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2020年8月整理).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xiang****la438
  • 文档编号:140868392
  • 上传时间:2020-08-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7.1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与实践 学 位 类: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年 级: 2015 年 11 月 18 日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一、综述一、综述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论的一些根本性的原理,如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所有人 的富裕为目的,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缩小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 体脑差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 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 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 践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 济实践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而确立的目前,这 一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内在关系 的理论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三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79 年,邓小平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 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 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也可 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 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 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 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 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 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 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机制。

      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 破 三、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形 态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不仅提 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 制度”,而且提出了贯彻实施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针和措施 这包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行公有 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 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推进产权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 理论在所有制结构、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所有制实现形式等诸多 方面,突破了传统,建立了一个新的所有制问题分析框架,创新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生产力落后状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分 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 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劳动、 资本、 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既反对平均主义, 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坚持将公 平原则贯彻收入分配全过程,不仅在再分配上注重公平,初次分配也 注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 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其中将按要素贡献分配引入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 论的亮点; 承认在以往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被作为否定对象的按 要素贡献分配是重大的理论突破; 要求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是对现代市 场经济理论关于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 思想的变革 四、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1978 年,至今已走过 30 多年光辉历程30 多年的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 年到 1984 年) 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 年到 1992 年) 第三个阶段: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 年)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 年至现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型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得到确立,呈现出新的面貌 突出表现在: 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

      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国 有资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 优势和控制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 40%,但营业总收入, 净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加 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 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个 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 大 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对于促进竞争,发展经济,方便生活,安置就 业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50% 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权力机构,决策机构, 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逐渐形成,绝大部分国有中小 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 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独家垄断局面基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6 本打破,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 一批历史遗留的困难企业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通过资产重组形 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 架已经确立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市场机制对资源 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商品市场格局 已经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发 展迅速 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股票,债券等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体 制已经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规模 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 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 956%,965%和 8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4、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 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行政 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依法对市 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用法律手段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 诈等违法行为;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 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秩序和稳定;政府通过 直接举办,特许经营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7 体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在养老保险方面,形成了社会 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失业保险方 面,建立了面向城镇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建立起了 基本医疗保障,企业补充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障等多层次的保障制 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6、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施一系列经济体制 改革措施的同时,加强市场主体,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经济调节和监管方面的立法,把一些比较成熟的 制度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由 200 多部法律,300 多个行 政法规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 体系 五、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几个现实问题及解决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几个现实问题及解决措 施施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 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8 作用较弱;(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 怠工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制约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利因素 (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 收入水平;(2)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3)深化 价格机制改革,特别应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 (4)注重对自主创新 激励制度的创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