蝉儿脱壳动作的词语,一边读一边想象金蝉脱壳 的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 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 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4)多媒体课件出示:“抖动” 、 “伸着” 、 “仰” 、 “扑” 、 “抓” 、 “抽”等动词 (5)请学生模仿蝉儿的这些动作3、课件出示:自由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金蝉脱壳后身体又发生哪些神奇的变化?请填写 下面的表格 (附参考答案)部位 变化 请详细填写变化情况翅膀一点点→逐渐大了→盖住了身子,像两把大扇子 →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
颜色灰白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黑色触角出现了一道道灰白色光环4、交流学习 ⑴小组互助交流,并整理小组成员答案⑵各组推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老师择优奖励 五、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 ,看到了什么?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 明发亮,闪着金光这阵儿,蝉儿长久地趴在树上,恢复着体力,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2、指导朗读 六、总结全文:同学们,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我们要像作者那样,认真细致 地观察事物,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七、布置作业: 1、进一步了解蝉的知识请上网查阅 【百度知道】蝉的资料: 背→头→脚→尾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翅膀→大颜色→深脱壳后翅膀→斑纹触角→光环六、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该教案已经用于实际教学,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为课堂增色不少教学 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特别是蝉尾脱壳的情景,当学生相应找出了“抖 动” 、 “伸着” 、 “仰” 、 “扑” 、 “抓” 、 “抽”这些动词,并能试着模仿蝉儿的这些动作时,课堂 气氛达到了高潮不足之处,小组合作时任务分配还没有到位,各组进展程度相差很大,影响 了教学进度,需要调整小组划分方式。
七、七、 教师个人介绍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 学校:青州市黄楼街道中心学校潘刘小学 姓名:吴顺亭 职称:一级教师 :13792675608 电子邮件:heroman2500@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潘刘小学 邮编:262517 1998 年 7 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级教师,一直扎根在最基层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第一 线,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曾多次在省级或县级教学论文中获奖,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教 师,市级优秀少先队员,市级优秀少先队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