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边形的外角和2.docx
5页《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里的内容,主要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本节知识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延伸,对解决多边形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且通过预习,学生已经知道“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这一结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这一结论,并能用此解决简单的问题;2. 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3.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教学难点应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准备工具印有多边形的卡纸、安全剪刀、磁钉、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前2分钟有请今天展示“课前2分钟”的同学上台.学生展示:“三角形的外角和”的推理过程.利用课前2分钟,让学生上台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既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也锻炼学生的能力.环节二:复习导入1.三角形内角和为 ,六边形的内角和为 ,n边形内角和为 ,我们是如何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2.多边形外角和是多少度呢?我们知道三角形外角和为 ,那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呢?学生口答温故知新,为本节课的新知做铺垫环节三:探究新知1.活动:每个小组随机抽取卡片,用手中的工具来探究卡片上图形的外角和.(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更多)活动说明:课前发放卡片、安全剪刀、学生自带直尺和量角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部分小组上台展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推理能力2.《几何画板》验证猜想观察教师演示直观验证学生的猜想环节四:得出结论3.得出结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学生总结教师板书环节五:应用新知例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2倍,它是几边形?变式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一半,它是几边形?学生练习,个别学生上台展示巩固多边形的外角和知识,规范解题步骤环节六:巩固训练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2.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44°,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3. 如图,小明在一个五边形公园散步,从点A出发,沿着各边走过各顶点,再回到点A,然后转向出发时的方向.请问小明在行程中共转了多少度?4.如图,小明从点A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一共走了多少米?学生思考、举手回答第1题较简单,巩固多边形的外角和知识;第2题可以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的外角和两种方法解得,重点突出用外角和解答的简便性;第3题由课本内容改编,引导学生用另一种方式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也为第4题做铺垫;第4题难度稍大,但有了第2题和第3题的铺垫,难度大大减小.环节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教师多角度补充环节八:课后作业必做题:课本第24页练习第2题、第3题选做题:课本习题11.3第3题板书设计多边形的外角和小组探究成果展示区结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延申内容,是多边形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课之前,已经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这一结论,也能用结论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所以本节课设计为探究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知识的生成,让学习真正发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学生探究后,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验证,加深印象最后通过练习和小结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整堂课下来,有优点,也有不足,重要的是总结经验,促进自我成长好的方面:第一,发挥预习作用在上课之前,先布置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知识进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为课堂节省时间,紧抓要点第二,创新学习模式课前2分钟”环节,既锻炼学生,又为本节课知识做铺垫;用“学习共同体”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在探究和练习环节,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倾听,得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除了使用PPT,《几何画板》的合理使用,让结论简单直观,减少学生理解负担,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足之处;第一,小组合作效果欠佳在探究活动和课堂练习环节都需要小组讨论,互相协作但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板书设计不尽合理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了一个四边形,来解释多边形的外角以及研究多边形的外角和,但上课过程中,学生没有对多边形的外角的概念提出疑问,导致没有用到此四边形这是对学生学情预估不准确,在今后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上完本节课,让我感触颇深第一,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带着知识进课堂,可以让课堂学习事半功倍;第二,要真正了解学生,准确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让课堂更切中要害,有的放矢;第三,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有些探究方法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虽然不是很简洁,但也能得出结论,足以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学习真正发生了,这才是有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