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各章习题.doc
9页财政学各章习题 - 第一章 一、术语解释 1.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 3.政府干预 4公共物品 5.公共需要 6.非排他性 7.非竞争性 二、填空 1.市场的资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如今: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消费和公共物品、............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根本特征是:...........和........... 5.财政的根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迫性与非直接归还性、........... 6.财政的根本职能是:资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开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工程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10.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公共的,但又是...........、特殊的 三、判断 1.完好的市场体系是有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干预市场 2.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防止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利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5.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表达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6.公共财政是针对方案经济时期所谓的“消费性财政”或“建立性财政”提出的 7.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此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8.开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开展 9.公共需要时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此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四、不定向选择题 1.一般来说,以下哪些物品时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2.一般来说,以下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3.市场的资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如今: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消费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迫手段 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 6.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7.财政的根本职能是: A.资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组织消费和销售职能 D.经济稳定与开展职能 8.财政的根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迫性与非直接归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 9.完好的市场体系是哪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A.家庭 B.企业 C.政府 D.中介 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标准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五、问答 1.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2.试说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什么是市场失灵 4.参考图1-1考虑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5.政府干预手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6.如何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7.阐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8.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9.阐述财政及财政的根本特征 10.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那么 11.试阐述研究财政职能的根本思路 12.财政的资配置职能的目的及实现这一目的的机制和手段 13.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的及实现这一目的的机制和手段 14.经济稳定和开展的涵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开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 一、术语解释 1.公共提供 2.私人提供 3.公共消费 4.公共定价 5.财政支出的效率 6.财政支出效益 7.免费搭车 二、填空 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 2.公共物品的 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 3.政府主要是通过 来提供纯公共物品 4.混合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 引起的。
5.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6.二部定价方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根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 ” 7.社会福利程度是公平与效率的函数,由此产生了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准那么:一是公平准那么;二是 8.用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9.财政法制建立包括 、 、 等方面内容财政法制化要求,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建立和完善这三方面的内容 三、判断 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2.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 3.搭便车的问题是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消费的原因之一,是无法解决的 4.在环保问题上,比方土地使用、动物保护等领域,界定明晰的产权都可以解决公共物品问题 5.私人提供也不等于私人消费,私人在市场上提供的产品也可以由公共部门来消费 6.负荷定价法在需求处于最顶峰时,收费最低;而处于最低谷是,收费最高。
7.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不等于平均 8.公共选择是指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应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9.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选择”和“公共选择理论”是一样的概念 四、不定项选择 1.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政府受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消费 2.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哪些: A.平均本钱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市场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3.为了进步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 A.财政支出的来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 B.财政支出的规模和构造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 C.公共部门是非营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 D.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表达 4.财政支出效益和微观主体支出效益的区别表如今: A.进步效益的目的不同 B.计算的所费和所得的范围不同 C.选优标准不同 D.评价方法不同 5.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A.财政支出内性效益 B.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C.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D.财政支出的评价方法选择 6.财政支出内性效益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A.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B.财政支出单位效益 C.财政支出构造效益 D.财政支出工程效益 7.公共选择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A.立宪 B.立法 C.行政和司法 D.投票 8.财政执法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原那么: A.合法原那么 B.公正原那么 C.权利制约原那么 D.合理原那么 五、问答 1、用图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平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结合国有企业现存的布局,谈谈国有企业改革建议 5、简述公共定价的涵义及其一般定价方法 6、用图形说明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7、简述财政支出的效率 8、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9、公共选择理论的根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10、 简述“本钱-效益”分析^p 法 11、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2、简述财政监视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 页 共 页。





