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黄冈、华师大附中等八校2025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6页湖北省黄冈、华师大附中等八校2025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B.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纯碱溶液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D.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浓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2、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 pH=2的某一元酸溶液,现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3此时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B.溶液的体积:V乙≥10V甲C.溶液的浓度:c甲=10c乙 D.水电离出的c(OH-):10c(OH-)甲≤c(OH-)乙3、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方程式为4CO(g)+2NO2(g) 4CO2(g)+N2(g) ΔH=-1200kJ·mol-1。
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C D.4、与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2CH2CH2OH B.CH3COCH2CH3C.CH3CH2CH2COOH D.CH3CH2OCH2CH3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5 mol充入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4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 4 min 的平均速率v (Z)= 1×10-3 mol∙L-1∙min-1B.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 X、Y各0.15 mol,平衡时n(Z)<0.4 molC.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的瞬间,速率v正降低比v逆多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166、下列物质中属于醇类且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3OH B.C.CH3CH(OH)CH2CH3 D.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4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a>b8、T 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0molCOCl2,发生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s02468n(Cl2)/mol00.0300.0390.0400.040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若新平衡时c(C12)=0.038mol·L-1,则反应的△H<0C.平衡后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10molCOCl2,平衡正向移动,COCl2的转化率增大D.T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9、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10、下列元素中,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C.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饱和D.其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是强酸,且有气态氢化物11、可逆反应A(g)+B(g) C(g) +D(g)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C.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减小,E2增大D.该反应ΔH=-(E2-E1)kJ·mol-112、t ℃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 X、Y、Z、W 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如右:。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B.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D.增加X的量,平衡既可能正向移动,也可能逆向移动13、25 ℃、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1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 ΔH=-393.5 kJ/molB.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1 kJ/molD.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 kJ/mol14、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CO(aq) +H+(aq) = CO2(g) +H2O(l) ΔH>0B.CO(aq) +2H+(aq) = CO2(g) +H2O(l) ΔH=ΔH1+ΔH2+ΔH3C.ΔH1>ΔH2,ΔH2<ΔH3D.HCO(aq)H+(aq) + CO(aq) ΔH = +∣ΔH1∣15、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滴加少量0.1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 )减少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6、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大B.NaC1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用pH试纸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易挥发液体,C为气体。
D、E、F、G、X均为化合物,其中X是一种无氧强酸、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A___,D___,E___,X___2)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填编号)(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5)该反应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转移电子___mol18、香草醇酯能促进能量消耗及代谢,抑制体内脂肪累积,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特性,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如图为一种香草醇酯的合成路线已知:①香草醇酯的结构为 (R为烃基);②R1CHO + R2CH2CHO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B的名称是________2) 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3) 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4) H生成I的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 I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①含有苯环②只含种一含氧官能团③1 mol 该有机物可与3 mol NaOH反应(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乙酸正丁酯(CH3COOCH2CH2CH2CH3)的路线_______。
19、某课题小组探究乙酸乙酯(CH3COOC2H5)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NaOH溶液中的水解速率,取四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在试管外壁贴上体积刻度纸,按下表进行对照实验在两种不同温度的水浴中加热相同时间后,记录酯层的体积来确定水解反应的速率实验试剂试管Ⅰ(55 ℃)试管Ⅱ(55 ℃)试管Ⅲ(55 ℃)试管Ⅳ(75 ℃)乙酸乙酯/mL1V1V2V31 mol/L NaOH mLV430V5蒸馏水/mL0V652已知:①水解反应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C2H5OH;②CH3COOC2H5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1)V4 = ____________2)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加入水,平衡正向移动B、加入稀盐酸可使平衡逆向移动C、酯层体积不再改变时,反应停止D、c(CH3COOH) = c(C2H5OH)时,反应达平衡状态②用各物质的浓度表示水解平衡常数Kh,则表达式为____________3)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目的是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代替蒸馏水。
4)实验中,试管Ⅳ比试管Ⅱ中的酯层减少更快,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 ℃)20、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2.20.71沸点/℃78.513234.6熔点/℃一l309-1l6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实验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3)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___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5)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A、B、C、D、E均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其离子组成如下表各化合物中离子组成不重复)阳离子Na+、Al3+、Ag+、Ba2+、Fe3+阴离子Cl-、CO32-、SO42-、NO3-、OH-分别取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用pH试纸分别测得B、C溶液均呈碱性,且0.1 molL B溶液pH>13;②D溶液加入铜粉,溶液质量增加;③在E溶液中逐滴滴入B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